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30篇
  免费   7296篇
  国内免费   2267篇
耳鼻咽喉   804篇
儿科学   1924篇
妇产科学   658篇
基础医学   5247篇
口腔科学   717篇
临床医学   12035篇
内科学   12956篇
皮肤病学   556篇
神经病学   5017篇
特种医学   30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725篇
综合类   14219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5282篇
眼科学   979篇
药学   7304篇
  114篇
中国医学   4745篇
肿瘤学   1711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1314篇
  2022年   2403篇
  2021年   3868篇
  2020年   3797篇
  2019年   3050篇
  2018年   2802篇
  2017年   3196篇
  2016年   3221篇
  2015年   2826篇
  2014年   5443篇
  2013年   5401篇
  2012年   4424篇
  2011年   4669篇
  2010年   3802篇
  2009年   3492篇
  2008年   3570篇
  2007年   3739篇
  2006年   3304篇
  2005年   2793篇
  2004年   2301篇
  2003年   1985篇
  2002年   1698篇
  2001年   1602篇
  2000年   1309篇
  1999年   1127篇
  1998年   922篇
  1997年   873篇
  1996年   756篇
  1995年   781篇
  1994年   685篇
  1993年   542篇
  1992年   595篇
  1991年   459篇
  1990年   392篇
  1989年   327篇
  1988年   330篇
  1987年   302篇
  1986年   244篇
  1985年   255篇
  1984年   256篇
  1983年   151篇
  1982年   189篇
  1981年   127篇
  1980年   102篇
  1979年   109篇
  1978年   110篇
  1977年   57篇
  1976年   59篇
  1975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对61例冠心病(CAD)患者和23例正常人,应用核素心血池扫描的方法,测定相角程(P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高峰射血率(PER)、左室高峰充盈率(PFR).CAD患者中PA异常占47.5%,正常人中无PA异常者.同为CAD患者,PA异常组LVEF、PER、PFR均明显低于PA正常组.PA与LVEF、PER、PFR呈明显的负相关.表明CAD患者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心室收缩不同步现象,心室非同步运动是影响CAD心功能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杨捷 《宜春医专学报》2000,12(4):241-245
目的:探讨依即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服用依那普 治疗,用彩色普勒超声心电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均明显减少,舒张早期流速峰值明显增大,房缩期最大流速下降,两比值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无变化。结论:依那普利可有效地抑制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左心扩大性疾病瓣膜返流情况、心腔形态学改变以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利用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各房室腔大小 ,用机内软件及脉冲多普勒频谱评价心功能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记录各瓣口返流血束 ,根据返流束的长短估测返流程度。结果 :每组病例均有多瓣口返流现象 ,但以扩张型心肌病 (DCM)组发生率高且程度重 ,DCM以二尖瓣返流 (MR)为主 ( 91% ) ,中重度占 60 % ;缺血性心肌病 (ICM)以MR、主动脉瓣返流 (AR)为主 (分别为 75 %和 70 % ) ,左心衰组返流较轻。 3组病例的平均左房、左室以及合并中重度MR、AR的左房、左室均显著扩大 (P <0 .0 0 1) ,平均值与合并中重度返流的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DCM组以收缩功能下降为主 ( 70 % ) ,ICM组以舒张功能下降为主 ( 75 % )。结论 :左心腔扩大性疾病可通过瓣膜返流的半定量研究以及合并心功能异常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正常妊娠和产褥期妇女肝肾功能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正常妊娠和产褥期妇女不同时期肝肾功能的主要指标变化 :方法 :采用TBA 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 2 0 1例不同孕期的正常孕妇和 189例不同产褥期的正常产妇及 6 9例健康非孕妇女进行肝肾功能检测。结果 :妊娠期 :碱性磷酸酶 (ALP)、乳酸脱氢酶 (LDH)、总蛋白 (TP)、白蛋白 (AIB)、尿素氮 (BUN)、肌酐 (CRF)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其它指标虽在不同孕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但未显著偏离正常人参考值。产褥期 :变化主要体现在初期 ,各项指标与妊娠晚期相近 ,但LDH升高更为明显。产褥末期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正常妊娠和产褥期妇女不同时期肝肾功能多项指标与正常人参考值有差异 ,医生在诊断有关孕产妇肝肾等疾病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995.
当归油(含藁本内酯ligustilide〉70%),et 1%吐温-80助溶,无论对正常未孕离体子宫还是对经缩宫素处理的离体子宫,者可剂量依赖性(浴槽终浓度为1mg/100mL~32mg/100mL)地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其性质与妇痛宁滴丸相似,但作用稍强,表明其有抗子宫平滑肌痉挛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丙型肝炎的影响,运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法(NISH)和链酶亲和素-生物素(SABC)法分别检测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的HCV-RNA及其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这些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8例(40.0%)HCV患者的PBMC中的HCV-RNA呈阳性结果。HCV-RNA呈散在颗粒状或弥漫分布,主要位于胞浆中。HCV-RN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CD+4T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CD+8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CD+4/CD+8比值下降;而HCV-RNA阳性组的CD+4T细胞比例则又低于阴性组,CD+8T细胞比例高于阴性组,CD+4/CD+8比值出现倒置(P<0.01)。两组的肝功能检查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HCV感染PBMC后引起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使CD+4和CD+8T细胞功能下降或不能很好地协调作用,从而成为HCV持续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HCV感染PBMC对肝脏炎症程度的影响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997.
肝癌化疗栓塞术对肝脏血流动力学和储备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目的 探讨化疗栓塞术对肝癌病人肝脏血流动力学和肝储备功能 (HFR)的影响。2方法 对 17例肝癌病人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 ,采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仪 (CDFI)显像、CT扫描测量的方法对栓塞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和肝实质丢失率 (PHER)的改变进行临床观察。3结果 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均于栓塞7d后明显上升 ,并达到高峰 (F=14.86~ 332 .5 5 ,q=6 .48~ 36 .43,P<0 .0 1) ,以后逐渐回落至栓塞前水平 ,而血管内径于栓塞前后无明显改变 ;门静脉充血指数 (CI)于栓塞前后无明显改变 (t=1.45 ,P>0 .0 5 ) ;栓塞后 PHER为10 .6 3%~ 43.83% ,平均 2 6 .13% ,多数病人 PHER<40 %时 ,栓塞后 HFR能满足术后代偿需要。4结论 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定量分析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预后估计提供了重要资料。综合 PHER可以正确评估栓塞对肝脏HFR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H型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H receptor,PTPRH)基因是一种编码胃癌相关蛋 白的基因,通过翻译后COOH-末端区域的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发挥其生物学功能。PTPRH在多种肿瘤中呈异常表达, 其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为探讨一氧化氮 (N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发病中的作用及吸入NO对COPD肺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检测了COPD患者鼻、口呼出气中NO的含量及吸入不同浓度 (10~ 80ppm)NO时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结果表明 :COPD患者鼻、口呼出气NO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COPD和对照组口呼出气NO含量低于鼻呼出气 (P <0 .0 1) ;吸入 2 0~ 80ppmNO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部分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PEF) ,且呈效量依赖关系 ,但对肺容量和肺弥散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 ;吸入NO后COPD患者PaCO2 增加 ,但对PaCO2 和高铁血红蛋白无明显影响。提示NO合成减少可能介导了COPD的发病 ,吸入一定浓度的NO可改善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和PaO2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脑硬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膜P -选择素 (CD6 2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41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CD6 2 p的表达。 结果 轻、中、重型脑梗死患者CD6 2 p的表达分别为 (1.38± 0 .2 9) %、(3.15± 1.5 8) %、(10 .46± 5 .0 7) % ,与正常对照组 (1.5 6± 0 .17) %比 ,轻型脑梗死患者CD6 2p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中、重型脑梗死患者CD6 2 p的表达显著升高 (P <0 .0 5和0 .0 1)。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膜CD6 2 p的表达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