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2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05篇
内科学   58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10篇
综合类   1474篇
预防医学   319篇
眼科学   209篇
药学   1392篇
  11篇
中国医学   449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是目前治疗高血压(HT)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首选药物之一 ,培哚普利可逆转心肌肥厚 ,改善外周的血流动力学 ,且不引起显著的低血压[1,2 ] ,是治疗HT和CHF常用的ACEI。本文拟观察培哚普利用于治疗HT及CHF时耐受性的差异性 ,进而指导临床应用。1 对象与方法受试者 186例 ,分两组 :①CHF组 ,10 6例 ,男 72例 ,女34例 ,(6 2 .7± 10 .6 )岁 ,根据临床表现、体检、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CHF ,室壁动度减低 ,左室射血分数小于 5 0 % ,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②HT组  80例…  相似文献   
72.
比较国产与进口吲哚美辛缓释胶囊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双周期随机交叉口服吲哚美辛缓释胶囊75 mg,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达稳态后的血药浓度.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3.78±1. 00)h和(3.50±1.29)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7.51±2.74)ug/ml和(8.05±2.58)ug/ml;药时曲线面积(AUC)分别为(66.41±30.12)和(63.90±26.50)ug@ml-1@h-1.多次给药达稳态条件下,国产的吲哚美辛缓释胶囊与进口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20±21.90)%.双单侧检验表明,国产与进口吲哚美辛缓释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评估肝储备功能及在分流加断流术(联合术)适应证的选择,确定手术时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吲哚氰绿排泄试验与常规方法比较,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分析,确定这一方法在评估肝储备功能中的作用。结果:当血浆吲哚氰绿15min潴留率(ICGR15)小于20%,可实施联合术;而当ICGR15大于25%,特别是病肝明显缩小者,不宜施行联合术。结论: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能够更为客观的反映病肝储备功能,对外科术式的选择、手术时机的确定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PAF患者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6%,高于对照组60.00%(P<0.05)。治疗后,2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LVEDD、LVESD均小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34.29%(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PAF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5.
《腹部外科》2021,34(4)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匹配前后两组病人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输血率和切缘情况),术后指标(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和预后指标。结果共纳入145例病人,行常规腹腔镜肝切除病人114例(对照组),ICG荧光显像技术引导下腹腔镜肝切除病人31例(研究组)。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均有31例病人纳入分析,临床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宽切缘比率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无瘤生存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G荧光显像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围手术期收益。  相似文献   
76.
77.
78.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单孔法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以ICG联合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作为示踪剂。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结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及常规石蜡病理检查。比较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前哨淋巴结转移数量及ICG单独显影、纳米碳单独显影、ICG+纳米碳同时显影的前哨淋巴结数量。结果:ICG、纳米碳、ICG+纳米碳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100.0%、95.0%、100%;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分别为89枚、77枚、97枚,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平均为(4.45±1.86)枚、(3.85±1.98)枚、(4.85±2.22)枚,ICG组与纳米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纳米碳组与纳米碳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例患者中3例检出前哨淋巴结转移,转移前哨淋巴结7枚;7枚转移前哨淋巴结均被ICG检出,纳米碳仅检出其中2例患者共5枚转移前哨淋巴结。结论:ICG与单孔法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结合应用,具有较高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及淋巴结检出数量,且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段获取术在小儿活体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例行活体肝移植患儿和2例供者的临床资料。病例1,女,年龄为1岁,体质量为8.7 kg。供者为患儿父亲,年龄为35岁,体质量为93.1 kg。病例2,男,年龄为1岁,体质量为7.5 kg。供者为患儿父亲,年龄为39岁,体质量为84.0 kg。2例供者均行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段获取术获取供肝。观察指标:(1)供者手术情况。(2)供者术后情况。(3)受者术后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短信、微信方式进行随访。供者于术后第1、3、6个月随访1次,了解肝功能恢复情况。受者于术后每周随访1次,了解移植物功能情况,以及排斥反应、胆汁漏、胆道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7月。结果(1)供者手术情况。病例1供者总手术时间为234 min,供肝减体积处理时间为40 min,术中出血量为60 mL,未输血。经减体积处理后供肝实际质量为225.2 g。病例2供者总手术时间为220 min,供肝减体积处理时间为40 min,术中出血量为40 mL,未输血。经减体积处理后供肝实际质量为178.0 g。(2)供者术后情况。病例1供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于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分别为493 U/L、186.0 U/L、30.66μmol/L,于术后第3天下降为388 U/L、90.9 U/L、22.57μmol/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2 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术后1 d、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术后3 d、术后住院时间为4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发生。病例2供者ALT、AST、TBil于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分别为602 U/L、454.6 U/L、30.49μmol/L,于术后第4天下降为355 U/L、55.7 U/L、20.65μmol/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2 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术后1 d、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术后3 d、术后住院时间为5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发生。(3)受者术后情况。病例1 ALT、AST、TBil于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分别为670 U/L、288.7 U/L、22.13μmol/L,于术后第14天下降为54 U/L、33.0 U/L、5.75μmol/L;术后住院时间为20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发生。病例2 ALT、AST、TBil于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分别为520 U/L、93.9 U/L、31.42μmol/L,于术后第14天下降为87 U/L、60.8 U/L、11.51μmol/L;术后住院时间为25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发生。(4)随访情况。2例供者均获得术后1、3、6个月随访,术后1个月随访肝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肝功能未见异常。2例受者均获得术后每周随访。随访期间,移植物功能均正常,均未发生排斥反应、胆汁漏、胆道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肝段获取术应用于小儿活体肝移植安全、可行,可由具有丰富腹腔镜供肝获取手术经验的团队施行。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比纳米碳与吲哚菁绿(ICG)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方面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167例患者资料,根据所使用的示踪剂种类,分为纳米碳组130例、ICG组37例,应用GraphPad Prism 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围术期指标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率等计数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种示踪剂对不同病理分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种胃癌根治术式中,淋巴结分拣均有助于提高淋巴结总检出数。纳米碳组较ICG组更有助于提高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第5站淋巴结的清扫数目(P=0.02)、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第1站淋巴结的清扫数目(P=0.03)以及根治性远端胃淋巴结的总清扫数目(P=0.03)。在提高淋巴结检出率方面,两种示踪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碳与吲哚菁绿在不同病理分期中的总体淋巴结清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使用何种示踪剂,均提倡淋巴结分拣。纳米碳较吲哚菁绿更有助于提高根治性全胃第5站淋巴结的清扫数、根治性近端胃第1站淋巴结的清扫数以及根治性远端胃淋巴结的总清扫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