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血脂康对培养的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调脂中经血脂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家兔主动脉VSM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血脂康共同孵育24h,分别采用细胞计数及^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实验观察血脂康对VSMC增殖及MDA合成的影响。结果:血脂康明显抑制VSMC增殖(P<0.05)和DNA合成(P<0.01)。结论:血脂康既具有降低血脂作用,又可能通过抑制VSMC增殖而防止动脉粥样硬病变恶化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等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建立血脂康胶囊中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YMC-C18分析柱,乙腈-水(0.1%磷酸)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6nm。结果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99.1%、97.9%,RSD分别为2.02%、1.93%、1.84%(n=5)。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血脂康胶囊中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脂代谢和血糖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在原降糖措施的基础上加服血脂康0.6g,2次/d,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含量。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2周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浓度。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Tc、TG、LDL-C分别降低为21.4%、34.3%和27.8%(P均<0.05);HDL-C升高16.5%(P<0.05)。空腹血糖(8.71±1.48)vs(7.14±1.22)mmol/L,餐后2h血糖(12.03±1.76)vs(9.27±1.44)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0.3%)vs(5.8%±0.1%)(均P<0.05)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反复,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血脂康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74.
血脂康胶囊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血脂康胶囊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结合重结晶技术,从血脂康胶囊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鉴定、波谱解析以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其结构。结果分别鉴定为脱水莫纳可林K(Ⅰ)、豆甾-5,22-二烯-3β-醇(Ⅱ)、莫纳可林K(Ⅲ)、3β-羟基-5α,8β-环二氧麦角甾-6,22-二烯(Ⅴ)、N-[1-(四氢-5-氧代呋喃-2)-乙基]乙酰唑胺(Ⅵ)、大豆苷元(Ⅶ)、黄豆黄素(Ⅷ)、染料木素(Ⅸ)、赤藓醇(Ⅹ)。结论以上化合物除Ⅰ、Ⅲ外,均首次从血脂康胶囊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75.
王弋  陈雯  吴锦鸿  许国根 《中国药业》2007,16(12):30-31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患者67例.将其随机分为血脂康治疗组35例,阿托伐他汀组32例,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及NOS含量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均可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NO及NOS水平,其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脂康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脂水平变化及血脂康的干预作用。方法 69例ACS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常规加血脂康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治疗),另选30名健康人为正常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Hs-CRP、MMP-9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CS患者Hs-CRP、MMP9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与心肌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治疗组治疗2周后Hs-CRP、MMP-9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清Hs-CRP、MMP-9水平与ACS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血脂康的抗炎作用在ACS早期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血脂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伴高黏血症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轶  魏群 《河北中医》2000,22(7):525-526
目的 观察血脂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脂下伴高黏血症的疗效。方法 5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伴高黏血症患者采用口服血脂康胶囊0.6g,每日2次,8周为1个疗程。 疗程结束后患者的血脂、血液注变学均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血脂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伴高黏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脂血症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血脂康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烟酸缓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方案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三项血脂检测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三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三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79.
【】 目的 评价血脂康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每晚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口服, qd;治疗组40例,给予血脂康0.6g,bid,早晚饭后服用,在此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胶囊(II)200 mg,qd,每天早晨与餐同服,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脂和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其中TC、TG和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1);治疗组在TC和TG的降幅上要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在LDL-C的降幅上大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血糖控制方面,治疗组能降低患者FPG和2hPG的水平(P < 0.05),尤其是显著降低患者的HbA1c水平(P < 0.01);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糖基本没有影响(P > 0.05)。 结论 血脂康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同时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血脂康1.2g/d口服和单纯降糖治疗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结果应用降血脂药物后,患者的TG、CHO、LDL降低,HDL升高,血脂紊乱得到明显纠正。结论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有明显的调脂作用,它可使TG、CHO、LDL降低,HDL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