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9篇
内科学   2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Through the Life Cycle of Intraoperative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ETTI/SBA) the Brazili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together with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Image of the Brazili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DIC/SBC), createded a task force to standardize the use of intraoperative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by Brazilian anesthesiologists and echocardiographers based on scientific evidence from the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Anesthesiologists/American Society of Echocardiography (SCA/ASE) and the Brazili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相似文献   
23.
24.
25.
AIM: To report a case of serious ventricular arrhythmia during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METHODS AND RESULTS: A 58-year-old woman with previous mitral and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 and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suffered from recurrent fever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teremia.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was performed as part of the assessment for infective endocarditis. During this procedure the patient developed 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subsequently ventricular flutter. She was successfully resuscitated. Subsequently the procedure was undertake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ith no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increasing use of TEE in a wider spectrum of patients, many of whom are seriously ill, may result in serious side-effects.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D)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经全主动脉CTA诊断为ADD的患者41例,术前行TEE检查,根据TEE检出主动脉根部受累情况分为三组:夹层未累及主动脉根部组(A组)16例,主动脉根部轻-中度受累组(B组)9例,主动脉根部重度受累组(C组)16例。均行术前TEE检查观察主动脉根部形态、夹层受累情况,包括主动脉瓣叶形态、功能,测量并比较各组主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窦部内径、窦管交界内径及可显示升主动脉段的最大内径,观察冠状动脉起始段形态;术后TEE即刻观察手术效果。并将TEE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41例患者术前TEE对升主动脉内撕裂的内膜片显示阳性率为100%。B、C组主动脉窦部内径均大于A组,C组主动脉窦部内径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主动脉瓣环及升主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手术证实,术前TEE诊断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特异性为62.5%,敏感性为56%。术后TEE可评估人工主动脉瓣或修复主动脉瓣形态、功能,以及人工血管、冠状动脉等吻合情况。结论 术前TEE能准确评估AAD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受累情况,术后TEE可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及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心房调搏对19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及定位诊断结果,并与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经食管心房调搏对慢-快型AVNRT及顺向性AVRT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对少见型AVNRT的诊断敏感性低(25%)。结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食管与体表心电图P^-波起始与极性是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关键。经食管心房调搏对心动过速旁道定位误诊原因主要是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P^-波往往与T波融合,导致V1、I导联P^-波极性及V1导联P^-波起始部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诊断和治疗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继发孔型ASD的儿童324例,所有患儿均行TTE和TEE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儿童继发孔型ASD的诊断及分型的准确率,引导介入封堵的成功率。结果 (1)中央孔型ASD经TEE诊断的准确率为99.29%,联合TTE和TEE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引导介入封堵ASD成功率方面,联合TTE和TEE的封堵成功率(96.10%,271/282)明显高于TEE(71.28%,20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诊治ASD方面,TTE与TEE各有优势及局限性,联合使用TTE和TEE可提高儿童继发孔型ASD诊断准确率及介入封堵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 s e so p h ageal e ch o card iograp hy,TEE)检查评估隐源性卒中 (cryptogenic stroke,CS)患者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形态学特征,探讨PFO形态与 CS发生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3月-2020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行PFO封堵治疗的患 者95例,其中CS患者52例(CS组),偏头痛患者43例(偏头痛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TEE检查,静 息状态测量PFO宽度、PFO通道长度,评估PFO合并房间隔膨出瘤、永存下腔静脉瓣情况,Valsalva状态 测量PFO宽度,根据TCD发泡实验(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判断PFO右向左分流量, 以c-TCD双侧微泡栓子信号成帘状或淋浴型为大量右向左分流。比较CS和偏头痛患者PFO上述指标的 差异。 结果 CS组静息状态PFO宽度[1.6(1.1~2.0)mm]与偏头痛组[1.6(0.9~2.0)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Valsalva状态PFO宽度(2.18±0.64 mm)大于偏头痛组(1.84±0.82 mm)(P =0.026)。CS组静息状 态PFO通道长度(9.63±4.42 mm)与偏头痛组(10.15±4.06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O合并房 间隔膨出瘤患者比例(44.2%)高于偏头痛组(20.9%)(P =0.017),PFO合并永存下腔静脉瓣患者比 例(36.5%)高于偏头痛组(16.3%)(P =0.027)。CS组c-TCD大量右向左分流患者比例(90.4%)与偏 头痛组(7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lsalva状态PFO宽度(OR 2.261, 95%CI 1.191~4.291,P =0.013)是C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Valsalva状态PFO宽度与CS发生有关,Valsalva状态PFO宽度是识别CS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30.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自动分析技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和应变。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房颤动患者50例,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窦性心律患者34例。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左心房、左心耳进行自动容积和应变分析,获取经胸超声心动图以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5°、135°图像的相应参数。2组患者间左心房、左心耳自动容积及应变相关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左心房应变与左心耳应变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并对不同角度的左心耳容积及应变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同窦性心律组相比,心房颤动组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容积增大,而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排空分数减小(P均<0.05)。应变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组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应变低于窦性心律组(P均<0.05)。平均左心耳应变同左心房应变各指标均呈正相关(P均<0.05),其中同左心房应变储备功能、通道功能、收缩功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0.667、0.780。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不同角度(45°与135°)测得的左心耳容积及排空分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45°测得的左心耳容积较小[窦性心律组:(3.2±1.4)ml vs(5.1±2.8)ml;心房颤动组:(6.4±3.1)ml vs(12.0±6.3)ml],而排空分数较大[(窦性心律组:(65.8±10.7)% vs(61.2±9.8)%;心房颤动组:(38.3±12.0)% vs(35.2±11.4)%]。心房颤动组两角度(45°与135°)测得的左心耳应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7.9±4.1)% vs(9.2±4.5)%,P=0.045]。 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及应变明显降低,建议采用斑点追踪成像双平面法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及应变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