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25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175篇
  4篇
中国医学   9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31.
目的:探讨便秘病人胶囊内镜检查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35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便秘病人按肠道准备方法不同分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A组,n=17),乳果糖加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组,n=18),根据胶囊内镜检查所见肠道清洁程度评价效果。结果:B组肠道清洁效果明显好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清洁效果而言,乳果糖加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便秘病人是比较理想的胶囊内镜检查术前的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白醋灌肠预防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的90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乳果糖治疗,口服乳果糖15~30 m L,每日2~3次,1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白醋灌肠,白醋100 m L+生理盐水200 m L,每日1次,3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画线试验时间、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氨、前白蛋白(PA)、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DST)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画线试验时间、血氨、ALT和NC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治疗后的PA和DS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果糖联合白醋灌肠预防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氨和改善肝功能具有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益生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益生元(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CF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16例老年CFC患者半随机分为两组,A组110例给予益生菌联合益生元治疗,B组106例单用益生元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组显效83例,有效25例,无效2例。 B组显效69例,有效21例,无效16例。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 P<0.05)。A、B两组12周复发率分别为7.4%和21.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和14.2%。结论益生菌联合益生元治疗老年CFC疗效优于单用益生元,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了解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受检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单独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进行肠道准备;B组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莫沙必利进行肠道准备;C组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乳果糖口服液进行肠道准备。分别对各组肠道清洁度(气泡量、肠液清洁度、观察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胶囊内镜通过胃及小肠时间。结果:3组患者肠道准备基本满足胶囊内镜检查要求;联用乳果糖组的清洁情况比其他两组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联用莫沙必利组的胃内通过时间及小肠通过时间均比其他两组有所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钠盐口服液基本能达到胶囊内镜对肠道准备的要求;联用乳果糖能提高图像的清晰度,提高观察效果;同时加服促胃肠动力药物有助于缩短胶囊通过时间及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失代偿肝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用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治疗,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每次750 mg;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每次250 mg,两药均每天3次,连用4周。治疗前后,测定2组的肠黏膜通透性指标、肝功能指标、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分别是0.09±0.06,0.12±0.08,这2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分别是(15.02±3.69),(18.45±4.10)ng·L-1,这2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分别是(24.61±14.29),(36.82±15.67)U·L-1,上述3个指标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改善率分别为71.80%,9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ADR发生率分别为15.38%(6例/39例),20.51%(8例/39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和提高肝功能;且不增加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谷氨酸钾注射液,60 mL加入到生理盐水50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3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化学指标和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4%、92.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氨、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生化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精神状况,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脏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排便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引起腹胀、便秘,加上腹部手术的创伤和麻醉反应以及术中对胃肠道直接的损伤和刺激,可致胃肠功能受到抑制,术后早期出现肠麻痹,造成腹腔脏器气滞血淤、肠腑气机运化失调,转化之物停滞,形成肠腔内积气、积液增多及腹胀等。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迟缓在老年体弱病人中尤为常见,如果不及时纠正,不可避免地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诱发各种并发症。为此,我科对老年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采用大黄和乳果糖,对促进肠功能恢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谢景锦  沈蔚 《中国药师》2014,(8):1369-1371
摘 要 目的:探讨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 功能性便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组患者予乳果糖口服液15 ml,po,tid,连用8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0.66 g,po(餐后30 min温水服用),tid,连用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后随访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和1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9.51%和31.7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1.18%和58.82%)(P<0.05)。结论: 复合乳酸菌胶囊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协同和增效作用,安全性较佳,并能降低其复发率,具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辛燕 《儿科药学》2014,(5):21-22
目的:观察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FC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家庭教育、行为治疗、调整饮食和适量运动的综合治疗,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清除嵌塞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便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积分观察组分别为(13.48±1.66)分和(7.89±1.42)分,对照组分别为(13.54±1.71)分和(11.62±1.57)分,两组患儿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婴幼儿FC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