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12篇
  免费   8884篇
  国内免费   2261篇
耳鼻咽喉   764篇
儿科学   3415篇
妇产科学   1812篇
基础医学   4869篇
口腔科学   4581篇
临床医学   11455篇
内科学   17408篇
皮肤病学   1618篇
神经病学   5760篇
特种医学   23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10210篇
综合类   17948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7602篇
眼科学   1567篇
药学   10691篇
  168篇
中国医学   9753篇
肿瘤学   6059篇
  2024年   247篇
  2023年   1866篇
  2022年   2437篇
  2021年   4424篇
  2020年   4538篇
  2019年   3704篇
  2018年   3527篇
  2017年   3790篇
  2016年   4027篇
  2015年   3723篇
  2014年   7191篇
  2013年   9862篇
  2012年   6942篇
  2011年   7357篇
  2010年   6113篇
  2009年   5400篇
  2008年   4945篇
  2007年   5137篇
  2006年   4513篇
  2005年   3877篇
  2004年   3348篇
  2003年   2947篇
  2002年   2373篇
  2001年   2005篇
  2000年   1742篇
  1999年   1381篇
  1998年   1148篇
  1997年   1070篇
  1996年   865篇
  1995年   765篇
  1994年   723篇
  1993年   627篇
  1992年   531篇
  1991年   476篇
  1990年   348篇
  1989年   371篇
  1988年   343篇
  1987年   332篇
  1986年   304篇
  1985年   388篇
  1984年   324篇
  1983年   210篇
  1982年   290篇
  1981年   242篇
  1980年   239篇
  1979年   216篇
  1978年   143篇
  1977年   130篇
  1976年   110篇
  1973年   8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992.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总体疗效欠佳,目前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传统治疗方法,疗效的改善已到了瓶颈。随着基因测序和多组学研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信号通路和可作用靶点被发现,相应的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也越来越多,胰腺癌的治疗模式正在逐渐向靶向治疗方向发展,进入精准医疗时代。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7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与500例无乳腺癌病史的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Genant半定量方法对治疗前后的病例组和对照组胸部X线侧位片上的胸椎T4至腰椎L1进行评估,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椎体骨折率的差异,以及病例组治疗前后椎体骨折率的变化;按年龄、体质指数(BMI)、乳腺癌分子亚型(Luminal A、Luminal B、Triple-Negative及HER2+)、治疗时间、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影响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治疗前的椎体骨折率为12.34%,治疗后的椎体骨折率为19.46%,对照组的椎体骨折率为14.40%;病例组治疗前的椎体骨折率与对照组以及病例治疗后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治疗时间是椎体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治疗的诸多因素都能增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风险,乳腺癌患者治疗后的椎体骨折率高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基于临床试验结合网络药理学探析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将60例肾阴虚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口服维生素D和钙剂的同时,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口服雷洛昔芬,治疗6个月后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腰椎(L1~4)、右侧股骨颈骨密度值、血清骨钙素(OCN)及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②依据TCMSP数据库筛选出六味地黄丸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 3个数据库获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将活性成分靶点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取交集所得靶点即为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靶点。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以及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运用Metascape数据分析平台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可提升骨密度,反映骨形成指标的OCN值明显升高,骨吸收指标的TRAP-5b值则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显示六味地黄丸作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活性成分有36个,位居前三位的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儿茶素,主要靶点为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抑瘤素M(OSM)、白介素6(IL-6)。GO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到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等;细胞组成主要包括蛋白激酶复合物、质膜蛋白复合物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转录因子结合、核受体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获取相关信号通路为JAk-STAT、Wnt及NF-κB信号通路。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显著增加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而其作用机制在于应用槲皮素、山奈酚、儿茶素等活性成分,以IRF1、OSM及IL-6为主要靶点,通过JAk-STAT、Wnt及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纳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20年1月16日至11月30日收治的379例COVID-19确诊病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42例,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337例,年龄<6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379例患者年龄2个月至87岁,平均41.2岁,其中男286例(75.5%),女93例。老年组平均年龄为69.5岁,女性更多见(占61.9%),大多为武汉输入和本土续发(占73.8%),以普通型和危重型为主(88.1%)。非老年组的平均年龄为37.8岁,男性更多见(80.1%),主要来自境外输入(75.7%),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95.0%)。179例患者(47.2%)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老年组以高血压病(15例,35.7%)及糖尿病(11例,26.2%)多见,而非老年组则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132例,39.2%)多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138例,36.4%)和咳嗽(129例,34.0%),但老年组的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乏力等症状较非老年组更多见(P<0.05)。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的总淋巴细胞计数、CD4+及CD8+T淋巴细胞计数更低,而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指标更高(P<0.05)。139例患者(36.7%)的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异常,主要为左室舒张功能降低(22.7%)及心脏瓣膜反流(14.0%),且老年组患者的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异常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85.7%vs.30.6%,P<0.05)。经治疗后,除老年组死亡3例外,其余均已治愈出院;但老年组的住院时间较非老年组更长(22.1 d vs.18.8 d,P=0.033)。结论成都老年COVID19患者主要来自武汉输入和本地续发,以普通型和危重型为主,常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成都非老年COVID-19患者主要来自境外输入,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常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经治疗后,患者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6.
原发性肺腺泡细胞癌极其罕见,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把腺泡细胞癌定义为一种向(浆液)腺泡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源性肿瘤。它被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自从1972年Fechner首次报道以来,迄今总共不足30例文献报道。因其罕见故容易与其它肺部肿瘤混淆而误诊。我们报道了1例合并纵隔偏移的原发性肺腺泡细胞癌,女,27岁,右肺巨大腺泡细胞癌,行右全肺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技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促进肝胆外科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8 年8 月—2020 年10 月在我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8 例,随机分为外治组156 例,对照组152 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ERAS 理念,外治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中医外治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疼痛评分、住院天数、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外治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行肝脏手术及胰腺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外治技术联合ERAS 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能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