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03篇
  免费   11295篇
  国内免费   4014篇
耳鼻咽喉   1135篇
儿科学   3830篇
妇产科学   2237篇
基础医学   8461篇
口腔科学   3148篇
临床医学   17203篇
内科学   20737篇
皮肤病学   2425篇
神经病学   7257篇
特种医学   46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13463篇
综合类   20094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6923篇
眼科学   2536篇
药学   11134篇
  81篇
中国医学   11419篇
肿瘤学   17726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2399篇
  2022年   3533篇
  2021年   6116篇
  2020年   5757篇
  2019年   5287篇
  2018年   5039篇
  2017年   5523篇
  2016年   5810篇
  2015年   5544篇
  2014年   9943篇
  2013年   12574篇
  2012年   8198篇
  2011年   8718篇
  2010年   7184篇
  2009年   6565篇
  2008年   6477篇
  2007年   6901篇
  2006年   6163篇
  2005年   5507篇
  2004年   4470篇
  2003年   4081篇
  2002年   3324篇
  2001年   2969篇
  2000年   2492篇
  1999年   1964篇
  1998年   1625篇
  1997年   1417篇
  1996年   1187篇
  1995年   1037篇
  1994年   861篇
  1993年   667篇
  1992年   603篇
  1991年   546篇
  1990年   458篇
  1989年   417篇
  1988年   400篇
  1987年   339篇
  1986年   269篇
  1985年   330篇
  1984年   283篇
  1983年   215篇
  1982年   229篇
  1981年   216篇
  1980年   173篇
  1979年   143篇
  1978年   94篇
  1977年   60篇
  1976年   76篇
  1975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竹叶石膏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AE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竹叶石膏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肺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等评分变化以及疗效。结果:在FEV1%、FEV1等肺功能指标上,两组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mMRC、CAT等评分上,两组治疗前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总体为82.5%(33/40),观察组总体为95.0%(38/40),二者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叶石膏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AECOPD的疗效确切,即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且利于其预后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2.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阐述并分析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文章检索了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SooPAT(中国专利)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外肺癌靶向治疗的相关文献,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并归类了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与时效变迁的趋势。结果:在万方数据库3 744篇肺癌靶向治疗的中文文章中,发现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位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是中国学者近10年的主要研究热点;在近1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到的810篇英文文章及参考文献显示,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纳武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环唑替尼为这10年肺癌治疗领域靶向治疗的热点药物,而多种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效果和肺癌靶向治疗后的脑转移也成为近5年该领域的国际关注热点;中国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254项有权专利的分析显示,申报了专利的主要药物包括酸敏感的吉非替尼-氟硼二吡咯衍生物、顺铂抗肺癌主动靶向隐形类脂质体等。结论: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量化分析技术,呈现出近10年肺癌靶向治疗已成为该领域专业研究者持续关注的热点,而如何选择正确的靶向药物或药物组合方案来解决肺癌治疗中的耐药性问题,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应是未来集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3.
癌性肠梗阻(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肠梗阻,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15%。目前,MBO的治疗仍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规范,大多数医院都采用对症处理的。本文在总结数百例治疗经验基础上,提炼出“减(压)、加(营养)、抑(制消化液分泌)、激(素)、利(尿)、动(运动及促进肠蠕动)”六字方针,简单、实用、有效,通过临床观察,该方案能改善患者症状,恢复经口进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手术治疗的机会,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治疗费用,尽管尚缺乏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
《Urologic oncology》2015,33(5):217-225
Although both surgery and radiation are potential curative options for men with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men with high-risk and locally advanced disease will demonstrate biochemical and potentially clinical progression of their disease. Neoadjuvant systemic therapy before radical prostatectomy (RP) is a logical strategy to improve treatment outcomes for men with clinically localized high-risk prostate cancer. Furthermore, delivery of chemotherapy and other systemic agents before RP affords an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these agents with pathologic end points.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rimarily with docetaxel (with or without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has demonstrated feasibility and safety in men undergoing RP, but no study to date has established the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r neoadjuvant chemohormonal therapies. Other novel agents, such as those targeting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clusterin, and immunomodulatory therapeutics, are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Hp感染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情况及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8/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患者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提高Hp根除率,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