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79篇
  免费   4118篇
  国内免费   2802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800篇
妇产科学   257篇
基础医学   3804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10821篇
内科学   15496篇
皮肤病学   89篇
神经病学   10525篇
特种医学   29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11篇
综合类   1524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366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7196篇
  87篇
中国医学   4046篇
肿瘤学   192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701篇
  2022年   1340篇
  2021年   2252篇
  2020年   2158篇
  2019年   1698篇
  2018年   1739篇
  2017年   1933篇
  2016年   2132篇
  2015年   2224篇
  2014年   4611篇
  2013年   4453篇
  2012年   4342篇
  2011年   4582篇
  2010年   3877篇
  2009年   3581篇
  2008年   3659篇
  2007年   3741篇
  2006年   3667篇
  2005年   3145篇
  2004年   2586篇
  2003年   2352篇
  2002年   2063篇
  2001年   1907篇
  2000年   1667篇
  1999年   1411篇
  1998年   1132篇
  1997年   1066篇
  1996年   813篇
  1995年   702篇
  1994年   673篇
  1993年   536篇
  1992年   462篇
  1991年   442篇
  1990年   356篇
  1989年   328篇
  1988年   289篇
  1987年   278篇
  1986年   246篇
  1985年   305篇
  1984年   254篇
  1983年   183篇
  1982年   184篇
  1981年   186篇
  1980年   127篇
  1979年   94篇
  1978年   69篇
  1977年   43篇
  1976年   39篇
  197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AMI)的治疗价值。方法STAMI46例,在发病12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直接冠脉支架置入术(DS)或预扩张后支架置入术(PS),观察术中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术后TIMI分级、心电图,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等。结果DS组与PS组各项指标无差异,44例达TIMI3级,成功率达95.7%,ST段回落率67.4%,平均LVEF(49.4±9.46)%,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21.7%,无MACE发生。结论对于发病12h的STAMI患者,行急诊PCI,可开通梗塞相关动脉(IRA),改善心肌再灌注和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00名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Cag-A抗体,并对脑梗死患者检测CagA-HP-IgG阳性及阴性情况下颈动脉斑块和脑梗死相关因素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agA-HP-IgG阳性率为62%,而对照组为3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CagA-HP-IgG阳性100%存在颈动脉斑块;而CagA-HP-IgG阴性者仅55%存在颈动脉斑块,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agA-HP-IgG阳性的脑梗死患者CRP水平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CagA-HP-IgG阴性者(P<0.05)。结论Cag-A阳性菌株感染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信号转导介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活化情况以及脑心通对其影响。方法:雄性成年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脑心通组(每组30只),分别于缺血前6日每日用生理盐水4mL、生理盐水4mL和脑心通0.48g/kg(脑心通用4mL生理盐水溶解)灌胃。采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3h、6h、24h、48h和72h分别处死大鼠(各组每个时间点6只),将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TTC染色,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脑缺血诱导ERK活化,第6h达高峰,并持续到72h。脑心通组ERKs活化明显较对照组增强,而且各时间点ERK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脑心通组显著较对照组增多(P<0.01)。脑心通组TTC染色梗死体积及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较少(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缺血脑细胞部分ERK活化,脑心通干预可使缺血大脑海马ERK活化增强,减轻细胞的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45.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病因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SA在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原发病因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DSA检查结果。结果25例患者中检出AVM8例,MoyaMoya病3例,颅内动脉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造影阴性10例。结论DSA检查对甄别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病因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有条件的PIVH病例均应行DSA检查以明确病因,作进一步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超过80岁的高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58例高龄(均≥80岁)急性脑梗塞患者,大多数行头颅MRI平扫加弥散加权成像(DWl),少数行CT检查。依影像学结果按梗塞病灶的大小分为两组:大面积梗塞(直径>1.5cm)及小面积梗塞(直径≤1.5cm,主要为腔隙性梗塞)组。回顾比较两组间发病特点;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冠心病、房颤的发生率;治疗方法、平均住院时间、30天病死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临床指标。结果:大面积梗塞组占16例(27.6%),小面积梗塞组占42例(72.4%)。首发症状中大面积梗塞组以意识障碍(87.5%vs23.8%;P=0.018)、严重偏瘫(93.8%vs28.6%;P=0.012)、头痛(43.8%vs14.3%;P=0.026)、言语障碍等症状为主,小面积梗塞以以肢体无力、行走不稳(64.3%vs6.3%;P=0.001)、头昏、眩晕(52.4%vs25.0%;P=0.028)、言语不清、感觉障碍等症状为主。大面积梗塞组房颤高发(43,8%vs14.3%;P=0.030),小面积梗塞组高血压(88.1%vs56.3%;P=0.041)、糖尿病(54.8%vs18.8%;P=0.021)高发。在大面积梗塞组急性期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较多(75.0%vs40,5%;P=0.035),两组均以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为主。大面积梗塞组的并发症较多,平均住院日为小面积梗塞组的近二倍,死亡率较后者明显增高(25.0%vs4.8%;P=0.035)。结论:高龄急性脑梗塞患者以较小面积的腔隙性脑梗塞多见。小面积梗塞组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较高。大面积梗塞组房颤的发生较高,有较高的死亡率,预后较差,需要更积极的综合诊治管理。常规尽早行头颅MRI加DWI有助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反映胶质瘤恶性度的价值.方法41例病理证实胶质瘤,原发39例、复发2例,行MR及MRS扫描,MRS数据经残差Z分数统计模型及LLI、Lip/Cho等指标划分肿瘤边界及不同代谢区,并结合MRI结构成像,划分出肿瘤的高代谢活性区、肿瘤浸润边界、坏死区及乏氧区.结果肿瘤浸润边界均超过MR常规图像上的肿瘤边界.Ⅱ级肿瘤高代谢活性区大部分位于肿瘤区内,但Ⅲ、Ⅳ级则大部分位于肿瘤边界;随肿瘤恶性度升高,肿瘤出现了坏死区及乏氧区.结论MRSI对确定肿瘤恶性度及划分肿瘤边界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塞的最佳时间窗.方法选择老年人急性脑梗塞患者120例,随机按发病后24~48小时、72~96小时、120~144小时初始给予丹参注射液,分成早治、中治、晚治3组,均给药4周,每日1次,其余常规治疗相同.结果4周和8周后观察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早治组均明显优于其余两组,但梗塞面积扩大或继发出血3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丹参注射液最有效且安全的时间窗是梗塞后24~48小时内.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病程第1.7及14天),并与45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从病程第1天即升高(P〈0.01),至第7天达高峰,以后降低;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结论血清CRP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