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2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80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22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3302篇
内科学   571篇
皮肤病学   227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4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773篇
综合类   4013篇
预防医学   87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414篇
  36篇
中国医学   45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822篇
  2010年   787篇
  2009年   724篇
  2008年   826篇
  2007年   667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662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肺栓塞致心跳呼吸骤停溶栓成功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女,63岁,因右胫骨平台骨折行手术钢针固定。术中顺利,于缝皮时,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数分钟后心跳、自主呼吸恢复,但血压为40/0mmHg(1mmHg=0.133kPa)。在不间断心肺复苏的同时将病人转入ICU,继续行心肺复苏,给予多巴胺、间羟胺升压药静点。收缩压最高升至60mmHg、舒张压始终为0。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从1999-01~2003-0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脐静脉推注纳洛酮对窒息早产低体重儿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急性心梗心肺复苏后的溶栓治疗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 1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心肺复苏后 (未造成明显创伤 ) ,用尿激酶溶栓 10例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男 8例 ,女 2例。年龄 52~ 69岁。 2例在入院前发生心跳呼吸停止 ,8例于入院后发生。入院前发生之 2例 ,经胸外心脏按压后 ,即恢复心跳呼吸 ,未及描述心电图。入院发生的 8例 ,有 6例室颤 ,1例心搏停顿。平均心脏骤停时间 3 .0± 1.2分钟。具体措施 :全部患者均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间 4.1± 1.5分钟 ,6例行电击除颤 2~5次 (2 0 0~ 3 60ws) ,3例行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 ,全部患者均予肾上腺素、碳酸氢钠静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脑组织能量负荷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12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高原(海拔3800m)实验模型(TBSA30%,Ⅲ度),随机分为延迟、即时复苏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6、12、24、72h及7d取材。兰州地区取相等数量动物重复实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中AMP、ADP、ATP的含量,并计算能量负荷。结果:能量负荷在高原正常对照组与兰州地区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高原烧伤后脑组织能量负荷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即时复苏组伤后早期即出现显著变化(P〈0.01),伤后72h开始恢复,伤后7d差异无显著,延迟复苏组伤后7d仍星显著差异(P〈0.01)。与即时复苏组比较伤后6~24h无显著差异,伤后72h~7d呈显著性差异(P〈0.01)。高原地区各时相点与兰州地区比较,EC值均降低,除即时复苏组6h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海拔高度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脑组织能量负荷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5.
心肺复苏失败后静脉溶栓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成功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性,51岁,既往体健.2002年4月21日凌晨2时突感心前区不适,随即呼吸、心跳停止,约10 min后即送来我院急诊室.心电图示一直线,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1、3、5、7 mg静脉推注,纳洛酮、肾上腺皮质激素、碳酸氢钠等,持续约30 min,心电图仍为一直线.与家属谈话,拟准备静脉溶栓,在取得家属同意后,选择尿激酶静脉溶栓.5%葡萄糖液250 ml加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同时,心肺复苏继续进行,40 min后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率,Ⅱ、Ⅲ、aVF导联显示ST段向上抬高约0.3 mV,血压维持在90~110/50~70 mmHg,转急诊病房.  相似文献   
46.
急诊紧急开胸心肺复苏并早期大剂量肾上腺素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急诊OCCPR并早期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搏骤停的抢救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 a来急诊抢救的8例患者OCCPR结合早期大剂量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在心脏停搏抢救中的应用。结果8例患者中4例初期复苏成功,分别转送ICU病房或手术室急诊手术;1例抢救后心搏恢复,但由于病情严重、继续恶化,心搏恢复后再次停止,继续抢救未能复跳死亡;3例经抢救心搏未能恢复。结论心肺复苏时提倡有效心脏按压,OCCPR较CC-CPR效果好,OCCPR结合大剂量肾上腺素可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47.
王蔚浩  杨风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880-1882
目的探讨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02年以来11例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进行心肺复苏的病例做回顾性研究。结果在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后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达73%。结论目前推荐的肾上腺素剂量(1mg)可能太小,不能使骤停的心脏都复跳,建议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48.
49.
升压素及其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升压素,又称精氨酸升压素或者抗利尿激素(ADH) ,是一种内源性九肽激素,传统上用于治疗尿崩症和急性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报道在急诊医学中还可以应用于两种临床情况:用于心脏停搏以代替肾上腺素及在难治性血管舒张性休克中作为升压药物。本文拟对升压素在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1 概述升压素由于第8位氨基酸为精氨酸,故又称精氨酸升压素,在垂体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细胞中以酶元形式合成,储存于垂体后叶。目前已经明确升压素的主要作用为抗利尿和升压,在肾脏对水的调节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影响胃肠道…  相似文献   
50.
艾军  杨光秀 《四川医学》2006,27(9):988-988
患儿,女,因臀位难产生产,出生时Apgar评分2分,无呼吸、肌张力和喉反射,心率60次/min,立即将患儿置于红外线幅射台上擦干皮肤粘液,吸净呼吸道内分泌物、口对口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肾上腺素0.1mg 0.9%氯化钠液1 ml,以脐静脉推注、5%碳酸氢纳8ml脐静脉推注、肌肉注射纳洛酮0.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