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218篇
基础医学   273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324篇
内科学   505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196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247篇
综合类   246篇
预防医学   107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41篇
  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5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Existing studies have established several individual drivers of health facility delivery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ever,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that drive health facility delivery have been less studied across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study thus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drives health facility delivery among women who had recent live births in Nigeria based on data from the 2018 Nigeria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 (NDHS). A weighted sample size of 7,342 women was analysed. The outcome variable was health facility delivery.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were selected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show 39.7% prevalence of health facility delivery among the women. Findings further reveals that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variations in health facility delivery across the communities.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tly drive health facility delivery in Nigeria. More community-based priority actions are required to improve demand for health facility delivery in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   
32.
为观察不同剂次破伤风类毒素(TT)的免疫效果,对我省郑州市金水区、密县、辉县和三门峡市858名育龄期妇女分别进行1.2、3剂次免疫。结果显示,经1、2、3剂次TT免疫后,抗毒素均可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0.25IU/ml、1.003IU/ml、1.093IU/ml,保护率分别达到841%、96.5%、911%.  相似文献   
33.
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状况及与贫血发生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区及郊区农村、工厂、机关、学校的15 ~49 岁育龄妇女1 529 人进行血红蛋白(Hb) 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 检测,同时进行有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计算机SPSS/PC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调查的1 529 名年龄15 ~49 岁育龄妇女中,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16 .35g/L(SD14.67g/L) ,贫血患病率为31.2 % ,其中绝大多数为缺铁性贫血。本调查分析与贫血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有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经、家庭消费结构、体育锻炼等。结论 育龄期妇女贫血发生率很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针对影响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减少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围婚期妇女的生育健康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6个区(县)的2187例围婚期妇女的健康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发现:围婚期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5岁,其中98.5%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93.1%从事各种职业劳动,22.6%有婚前性行为,9.7%未婚先孕。疾病、住院、被动吸烟、生活紧张度、豆制品及蔬菜等摄入不足是造成月经不规律的高危因素。提示,保护妇女的生育健康应从围婚期作起  相似文献   
35.
In spite of their important impact on populations, a number of diseases - all types of cancer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 - are rare event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often analyzed in designs affected by selection and information biases, such as case-control studies. Large cohort studies based on the storage of biological specimens appear to be the most suitable solution for identifying risks for those diseases.Progetto ATENA, a study on the etiology of major chronic diseases in women is based on this design. Ten thousand women, aged 30–69 years, living in the area of the city of Naples, free of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e being recruited over a four-year period. Ten per cent of the cohort is being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electoral roles, the rest will be volunteers.Information on dietary habits, reproductive history, familiarity for chronic disease, active smoking habits and passive smoking exposure, physical activity, and socio-demographic data are being collected. Clinical data such as blood pressure, anthropometry, and electrocardiogram are also taken. All the participants provide biological samples of blood (fasting drawing) and urine (timed morning spot). The biological samples are process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in areas under study (nutritional markers, metabolism, endocrinology, genetics, environmental exposure markers, thrombogenesis). The samples are stored in liquid nitrogen (–196° C) as soon as the blood and urine processing have been finished. An appropriate follow-up information system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participants is being set up to estimat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Corresponding author.  相似文献   
36.
中青年与老年非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永兵  高玉堂 《肿瘤》2003,23(6):452-457
目的 分析比较中青年和老年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于1992年2月~1993年12月,在上海市区完成了一项大规模全人群女性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了非吸烟女性肺癌病例504例及人群对照601例。根据年龄把研究对象分为两组,35~54岁和55~69岁组,并分析比较两组的结果。单因素分析采用Mantel—Haenszel分层分析法,进一步调整混杂因素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分析结果显示,中青年组危险因素是做饭时眼和喉烟雾刺激感,最高一组比数比为3.40;其次是肺癌家族史,比数为5.80。而保护因素是饮茶(OR:0.40)和活产次数(5次及以上组OR:0.39)。老年组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身体指数(最高一组OR:1.69)、工作场所被动吸烟史(OR:1.55)、厨房在卧室内(OR:1.50)、做饭时厨房内烟雾较多(OR:2.43)、菜油为主要食用油(OR:1.94)等。此外。肺结核病史和肺癌家族史可能增加老年女性患肺癌的危险性。保护因素是维生素C(最高一组OR:0.45),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和老年组肺癌的结果比较表明,无论是危险因素还是保护因素,两者都有不同。结论 中青年和老年非吸烟女性肺癌的病因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7.
对上海和青岛郊区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状况的调查发现,25岁以下的已婚妇女避孕现用率最低,有孩子的妇女现用率高.研究还发现给予宣教和引进新避孕方法进行干预后.避孕现用率比干预前提高(OR=1.4~1,5),干预后使用皮下埋植剂和新型IUD(T型)的妇女增多,提示干预性措施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38.
妊娠期妇女超声跟骨骨密度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测定孕妇跟骨骨密度 ,为防治孕妇骨密度下降 ,做好妇婴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超声骨密度仪对银川地区 2 2 2例不同孕期的妇女测定跟骨骨密度 (BMD) ,从而判断孕妇缺钙情况。结果 随着孕周的增加 ,与骨密度相关的指标SOS、Stiffness、T -score、Z -score均逐渐下降 ,差别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而且孕周与SOS、Stiffness、T -score、Z -score均呈明显负相关 ,其r值和P分别为 :r =- 0 .32 4 ,P <0 .0 1;r =- 0 .173,P <0 .0 5 ;r=- 0 .2 4 8,P <0 .0 1;r=- 0 .2 4 9,P <0 .0 1。结论 运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孕期BMD ,操作简便、安全 ,无创伤 ,无辐射 ,能正确指导孕妇及时合理补充钙剂。  相似文献   
39.
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 (RTI)状况以及其变化情况、已婚育龄妇女对 RTI的知识、态度和意愿。方法 :采用现状调查 ,共调查了深圳市 5个镇的 2 32 8名已婚育龄妇女。结果 :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是 35岁 ,其中 30以下的人占2 3.3% ;30~ 34岁的占 34.9% ;35~ 39岁的占 2 4 .3% ;≥ 4 0岁的占 17.5 %。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11.5 %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6 4 .0 %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2 4 .5 %。生殖道感染发生率为 4 6 .9% (10 92人 ) ,最主要的感染类型为念珠菌性阴道炎(76 .7% ) ,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炎 (6 .2 % )。感染的人中 88.6 %接受过治疗。外阴、阴道、宫颈和生殖道分泌物的化验检查发现 ,异常比例在逐渐升高。其中 ,外阴和阴道的异常情况以充血为主 ,宫颈的异常情况以宫颈 I度糜烂为主。而 RTI的发生率与年龄有关 ,30~ 4 0岁年龄组的妇女 RTl发生率较高。有 95 .6 %的妇女希望得到生殖健康知识 ,她们认为比较理想也比较容易接受的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是阅读材料 (38.7% )、电视 (2 6 .8% )、当面咨询 (16 .3% )和讲课 (11.0 % )。结论 :被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相当高 ,而且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当地有关部门应该利用育龄妇女渴望得到生殖健康知识的心?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史及其原因和有关避孕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讨如何提高避孕知识知晓 率和改善相关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减少避孕失败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776例年龄为15~49岁的城市已婚育龄妇 女进行有关人工流产和避孕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和妇女常见疾病检查,数据应用SPSS/PC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1.9%的妇女有人工流产史,其中人工流产3次及以上者达13.8%;有人工流产史的妇女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痛经 和慢性盆腔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人工流产史者(P<0.01或P<0.05);54.8%的人不知道任何一种避孕方法的避孕原理;有 49.73%的妇女不知道人工流产手术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83.5%的人不知道有紧急避孕法。结论:迫切需要加强有关避孕知识 的健康教育,并将其作为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的内容,以降低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