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4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763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92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308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66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773篇
综合类   1325篇
预防医学   238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392篇
  7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蔡东岭  赵劲民 《西部医学》2006,18(5):662-664
全髋关节置换(THA)手术数量增长迅速,翻修的病例也逐年增加,而髋关节翻修手术的难点就是骨缺损,根据髋臼骨缺损的不同分型,可采用不同方式的髋臼假体固定;某些THA术后并发症需行翻修手术也值得关注。现就髋臼假体翻修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术后感染通常是灾难性的,此类手术患者多系年老体弱,手术创伤较大,将巨大的异物埋入体内、伤口内留有巨大的死腔是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发生感染出现疼痛,活动障碍,伤口不愈合窦道形成,常需将假体取出。感染伤口内有金属植入物是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多需将假体取出,否则感染灶很难控制清除。我科于2006年7月收治左股骨颈粉碎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例,予以灌注冲洗保留人工关节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技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对12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伴肱骨头脱位的高龄患者,早期手术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采用三角肌胸肌间入路,先复位大小结节,确定假体高度,骨水泥固定假体保持30°左右的后倾,大小结节再复位固定,必要时取骨折的肱骨头自体骨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6个月,术后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定人工关节功能,平均为84.4分,90分以上(优)3例,80~89分(满意)7例,70~79分(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83.3%。12例患者疼痛方面平均得分为33.5分,功能方面为25.6分,运动方面为16.5分,解剖重建方面为8.8分。结论在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技术以及合理的术后康复等前提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尤其在减轻创伤后肩关节疼痛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但在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仍欠满意,需加强对患者术后关节康复训练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44.
保留假体清创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保留假体清创在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可行性、适应证、成功和失败的相关因素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1990~2004年收治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例,发现9例病人在治疗开始时曾尝试采用清创灌注冲洗的方法保留假体,对这9例病人进行总结,并对可能影响清创是否成功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9例病人中4例保留了假体,平均随访18个月(10~25个月),感染均无复发.由于病例数较少,本研究针对可能影响清创成功的因素未能得出有意义的统计学结果,但从结果看:急性感染清创容易成功,而慢性感染则很难获得成功;表皮葡萄球菌成功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失败;表面膝置换成功率较高,而铰链膝置换则难以获得成功;出现症状后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清创,延误的时间越长,成功的可能性越低.[结论]保留假体清创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术后急性感染病人和术后晚期急性血源性感染病人应尝试进行保留假体清创治疗,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及适应证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5.
男科学组织工程研究前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细胞移植的设想 ,已经为男科领域的组织再建工作提供了许多可能。为改善、修复或替代现有组织的功能 ,组织工程的应用研究 ,已经在睾丸间质细胞、睾丸假体、阴茎海绵体、阴茎假体等方面开展。虽然大多数再建工作仍然停留在实验阶段 ,但是有些技术也被用于临床 ,并取得满意的结果。本文简要地综述了组织工程在男科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4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变髋关节日益普及,并逐渐走向成熟,手术指征较以前有所放宽。但并发症随之日见突出。避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失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提高手术质量及疗效是医患双方均关心的问题。我们回顾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127例,对其中7例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并发症作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股骨近段的形态学改变,及其改变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选择的意义。方法1999年1月~2004年6月,将13例(16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设为选择组,患者均已出现关节强直,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另16例(19髋)为对照组,为非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均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Singh指数、髓腔张开指数、皮质形态指数及皮质骨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选择组Singh指数、髓腔张开指数及皮质形态指数分别为3.81±0.54、2.63±0.41及2.02±0.38,对照组分别为4.63±0.62、3.03±0.27及2.76±0.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组皮质骨指数为1.69±0.69,对照组为2.12±0.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组患者髓腔呈烟囱型10例13髋,普通型3例3髋;对照组烟囱型3例3髋,普通型13例16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应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假体,并根据患者髓腔形态使用定制型骨水泥假体,以达到更好的近段固定效果。对于有严重骨质疏松者应按关节翻修术处理。  相似文献   
48.
人工全髋关节术后脱位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孔畅  林定坤  邓晋丰  黄刚  赵帅 《中国骨伤》2003,16(11):677-678
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人工全髋置换术(THR)后严重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善,常会引起严重的下肢功能障碍,导致关节手术失败.1994-2001年,我院共行THR手术436例,其中术后发生脱位有11例,加上外院转入5例,共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50.
Unwi.  PS Cann.  SR 《中华骨科杂志》1997,17(5):332-339
我们对1001例骨肿瘤术后使用定制的假体置换,做了回顾性研究。股骨远侧假体493例,股骨近侧263例,胫骨近侧245例。无菌性松动是所见到的内植物失败的主要形式,71个病人因带骨水泥髓内柄的无菌性松动而做了翻修术。一个病人其假体未发生无菌性松动达120个月的概率,在股骨近侧置换是93.8%,股骨远侧是67.4%,胫骨近侧是58%。股骨远侧置换的病人中,手术时的年龄和骨切除的百分率,与无菌性松动的危险有关。有股骨远侧假体,股骨替换的百分率高的年轻病人,以后未发生无菌性松动的最少。在胫骨近侧置换组,骨去除的百分率有重要作用,但病人的年龄不重要。反之,股骨近侧置换后,年龄和骨去除的百分率都不是起作用的因素。这些发现的意义在有关机械因素方面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