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3篇
  2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邵丹  刘晓红 《当代医学》2021,27(6):6-10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微信群在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PCI(置入至少1枚支架)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和实验组(n=72)。对照组给予常规途径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采用移动医疗平台宣教。比较两组随访12个月后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及吸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高血压人群中实验组较对照组收缩压下降,糖尿病人群中实验组较对照组血糖下降(P<0.05);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躯体健康、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累积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Kaplan-Meier累积生存率曲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随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移动医疗微信群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及针对性的康复指导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脂、血压、血糖吸烟情况,提高患者对心血管疾病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可推广至其他心血管慢病的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院外微信平台随访对直肠癌造口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采用院外微信平台随访的直肠癌造口术患者设为观察组,40例不进行院外干预的直肠癌造口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出院3个月后,比较2组自我护理能力、人工肛门功能及排便功能。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自我概念、自我责任、自我护理技能等自护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人工肛门功能评分、排便次数、排便规律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微信平台随访能够提高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出院后人工肛门功能及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微信平台的应用与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改变的关系进行探索。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间进行抗病毒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包含76例患者,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乙肝防治知识了解程度、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病毒护理及身体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邀请加入科室建立的慢性乙肝抗病毒公共微信平台,定期推送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健康知识,并对患者的疑问由科室专业医师进行微信信息回复。对比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乙肝防治知识了解程度、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的治疗半年内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乙肝防治知识了解程度、治疗依从性、半年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可以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乙肝防治知识了解程度、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64.
陈懿 《中国性科学》2022,(2):153-156
随着微信公众号使用的广泛和普及,微信公众平台已不断被运用在许多领域,艾滋病防控工作人员亦在尝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借此提高防控效果.本研究对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现况进行综述,为今后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号”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5—11月,在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和参加“关爱体检”的人群中,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基于“微信公众号”成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开展同伴支持教育,同时由医师、护士、营养师组成健康管理小组,通过“微信公众号”为患者提供定期知识宣教、血糖监测、个体化健康行为指导和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血糖和血脂指标、健康调查简表(SF-36)得分以及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bA1c、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微信公众号”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参与度,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6.
赵焱  孙越  潘沙沙  孙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9,(18):3369-3372
目的 调查全国31个省级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和运营情况,分析平台信息推送内容及传播效果。方法 利用手机微信APP搜索全国31个省级疾控中心微信平台,获取平台建设和运营现状,使用词云图展示信息推送热点并借助清博大数据分析传播效果。结果 全国29个省级疾控中心开通微信平台,其中28个已微信认证,22个更新时间<7 d;29个平台共推送21 028篇文章,健康科普类占64.9%,“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方式、微广播剧是疾控中心信息推送的热点;上海、陕西和湖北疾控的微信传播效果名列前3位。结论 疾控中心可从增强互动交流、贴近用户需求、把握信息热点、提高原创输出等方面促进微信平台发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三件好事"积极心理干预对在职护士工作倦怠及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将73名存在工作倦怠症状的在职护士随机分为干预组33名和对照组40名。对照组无干预,干预组接受6个月的基于微信平台的"三件好事"积极心理干预。结果两组工作倦怠的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工作奉献、任务绩效及人际促进维度的干预效应和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三件好事"积极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在职护士的工作倦怠,提升其主观感知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对膝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膝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同伴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康复自我效能感、康复依从性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康复自我效能感、康复训练依从性、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同伴教育能提高膝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感及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利用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对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收治的120例ACO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微信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微信组为应用微信建群模式进行管理的患者,对照组为实施常规门诊随访指导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应用ACOS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认知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疾病控制水平及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并在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嗜酸粒细胞计数、IgE、肺功能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客观评估.结果 微信组患者干预后各类检查指标、疾病认知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疾病控制水平及生命质量优于干预前,且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各类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ACO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70.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为更多期刊应用微信技术积累可资借鉴的经验。【方法】以2015—2016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为样本,采用手机搜索法,结合期刊网站、纸质期刊等公告信息的浏览,从中选出271个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为讨论源刊,并于2015年6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手机应用测试。【结果】多数微信公众号基本资料展示良好,特色创新服务有所体现;按“对话框式”“消息推送式”“分类导航式”及“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等四种情形进行讨论。其中,“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是目前最优服务方式;今后应注意栏目设置与内容优化、创新服务项目开发以及多刊共用微信号等问题,基本资料展示要准确、简明、易记。【结论】微信公众号是科技期刊宣传推广的新途径,必须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