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2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35篇
妇产科学   307篇
基础医学   186篇
临床医学   620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2篇
综合类   1950篇
预防医学   106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40篇
  9篇
中国医学   159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目的评价蔡氏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治疗前后观察基础体温(BBT)、B超监测排卵及受孕率等情况作为临床疗效评价内容,同时观察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及血内分泌水平的改变,探讨其初步的作用机理。结果临床观察58例EMs不孕的患者,其中妊娠18例,妊娠率32%,在改善基础体温和抗子宫内膜抗体,降低血清PRL,升高血清E2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蔡氏周期疗法治疗EMs不孕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可有效改善基础体温及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情况,还能调节血内分泌水平,促进受孕。  相似文献   
992.
李敏  马堃  单婧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9):3860-3864
目的:探讨排卵障碍性不孕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排卵障碍性不孕"病-证-症"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通过24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其"病-证-症"分布规律,归纳排卵障碍性不孕"病-证-症"关系。结果: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疾病分布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黄体功能缺陷>黄素化卵泡未破裂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无排卵型功血;中医证候分布为:肾阳虚兼血瘀证>肾阳虚证>肾阴虚兼血瘀证>肾阴虚兼肝气郁结证>肾阳虚兼痰湿壅滞证>肾阴虚证。症状积分较高的症状有临经前少腹疼痛、经色黯、小腹冷、失眠多梦、眼眶黯、面部黯或环唇黯、行经前后乳房胀、胸闷急躁、情志失畅、经行少腹胀痛等。结论:该研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在排卵障碍性不孕中最多见,且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排卵障碍性不孕以肾虚证为主,肾阳虚证较肾阴虚证所占的比重大,血瘀是病机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排卵障碍性不孕疾病症状分布总体趋势大致相同,同一症状在不同疾病中的轻重程度不同,对临床治疗用药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刘凤枝 《国医论坛》2014,29(1):51-5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确诊的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输卵管通液术和西药治疗,观察组5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内服和灌肠治疗,均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输卵管通畅程度、随访1a内妊娠情况。结果:两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均得以改善,但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90.5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随访1a内宫内妊娠率69.8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不孕发生率15.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9%(P〈0.05)。结论:输卵管通液术配合中药内服和灌肠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能够通过松解粘连、改善盆腔微循环和促进炎症吸收等机制,恢复输卵管正常的结构与功能,创造妊娠环境以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994.
李艳华 《光明中医》2014,29(11):2363-236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应用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的效果。方法盲选我院收治的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给予患者采用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其中乙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改善情况与甲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可提高妊娠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95.
多囊卵巢综合征(plo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占育龄期妇女的5%~10%,占不孕症中排卵障碍患者的50%~70%,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故促排卵治疗是解决PCOS不孕患者最常用的手段。西医多采用氯米芬、来曲唑、绒促性素等药物促排卵,  相似文献   
996.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我国不孕症发生率约为7%~10%,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中以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居多。  相似文献   
997.
随着现代生活工作紧张,社会压力大,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有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女性不孕症的25-30%[1]。  相似文献   
998.
正排卵障碍性不孕约占女性不孕症的25%~30%,包括无排卵性不孕和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不孕[1];而卵子无法发育成熟及卵子无法正常排出均属于无排卵[2];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能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发生。有研究报道[3],至少80%以上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是由慢性不排卵引起。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发生与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均有关。[4]李伟莉教授从事中医妇科工作近30年,多年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思路严谨,医术精湛,学验俱丰,贯通中西,2012年被评为江淮名医。笔者有幸赴蓉,随师学习,受益颇深。在临证中,唯师尤其擅长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新进展,治  相似文献   
99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1],临床表现具有多态性,发病率约为6%~10%,是无排卵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PCOS在临床及科研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生殖医学领域。本文旨在通过对卵巢间质动脉血流阻力的动态监测,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PCOS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正>近年来,未婚女性人工终止妊娠的年龄越来越小,随后继发性不孕患者越来越多,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未育女性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家庭生活。继发性不孕患者中,慢性盆腔炎与子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