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4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47篇
妇产科学   212篇
基础医学   346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853篇
内科学   903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131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22篇
综合类   76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77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415篇
  3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胎儿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胎儿异常的关系 ,为将它用于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孕 6~ 40周的 86例妇女 (包括胎儿正常组 68例、胎儿异常组 1 8例 )的外周血进行单密度梯度离心、瑞氏染色和细胞计数 ,分析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孕周、胎儿异常及胎儿性别的关系。结果 :胎儿正常组 ,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平均数量为 1 4.2 3±1 2 .0 1 /ml,与妊娠周数呈直线相关 (R >R0 .0 5)。胎儿异常组中 ,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平均数量较正常胎儿组显著增加 ,约为 3 8.73± 2 4.97/ml,且与妊娠周数无明显直线相关性。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胎儿性别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胎儿发生异常时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较正常妊娠时增加。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在胎儿正常时随孕周而增加 ,且不受胎儿性别的影响。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计数可以辅助用于产前筛查胎儿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聚氯乙烯软袋对腹膜透析液中川芎嗪的吸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聚氯乙烯(PVC)软袋装川芎嗪在腹膜透析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含川芎嗪0.04mg·ml-1和0.20mg·ml-1的腹膜透析液分别置于4℃,25℃和37℃,定时取样以HPLC测定含量,药物浓度降低≤5%为稳定性指标。结果:由于PVC软袋的吸附作用,各浓度在25℃ 6h后均有显著性降低,12h后降至95%以下;37℃ 4h即均有显著性降低,8h后降至95%以下。0.20mg·ml-1(4℃)在24h后浓度明显下降,但10d后浓度下降未超过5%,0.04mg·ml-1(4℃)在观察期间浓度略有升高。结论:PVC软袋可吸附川芎嗪,随温度的升高,吸附作用亦增强。川芎嗪溶于腹膜透析液后室温贮放不宜超过6h,温度升至37℃后尽快使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CD4细胞计数在经血感染的HIV患者疾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对163例临床确诊的HIV患者CD4细胞计数的检测与其各系统机会感染的发生、临床分期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D4〈200/mm^3与CD4〉200/mm^3时机会感染及临床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CD4〈100/mm^3与CD4〉100/mm^3时相比AIDS的病死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4细胞计数与HIV各系统机会感染、临床分期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检测CD4细胞数可作为监测HIV病程进展的预兆指标。  相似文献   
74.
生精汤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8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生精汤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生精汤(处方:山药、山茱萸、覆盆子、桑椹、黄柏、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熟地黄、何首乌、麦芽、鹿角胶、牡丹皮、当归、甘草)治疗87例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3月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每月复查1次精液常规,观察治疗前后精液各参数(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密度、活动率、精液形态)的变化及生育情况。结果:治愈12例,显效48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8%。治疗前后精液各参数变化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生精汤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能有效改善并提高精子数量、活动力和精液质量,起到生精助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肝硬化病人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4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50例正常人与108例肝硬化病人的外周血BPC、MPV、PDW、PCT。结果肝硬化病人BPC、PCT低于正常对照组,MPV、PDW则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4.63~6.54,P<0.01)。随着肝功能减退、Child-Pugh评分升高,BPC、PCT等明显下降,MPV、PDW明显上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502,P<0.01)。结论肝硬化病人BPC、MPV、PDW、PCT 4项参数的异常与肝脏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关,肝硬化病人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解决传统吸痰备物耗时问题,寻找有效、简便、快捷的吸痰备物方法。方法:将60例新生儿随机分观察组30例(使用一次性吸痰包),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吸痰备物)。结果:观察组备物时间1 m in,对照组备物时间3 m in;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提升比对照组迅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检验,P<0.01)。结论:一次性吸痰包准备简便、快捷,是抢救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最好吸引配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病人成功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ation,PCI)治疗后,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成功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3级的AMI病人123例,测定CTFC,同时观察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随访1年时死亡率。结果:根据CTFC值将病人分为慢、快两组。慢CTFE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随访1年时死亡率明显高于快CTFC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和〈0.05)。结论:CTFC可有效评价成功PCI术后病人近、远期预后,有助于对此类病人进行进一步的危险度分层,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规律,分析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51例脑梗死患者按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中、小面积3组,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分别统计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重型脑梗死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显著增高(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作为病情轻重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9.
795例肠外营养支持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晓军  梁耿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1067-1069
目的:对795例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行肠外营养支持的399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和血浆锌离子浓度等营养学指标的比较,并选择行肠外营养的患者198例与行单一静脉营养的患者198例进行营养学指标的比较,同时比较不良反应和依从性.另选择25例有单一静脉营养史患者25例,分为足量组13例和低氮组12例,分别按照1.0~1.5和0.6 g·kg-1·d-1逐渐在3 d内递增到1.0~1.5 g·kg-1·d-1给予氨基酸,其余营养支持相同, 进行营养学指标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行肠外营养支持后患者的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锌离子浓度等均显著增加(P<0.05).与单一静脉营养相比较,行肠外营养患者的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锌离子浓度等也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不良反应和依从性较好.足量组与低氮组比较,白蛋白值显著增加,而淋巴细胞计数、锌离子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鼻窦炎口服液对家兔实验性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后的Hinni造模法建立家兔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模型.予以鼻窦炎口服液高、低剂量灌胃治疗,并设立空白组、模型组、西药(青霉素Ⅴ钾灌胃)组作为对照.观察模型家兔血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光镜观察窦腔黏膜炎症情况及窦腔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模型兔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增加,光镜下窦腔黏膜充血、水肿、纤毛脱落等.经鼻窦炎口服液低剂量治疗后,家兔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在正常范围,光镜下窦腔黏膜正常等,与青霉素Ⅴ钾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鼻窦炎口服液高剂量治疗后,上述病理改变有明显改善.结论鼻窦炎口服液的临床治疗量可消除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家兔全身及局部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