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11篇
  免费   2276篇
  国内免费   1138篇
耳鼻咽喉   243篇
儿科学   126篇
妇产科学   472篇
基础医学   835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2292篇
内科学   1508篇
皮肤病学   237篇
神经病学   562篇
特种医学   5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678篇
综合类   5239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956篇
眼科学   801篇
药学   7826篇
  28篇
中国医学   4982篇
肿瘤学   603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925篇
  2020年   832篇
  2019年   660篇
  2018年   845篇
  2017年   987篇
  2016年   1126篇
  2015年   975篇
  2014年   2205篇
  2013年   1974篇
  2012年   2221篇
  2011年   2300篇
  2010年   1717篇
  2009年   1403篇
  2008年   1279篇
  2007年   1352篇
  2006年   1226篇
  2005年   1090篇
  2004年   784篇
  2003年   699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517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AIM: To compare surgical results of the Ahmed and Baerveldt implant procedures in glaucoma patients at 1y follow-up at Jakarta Eye Center (JEC) Eye Hospitals. METHODS: This cohort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glaucoma patients aged ≥18y who had undergone Ahmed and Baerveldt implant surgery.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visual acuity, glaucoma medication, success rate, early and lat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he number of resurgeri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351 eyes in the Ahmed group and 94 eyes in the Baerveldt group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t 1y follow-up, the mean IOP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Baerveldt group (13±4.47 mm Hg) compared to the Ahmed group (15.02±5.73 mm Hg; P=0.025). Glaucoma medication was required in both the Ahmed and Baerveldt groups (58.92% vs 71.67%). Comparable success rate was found in both groups. The Ahmed group revealed a complete and qualified success of 86.82%, and failure of 13.17%. Similarly, the Baerveldt group showed complete and qualified success in 87.75% and failure in 12.25% cases. In the Ahmed group, 11.97% early complications, 26.06% late complications and 9.97% resurgeries were observed. In comparison, in the Baerveldt group, 23.40% early complications, 30.95% late complications and 11.70% resurgerie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Both groups of glaucoma implants show significant IOP reduction, however, the Baerveldt implant group demonstrates greater IOP reduction with more failure rates and complications than the Ahmed implant group.  相似文献   
992.
吴琼  张明  惠娜  石蕊  黎黎 《眼科新进展》2020,(12):1157-1161
目的 针对拟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患者,研究眼局部使用抗生素对眼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眼科就诊需行玻璃体内注射患者结膜囊拭子,分别在眼局部抗生素给药前(未用药组)与给药后(用药组)进行采样,建立自身对照。采用Miseq PE301+8+8+301平台进行细菌16S rDNA 基因 V3-V4 区双端测序,分析比较使用抗生素滴眼前后眼表微生物群落构成差异。并进行OTUs聚类、物种丰度分析、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分类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0例(43眼)患者,获得86例标本,成功建库41例标本,可形成自身前后比较的患者7例,共14例标本。该14例标本共获得607 362条有效序列及869个OTUs。OTUs分析显示,用药组眼表微生物OTUs数量明显较未用药组减少。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均显示,用药组与末用药组眼表微生物群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物种分类组成分析显示,未用药组与用药组比较核心关键菌具有明显差异,在属水平,未用药组主要为放线菌、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用药组主要为α-变形菌、鞘脂单胞菌、链球菌。Lefse分析显示,经过抗生素处理后的结膜囊菌群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眼局部抗生素使用会明显影响拟行玻璃内注射患者的眼表微生物群落构成,尤其结膜囊内一些对维持眼表稳态有意义的重要“核心菌”。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内注射不同浓度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87例(87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行KOH湿片检查和真菌培养,A组(28眼)给予5 g·L^-1氟康唑和50 g·L^-1那他霉素滴眼液滴眼,B组(30眼)和C组(29眼)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0.25 g·L^-1和0.50 g·L^-1的伏立康唑行角膜基质内注射。术后随访4个月,观察三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KOH湿片检查阳性率为86.2%(75/87),真菌培养阳性率为93.1%(81/87);前三位的致病菌依次是镰刀菌40例(46.0%),曲霉菌19例(21.8%),链格孢霉菌13例(15.0%),三组患者致病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2,P=0.988)。A组的治愈率为42.9%(12/28),明显低于B组的76.7%(23/30)和C组的86.2%(2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00);B组和C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A、B、C三组的治愈时间依次为(31.96±10.20)d、(26.17±7.23)d和(21.50±7.32)d,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5);B、C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22)。B、C两组的注射次数分别是(3.93±1.26)次和(3.41±1.12)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未愈者A组16眼、B组7眼、C组4眼。结论对轻度、中度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可选择0.25 g·L^-1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治疗,对于0.25 g·L^-1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病情较重者可考虑用0.50 g·L^-1伏立康唑行角膜基质内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注射器不同位置放置时微量注射胰岛素(Regular Insulin,RI)稀释液过程中的浓度变化,以指导三升袋输注过程中合理使用RI.方法 20 ml注射器抽取RU稀释液20 ml,其中含19.5 ml的5%葡萄糖,0.5 ml的砌20 U.根据注射器水平和垂直放置以及乳头位置的不同将试验分为3组,泵速4 U/h,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 h、2 h、3 h、4 h分别取样1 ml,使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RI浓度.结果 微量注射泵在3种位置5个时间段注射RI溶液的浓度变化值为:33.3±2.7mU/L,35.0±3.5 mU/L,38.3±4.6 mU/L,38.4±3.6 mU/L,36.1±3.9 mU/L,5组之间方差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用微量注射泵注射RI稀释液的过程中浓度较稳定,配合3 L袋输液能够减少m浓度变化对于血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静脉注射吸毒人群是HIV感染及传播的高危人群,本文作者从事艾滋病综合干预的研究工作多年,根据工作经验结合文献资料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3 mL/kg)干预治疗。Longa法评分标准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JNK3蛋白表达,RT-PCR检测JNK3 mRNA表达。结果经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大鼠海马区神经元JNK3蛋白和JNK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下调神经元JNK3基因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给予卧床休息、控制饮食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c、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山莨菪碱、西咪替丁、抗生素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明显腹痛、关节痛者予以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0.5mL/(kg·d)(最大剂量20mL/d)加入5%GS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顺尔宁)每天1次睡前口服(2~6岁4mg/d,〉6岁~14岁5mg/d),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儿皮疹、腹痛、消化道症状及关节症状消失时间,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皮疹、腹痛、消化道症状及关节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4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苦黄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8--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苦黄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苦黄注射液所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一般多发生在20min内。结论: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应重视苦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考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2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按临床常用的浓度配伍,室温下放置8h,分别于0、2、4、6、8h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甘草酸镁的含量,用酸度计测定pH值,用光阻法测定其不溶性微粒.结果: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上述2种注射液配伍后,8h内的pH值、含量两项指标的变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范围之内,但不溶性微粒指标较大,不符合相关规定.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配伍后,含量与pH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但不溶性微粒指标不符合规定,建议临床不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建立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无菌和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无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样品管无菌生长,6株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稀释至浓度为1.0 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的无菌检查,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中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