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70篇
  免费   2873篇
  国内免费   1169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166篇
妇产科学   189篇
基础医学   2270篇
口腔科学   770篇
临床医学   3535篇
内科学   1480篇
皮肤病学   261篇
神经病学   751篇
特种医学   753篇
外科学   1817篇
综合类   729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727篇
眼科学   276篇
药学   5869篇
  176篇
中国医学   5155篇
肿瘤学   499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40篇
  2022年   940篇
  2021年   1511篇
  2020年   1269篇
  2019年   743篇
  2018年   696篇
  2017年   1002篇
  2016年   1117篇
  2015年   1148篇
  2014年   2259篇
  2013年   2247篇
  2012年   2319篇
  2011年   2407篇
  2010年   1832篇
  2009年   1473篇
  2008年   1519篇
  2007年   1751篇
  2006年   1322篇
  2005年   1127篇
  2004年   962篇
  2003年   769篇
  2002年   663篇
  2001年   593篇
  2000年   515篇
  1999年   471篇
  1998年   394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333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86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170篇
  1987年   153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154篇
  1984年   90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94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24篇
  197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分析该院呼吸道和非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2019年该院呼吸道和非呼吸道标本检出的流感嗜血杆菌进行分析,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活性。结果共检出流感嗜血杆菌284株,包括呼吸道来源270株(95.07%)和非呼吸道来源14株(4.93%)。婴幼儿(0~3岁)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易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P<0.05),老年人(>59岁)较青少年(>14~18岁)和成年人(>18~59岁)易感(P<0.05)。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呈春、冬季高发性,其感染高峰在2-5月。270株呼吸道来源的流感嗜血杆菌包括β-内酰胺酶阳性且对氨苄西林耐药147株(54.44%)、β-内酰胺酶阴性且对氨苄西林耐药34株(12.60%)和β-内酰胺酶阴性且对氨苄西林敏感89株(32.96%)。14株非呼吸道来源流感嗜血杆菌包括β-内酰胺酶阳性且对氨苄西林耐药2株,β-内酰胺酶阴性且对氨苄西林耐药2株,β-内酰胺酶阴性且对氨苄西林敏感10株。呼吸道来源的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呋辛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呼吸道菌株(P<0.05)。结论该院呼吸道来源的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高于非呼吸道菌株,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选用抗菌药物,确保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禹州市儿童和成人不同采血方式下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对血流感染进行诊断,针对不同人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禹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所有病区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儿科病区患儿作为儿科组,采用单次单瓶(单侧单瓶)采集血培养标本,其他病区≥18岁的成人患者作为成人组,采用单次多瓶(单侧双瓶和双侧双瓶)采集血培养标本,使用WHONET5.6分析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儿科组和成人组共送检6556份血培养标本,血培养的阳性率为4.8%,儿科组血培养阳性率为2.3%,成人组血培养阳性率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组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85.6%,成人组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1.3%,在细菌类别的构成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组血培养检出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14.3%,明显低于成人组的耐药率(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组和成人组血培养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西丁、美罗培南、庆大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均≤50.00%,并且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革兰阴性菌。结论对于儿童也应尽量单次采集多瓶血培养标本,为血流感染的诊断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并且针对不同人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在手术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在手术护理管理中应用传统常规管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水平差异、围术期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干预前、后QOL评分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各个维度的护理质量量化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围术期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各个时间点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风险,提高患者的QOL评分水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构建安宁疗护专业高级实践护士的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根据专家协调小组意见,自行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7个省份15所医院从事临终护理实践、护理管理、姑息医疗以及从事院校安宁疗护教育4个领域的23名资深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构建的安宁疗护高级实践护士的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包括沟通及合作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文化和灵性照护能力、伦理与法律相关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系统资源管理能力、循证护理及科研能力共8个方面31个二级指标。结论:明确了安宁疗护高级实践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为培养安宁疗护领域高级实践护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压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取H型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一类降压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散风"针刺法,5次/周,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及佩戴24h动态血压仪。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24h平均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24h平均舒张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曲线回归分析示,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平均收缩压呈直线正相关(r=0.692,R2=0.479,P<0.05),而与24h舒张压呈三次曲线正相关(R2=0.479,P<0.05);同型半胱氨酸能解释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的47.9%及24h平均舒张压变异的16.6%(R2=0.479、R2=0.166);同型半胱氨酸每增加1个单位,24h平均收缩压估计平均增加1.921个单位(b=1.921)。结论:"活血散风"针刺法能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改善24h平均收缩压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对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影响,与24h平均收缩压的关系更密切,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且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易于并存,常伴随出现,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和验证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测定试验菌株的回收率,确立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控制菌检查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回收率均在0.5~2.0范围内;控制菌的检查采用常规法,结果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的规定。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鲜皮多糖(Dictamnus dasycarpus polysaccharide,DDP)硫酸酯化工艺,考察DDP修饰前后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氯磺酸-吡啶法,以酯化试剂比例、酯化试剂与多糖溶液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自变量,硫酸根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利用效应面法筛选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采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观察其结构特点。测定硫酸酯化白鲜皮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from Dictamnus dasycarpus,SDDP)对DPPH、OH·、O2-·清除能力,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酯化试剂比例1:4,酯化试剂与多糖溶液比例1:1,反应温度73℃,反应时间5 h。红外光谱显示SDDP在820 cm-1和1 254 cm-1附近出现C-O-S和S=O硫酸基特征吸收峰,表明DDP修饰成功;扫描电镜显示SDDP表面粗糙,排列紧密,且块状体积明显小于DDP;DDP和SDDP都有清除DPPH、OH·和O2-·能力,且SDDP对DPPH、OH·和O2-·清除率强于DDP。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DDP硫酸酯化工艺方法简便且预测性良好,DDP经硫酸酯化后,抗氧化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基于慕课的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作用,兰州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研究所选取试验组44人,对照组38人,分别按照基于慕课的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通过两组学生期末成绩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此次教学改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两组学生期末成绩水平相当。基于慕课的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得到了初步肯定,其有效性和实用性尚需在大规模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完善。  相似文献   
999.
梁鑫  李莉 《药学教育》2020,(1):32-35
为了适应应用型药学本科人才的培养需求,针对药物分析学科的特点,构建新的药物分析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通过重组章节顺序并建立模块教学结构,提高教学的逻辑性;通过不同学科及章节的知识迁移,培养学生掌握有意义的学习方法,加深对药品标准的理解,拓展教学深度;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自学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构建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理应用敏感指标。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和研究小组讨论,初步确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理应用敏感性指标,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药学、医学及微生物检验人员各18名进行2轮函询,统计整理函询结果。结果 构建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理应用敏感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和三级指标26项。2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4%和94.7%,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和0.88。第1轮总体协调系数0.169,第2轮总体协调系数0.304。3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14、0.308和0.311,经卡方检验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构建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理应用敏感指标具有一定可信度,可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合理应用的药事管理质量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