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95篇
  免费   2090篇
  国内免费   891篇
耳鼻咽喉   721篇
儿科学   1199篇
妇产科学   578篇
基础医学   1713篇
口腔科学   601篇
临床医学   3643篇
内科学   6434篇
皮肤病学   681篇
神经病学   2814篇
特种医学   961篇
外科学   6018篇
综合类   7865篇
预防医学   2602篇
眼科学   660篇
药学   4476篇
  53篇
中国医学   4349篇
肿瘤学   250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1324篇
  2021年   1690篇
  2020年   1531篇
  2019年   1423篇
  2018年   1480篇
  2017年   1214篇
  2016年   1479篇
  2015年   1514篇
  2014年   3756篇
  2013年   3698篇
  2012年   3318篇
  2011年   3624篇
  2010年   3128篇
  2009年   2477篇
  2008年   2331篇
  2007年   2139篇
  2006年   1808篇
  2005年   1510篇
  2004年   1317篇
  2003年   1190篇
  2002年   956篇
  2001年   862篇
  2000年   594篇
  1999年   481篇
  1998年   389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66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37篇
  1974年   18篇
  1973年   20篇
  1972年   27篇
  1971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心先安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同秀  王自然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6):333-333,339
目的:分析心先安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相同的 基础治疗条件下,治疗组应用心先安2~5mg kg,加液静滴,每天2次。结果:心先安组;痊愈51例(75%),好转12例(17.65%),无效5例(7. 35%),总有效92.65%。对照组痊愈41例(60.29%),好转14例(20.59%),无效13例(19.12%),总有效80.8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x2=4.09,P<0.005)。结论:心先安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2.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60例突发性耳聋,金纳多注射液作为对照。结果: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总有效率为94.3%,其中痊愈率114%;显效率45.7%;有效率37.1%,与进口金纳多注射液无明显差别。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是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安全、经济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113.
关节镜下可吸收性半月板箭治疗半月板损伤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性半月板箭治疗半月板损伤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2~10月,关节镜下采用半月板箭缝合固定12例12侧半月板损伤,男5例,女7例;年龄18~58岁,平均33.2岁。左膝4例,右膝8例。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外侧半月板损伤8例;前角损伤2例,体部损伤3例,后角损伤7例。红区损伤10例,红-白区损伤2例。病程3d~5个月,平均2.3个月,其中急性损伤(病程<1个月)9例。关节镜下采用新型全内半月板箭技术固定,共使用25枚半月板箭(平均每例2.1枚)。5例同时施行其它类型手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无早期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3个月,平均10.2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无疼痛、绞锁等症状,6周后关节活动度全面恢复。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5.6±13.4)分增加到术后平均(82.4±16.3)分,差异有显著性(P< 0.05)。2例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9个月出现关节积液,考虑为滑膜炎,经治疗后消失。结论对于半月板损伤,如撕裂类型和部位适当,可选择可吸收性半月板箭治疗。半月板箭技术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的半月板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观察GSS对腰椎节段性不稳的固定及治疗效果。方法 :2 0 0 2年 10月~ 2 0 0 3年 9月 ,对 2 5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 ,男 9例 ,女 16例 ,运用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 ,随访 6~ 18个月 (平均 15 7个月 )。结果 :术前JOA评分平均 4 48分的 2 5例患者 ,随访时 14 5分 (P <0 0 1) ,术后 14个月内动态X线检查显示GSS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植骨融合率 10 0 % ,融合节段稳定 ,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 96 0 %。结论 :后路运用GSS行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对腰椎不稳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分析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临床及cT与MR!影像特征。方法采用cT与MRI常规扫描,对12例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CT与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与MRI表现归纳为①小脑蚓部缺失,小脑半球发育不良、完全分离,分离的小脑半球可以不对称;②第四脑室呈囊状、扇形、三角形显著扩张或后颅窝巨大囊状阴影与第四脑室相通;③窦汇异常抬高,越过人字缝/天幕抬高;④幕上脑室对称性扩张,脑积水。结论对Dandy—Walker综合征的诊断,CT扫描能够显示后颅凹及天幕上下脑的形态与结构,其CT表现具特征性;MRI可多平面扫描,无骨质伪影,显示后颅凹优于CT,在矢状面上可显示小脑、第四脑室、导水管、后颅凹囊肿以及与天幕的关系。CT与MRI扫描对Dandy—Walker综合征能够做出定性诊断,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检查无痛苦,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6.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第二军医大学第七医疗队于5月15日凌晨抵达重灾区江油市,至7月7日离开54d中,共处理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3例.山于地震伤在不同时期、不同震级、不同地理环境及建筑物条件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加上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高致残率(截肢、感染、肢体短缩)在地震伤中的高发生率[1],故将这43例的病例特点及我们的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7.
回盲部恶性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回盲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总结经验.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53例住院治疗的回盲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腺癌、黏液腺癌50例,恶性淋巴瘤3例。首次确诊率为75.5%。误诊或延迟诊断的疾病主要为阑尾炎、阑尾脓肿,胆囊炎、胆石症、下消化道出血、贫血待查等。结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回盲部恶性肿瘤的主要人群,肿瘤类型主要为腺癌。尽管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但提高警觉性,详细询问病史,通过大便隐血试验、钡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仍能有效的提高首次确诊率,积极手术冶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8.
马岳山 《医药世界》2005,(11):46-46
目的:推广适应儿童的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RT)总结应用ART治疗乳磨牙龋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于2001年选取112名6岁-8岁儿童 225颗乳磨牙 采用ART技术 跟踪随访1年。 结果 成功195颗 失败30颗 成功率86 8%。结论 ART技术是一项只用手工器械去除龋坏组织 并用粘结性修复材料修复 龋洞的治疗技术 对儿童乳磨牙龋病早期治疗有实用价值 并有利于开展群防群治。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奥迪氏扩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 胆胰管引流技术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入选的315例ABP患者随机分为EST治疗组(n=132)和非EST对照组(n=183),并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每组再进一步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EST治疗组在入院后24 h内行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ST,如发现胆管或胆胰共同通道有结石,则行网篮气囊取石或碎石器碎石取石,如结石多、结石直径大,结石难以一次取尽则急诊不强行取石术.如ERCP证实胰管狭窄或胰管有结石,则行胰管支架植入或鼻胰管引流.所有患者EST术后均行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liary drainage ENBD).结果 对重症ABP,EST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转开腹手术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非EST对照组(X12=7.12,X22=5.64,t1=2.57,t2=2.28,P<0.05);而两组轻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早期应用EST技术治疗ABP是可行的、有效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 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 lateral epicondylitis. Twenty patients with lateral epicondylitis (mean age 42 years) were treated arthroscopically.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symptoms prior to surgery was 14 months. The arthroscopic joint inspection showed an intact capsule in seven patients (type-I lesion), in eight patients a linear capsule tear (type-II lesion) and in six patients a complete rupture of the capsule (type-III lesion). An associated intraarticular pathology was documented in eight patients. Within an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of 1.8 years, local pain and function were documented and analyzed. Subjective pain at rest was reduced from 5.0 to 0.5 points, pain at daily living activities from 6.0 to 1.0 points and pain at athletic activities from 7.3 to 1.2 points in the VAS score. Function increased from 5.2 to an average value of 10.9 (max. 12 points). Patients returned back to work after 3.2 weeks. In conclusion, the arthroscopic release in patients with radial epicondylitis is a reproducible method with a marked postoperative increase in function within a short rehabilit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