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52篇
  免费   2628篇
  国内免费   2137篇
耳鼻咽喉   114篇
儿科学   788篇
妇产科学   265篇
基础医学   2616篇
口腔科学   115篇
临床医学   5619篇
内科学   2685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8792篇
特种医学   20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05篇
综合类   878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218篇
眼科学   1578篇
药学   4233篇
  54篇
中国医学   3109篇
肿瘤学   252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1276篇
  2020年   1278篇
  2019年   991篇
  2018年   1028篇
  2017年   1274篇
  2016年   1414篇
  2015年   1382篇
  2014年   2484篇
  2013年   2562篇
  2012年   2477篇
  2011年   2532篇
  2010年   2114篇
  2009年   1917篇
  2008年   2014篇
  2007年   2034篇
  2006年   1997篇
  2005年   1801篇
  2004年   1494篇
  2003年   1444篇
  2002年   1221篇
  2001年   1082篇
  2000年   983篇
  1999年   842篇
  1998年   645篇
  1997年   617篇
  1996年   481篇
  1995年   436篇
  1994年   407篇
  1993年   309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151篇
  1985年   218篇
  1984年   184篇
  1983年   127篇
  1982年   141篇
  1981年   159篇
  1980年   108篇
  1979年   73篇
  1978年   54篇
  1977年   40篇
  1976年   31篇
  1975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病人的发病年龄、性别、伤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经过2—6个月,按GO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良好者12例,中残者5例,重残者1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者3例,死亡率为14%。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本病对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早期手术治疗本病,乃是多数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发病6h内急性脑梗死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共收集本院2001-2005年70例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例,其中52例静脉溶栓,18例动脉溶栓,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溶栓前后及3个月随访的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同时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静脉和动脉溶栓组溶栓前及溶栓30min后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迅速增加,溶栓前后分值有显著差异。1个月内颅内出血率为5.77%(静脉组)和16.67%(动脉组)。3个月时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溶栓后30min的评分有显著改善。结论:6h内动脉、静脉溶栓治疗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3.
44.
45.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 ET- 1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 MCAO再灌注模型 ,并用地高辛精标记 ET- 1基因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补阳还五汤治疗组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及尾状核 ET- 1基因表达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0 .0 5 ) ,两组大鼠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和尾状核 ET- 1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健侧相应脑区 (P<0 .0 5 ,P<0 .0 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以诱导脑组织 ET- 1基因的异常表达 ,从而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补阳还五汤可在一定程度上下调脑缺血诱导的ET- 1基因的表达 ,可能是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6.
Stroke is a debilitating disease that affects millions each year.While in many cases cerebral ischemic in jury can be limited by effectivw resuscitation or thrombolytic treatment,the injured neurons wither in a process known as delayed neuronal death(DND).Mount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DND is not simply necrosis played out in slow motion but apoptosis is triggered.Of particular interest are two groups of signal proteins that participate in apoptosis-cyclin dependent kinases(CDKs) and p53-among a myriad of signaling events after an ischemic insult.Recent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that CDKs,a family of enzymes initially known for their role in cell cycle regulation,are activated in injured neurons in DND.As for p53,new reports suggest that its up-regulation may represent a failed attempt to rescue in jured neurons,although its up-regulation was previously considered an indication of apoptosis.These observations thus rekindle an old quest to identify new neuroprotective targets to minimize the stroke damage.In this review,the author will examine the evidence that indicates the participation of CDKs and p53 in DND and then introduce pre-clinical data to explore CDK inhibition as a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target.Finally,using CDK inhibitio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pertinent criteria for a viable neuroprotective strategy for ischemic in jury.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后脑血流的变化。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观察小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时脑膜血流量的变化。结果:结扎颈总动脉后小鼠脑膜血流量在几秒钟内骤然下降,血流量较结扎前降低约85.9%±6.45%。同时血管中红细胞运动近停滞状态,血管再通时脑血流处于低灌注状态,血流量下降34.47%±11.69%,此时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实际上处于一种慢性缺血状态。再灌注10d后,小鼠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尼莫地平可以解除再灌注时的脑血流低灌状态。并防止由此所引起的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缺失。结论:缺血后及时给予尼莫地平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48.
大蒜素对脑局灶缺血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脑局灶缺血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或轻药物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大蒜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3组,于末次给予试药1.5h后颈总动脉插管取血,加入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或胶原,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2)采用化学刺激(FeCl3)诱导血栓闭塞法制备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4组,给药方法同实验(1),颈总动脉插管取血后分离血浆,测定血浆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3)加入ADP孵育激活性,离心得到血小板沉淀块,透射电镜下观察血小板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组或模型组相比,大蒜素大剂量组(10mg/kg)、小剂量组(5mg/kg)均可显著抑制药物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且大剂量组显著优于小剂量组(P<0.05);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浆TXB2的含量,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大剂量组还显著升高血浆中6-keto-PGF1α水平(P<0.05,P<0.01);可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过程中超微结构的改变,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活化时大量释放的活性肽TXA2、促进恢复TXA2/PGI2平衡,抑制血小板激活释放过程中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对脑梗塞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9.
急性脑血管病肿瘤坏死因子-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中的作用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5例ACVD患者,并设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血清对照组(20例)及脑脊液对照组(1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于发病后第1、3、7、14d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TNF-α。结果:①三种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动态变化存在差异,脑出血和脑梗死组的峰值单间为发病后第3d,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为第1d。②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情恶化与否相关。③SAH组于发病后第1d、3d、7d脑脊液TNF-α值高于血清,14d时降至对照组水平并与血清无差异。结论:①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的动态观察,可为临床预测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情恶化与否提供依据。②发病早期的脑梗死患者若CT未能显示病灶时,血清TNF-α的明显升高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③SAH患者脑脊液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血清,进一步提示脑内神经组织可产生TNF-α。脑脊液中TNF-α的持续明显升高可能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④TNF-α参与了ACVD的炎性反应过程,早期抑制TNF产生及抗炎性反应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关系。方法: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尿激酶治疗组血清NSE水平。结果:尿激酶组NSE值显著低于ACI常规治疗组。结论:尿激酶能降低血清酶活性,使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水解,从而缩小梗死灶体积,改善脑缺血、缺氧,从而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