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17篇
  免费   3920篇
  国内免费   2725篇
耳鼻咽喉   247篇
儿科学   1185篇
妇产科学   651篇
基础医学   2280篇
口腔科学   427篇
临床医学   10262篇
内科学   8392篇
皮肤病学   632篇
神经病学   1370篇
特种医学   18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8篇
外科学   3888篇
综合类   19918篇
预防医学   9486篇
眼科学   450篇
药学   11089篇
  103篇
中国医学   8574篇
肿瘤学   1048篇
  2024年   763篇
  2023年   2438篇
  2022年   1902篇
  2021年   2363篇
  2020年   1911篇
  2019年   1896篇
  2018年   1024篇
  2017年   1604篇
  2016年   1738篇
  2015年   2129篇
  2014年   3632篇
  2013年   3323篇
  2012年   4463篇
  2011年   4860篇
  2010年   4966篇
  2009年   4791篇
  2008年   5639篇
  2007年   5372篇
  2006年   5127篇
  2005年   4957篇
  2004年   3236篇
  2003年   2579篇
  2002年   2082篇
  2001年   1704篇
  2000年   1135篇
  1999年   901篇
  1998年   858篇
  1997年   942篇
  1996年   791篇
  1995年   735篇
  1994年   506篇
  1993年   355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33篇
  1989年   296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段文江  陈勇  丁一  刘国印 《西部医学》2023,35(8):1152-1157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骨折患者,均予以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分为延迟愈合组(37例)和正常愈合组(61例)。分别于骨折后1、4、8、12周采集患者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人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Ⅰ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碱性磷酸酶(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骨生化代谢指标水平,并采用Pearson分析骨生化代谢指标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 骨折1周时,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愈合组(P<0.05),且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但延迟愈合组炎症因子水平波动较正常愈合组更明显(P<0.05)。骨折1周时,两组患者血清BGP、PINP、ALP、IGF-1等骨生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各时间点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骨折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BGP水平逐渐升高并高于正常愈合组,血清IGF-1水平逐渐升高但低于正常愈合组,骨折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PINP水平低于正常愈合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与血清BGP呈正相关(r=0.523,P<0.001),与血清IGF-1呈负相关(r=-0.467,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骨折8周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诊断骨折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高于0.7,提示其具有较好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对骨折延迟愈合诊断的灵敏度更高(P<0.05)。结论 延迟愈合骨折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指标水平随骨折时间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变化,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波动明显,且术后8周时血清炎症因子对预测骨折延迟愈合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82.
李枫  刘德敏  侯伟光 《西部医学》2023,35(8):1167-1172
研究经皮内镜下可视化置钉在经皮内镜下后路腰椎融合术(End-PLIF)椎弓根螺钉置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4月我院有腰椎融合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症(Meyerding分级I、II)患者共50例。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5例。甲组的手术方式为经皮内镜下后路腰椎融合术+经皮脊柱内镜下可视化椎弓根螺钉置钉,乙组的手术方式为经皮内镜下后路腰椎融合术+传统X线透视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比较两组X线透视总次数、导丝置入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采用Gertzbein-Robbins标准评价置钉优良率;术前及术后24 h VAS评分和ODI指数、改良Macnab标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疗效。同时对经皮内镜下改进的置钉器械进行3D打印制造并验证其可行性、实用性。通过上述指标观察其医患X线辐射情况、微创性、置钉的优良率及手术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了手术和随访。甲组患者X线透视总次数、手术时间、导丝置入时间,均少于乙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24 h VAS、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24 hVAS、ODI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改良Macnab标准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经皮内镜置钉优良率优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内镜下置钉能减少医患X线辐射次数,降低医患辐射暴露风险,且置钉的优良率较高;同时,3D打印的经皮内镜下置钉器械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83.
辅助性T细胞17(Th17)作为CD4+T细胞的一个亚群,对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内的某些炎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Th17细胞数量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明显上升,靶向Th17细胞分化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治疗方案。本文讨论了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并总结了调控Th17细胞分化的几个重要因素,以及一些以Th17细胞分化为靶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984.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血瘀证的结直肠癌伴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肠道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120例血瘀证型Ⅲ期结直肠癌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心理量表(包括SDS、SAS、HAMD、HAMA)、中医症状评分、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及代谢组学。结果 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的乏力得分较前增加(P<0.05),量表(SDS、SAS、HAMD、HAMA)、不寐、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得分较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HAMD、HAMA、不寐、乏力得分较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SDS、HAMD、不寐、心烦易怒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HAMA、脘腹胀满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DFS为38.72±2.22个月,较对照组延长2个月 (P>0.05)。两组肠道代谢产物差异分析主要为脯氨酸、6-羟基烟酸、丝氨酸、肌醇、丙二酸、阿魏酸、吲哚丁酸、丁酸等。结论 中药血府逐瘀汤可改善结直肠癌的抑郁、焦虑,调节肠道代谢,延长无疾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85.
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是一种由多种免疫细胞产生,作用于不同细胞靶点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调节剂。OPN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过度表达,且已被证明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它通过多种受体发挥其生物学功能,正在成为正常和病理条件下的重要调节机制,并开始被用作治疗靶点。本文将集中阐述OPN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表达与作用及其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信息,总结OPN相关的靶向性治疗,以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986.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3)和观察组(n=106)。2组患者均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第2天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每次600 mg,每日睡前1次,连续用药2 a;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别于术后第7天及术后1、2 a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滴注时间不少于15 min。于术前及术后2 a分别采集2组患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包括骨吸收标志物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和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分别于术前、术后1 a及术后2 a,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及Gruen分区法检测2组患者假体周围骨密度值。采用X线片测量2组患者术后2 a股骨假体下沉距离。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 a,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髋关...  相似文献   
987.
目的 探究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s)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74例PHFs患者(2019年6月~2022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37)、B组(n=37)。B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A组接受MIPPO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骨痂生长、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骨保护素(OPG)、核转录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转录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B组比较,A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及手术时长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术后3d、7d, A组VAS评分更低(P<0.05)。术后1个月、3个月,A组骨痂生长评分更高(P<0.05);肩关节上举及外展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P<0.05);血清OPG水平更高,血清RANK、RANKL水平更低(P<0.05)。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62%(8/37)相比,A组2.70%(1/37)更低(P<0.05)...  相似文献   
988.
<正>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其累及器官和组织众多,但现对于累及涎腺的IgG4相关性疾病即IgG4相关性涎腺炎的报道和研究仍较少,尽早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报道1例IgG4相关性涎腺炎病例,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9.
龙道林  曾杰  邓鹏翅  江华  彭瑾   《四川医学》2023,44(5):449-455
目的 应用以核磁共振氢谱(HNMR)技术为基础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机器学习,建立多发伤患者微循环损伤程度的预测模型,从而达到对多发伤患者进行及早精准治疗的目的。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后2h内采集血清样本,经预处理后采集HNMR数据。根据休克指数(SI)将多发伤患者分为A组(SI≥1.5)和B组(1.5>SI≥1),利用MestReNova软件提取两组的HNMR数据,再利用MetaboAnalyst 5.0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合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M-DB)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找出能够区分两组的代谢物及相关的代谢途径。结果A组共纳入20例,B组共纳入10例。与B组比较,A组的烟酰胺、L-5-羟色氨酸、3-羟基苯乙酸、4-羟基苯甲醛、烟尿酸、L-犬尿氨酸、N-甲基烟酰胺、烟酸、5-羟基吲哚、伞形花序酮、N-乙酰血清素、N-氧代烟酰胺、肌苷水平升高;L-乙酰肉碱水平降低(P<0.05)。通路富集分析得出色氨酸代谢及烟酸和烟碱胺代谢途径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色氨酸代谢途径的影响最大(影响因子=0.29)。结论 本研究首次通过检测不同休克指数多发伤患者血清,找到了组间的代谢差异,为今后使用其他更方便的样本建立多发伤患者微循环损伤程度的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本研究样本量偏小,未来还需要对更大的样本量进行定量实验。  相似文献   
990.
骨质疏松症(OP)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多发病,好发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增加了患者骨折的风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导致的。除了雌激素缺乏对骨骼的直接负面影响外,绝经后妇女免疫状态的改变间接导致骨骼的持续破坏,因为绝经后妇女通常表现出慢性低级别炎症表型,细胞因子表达和免疫细胞谱发生改变。PMOP已严重危害我国女性健康。补肾活血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补肾活血中药,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师与患者越来越重视中医药,补肾活血方被应用于多种疾患,包括骨科的多种疾病,其对PMOP的防治效果亦明显。该文基于骨免疫微环境,以骨代谢对PMOP产生影响为基础,论述补肾活血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