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37篇
  免费   2880篇
  国内免费   1175篇
耳鼻咽喉   124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197篇
基础医学   2278篇
口腔科学   788篇
临床医学   3559篇
内科学   1549篇
皮肤病学   251篇
神经病学   761篇
特种医学   766篇
外科学   1889篇
综合类   7327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799篇
眼科学   286篇
药学   5904篇
  176篇
中国医学   5172篇
肿瘤学   497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1010篇
  2021年   1524篇
  2020年   1281篇
  2019年   753篇
  2018年   700篇
  2017年   1012篇
  2016年   1130篇
  2015年   1153篇
  2014年   2289篇
  2013年   2275篇
  2012年   2339篇
  2011年   2433篇
  2010年   1849篇
  2009年   1494篇
  2008年   1533篇
  2007年   1761篇
  2006年   1325篇
  2005年   1131篇
  2004年   975篇
  2003年   777篇
  2002年   669篇
  2001年   595篇
  2000年   519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398篇
  1997年   332篇
  1996年   334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168篇
  1987年   152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152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94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24篇
  197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泌尿系统结核居于肺外结核第三位,其中最主要的是肾结核。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病变,常因其结核症状不典型致使临床诊疗上易漏诊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给患者泌尿系统带来很大损伤。目前泌尿系统结核的确诊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但是横跨在现有技术与泌尿系统结核临床诊断需要之间的鸿沟依旧为其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监测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这也阻碍了泌尿系统结核诊断方式更新的探索与发展。伴随着纳米技术和微流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传感器应运而生。近年来纳米/微流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发展现场检测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技术方面,这预示着在结核病诊断方面应用纳米/微流体技术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更为诊断泌尿系统结核寻找更为可靠准确的依据和方法提供了新的契机。以下对泌尿系统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横跨在现有技术与泌尿系统结核临床诊断之间的鸿沟、结核病诊断的纳米/微流体技术以及纳米/微流体技术能否为泌尿系统结核诊断与监测提供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常规检测系统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正确度。方法以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参考方法和两种常规检测系统(简称A法、B法)同时测定20份新鲜单人份血清样品。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9-A2文件评价两种常规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正确度,并用改良Bland-Altman图形分析法进行验证,评价常规检测系统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综合判断常规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按CLSI EP14-A2文件评价A、B两种方法校准品的基质效应。结果 A法、B法与IFCC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A=0.982 9XIFCC+0.010 8,YB=0.938 3XIFCC+0.012 9,平均偏倚分别为-1.1%、-5.5%。A法和B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方程为YB=0.955 2XA+0.001 36,R2=0.997 6。A法和B法的校准品均存在基质效应,其中A法校准品的基质效应更明显。结论 A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一致,B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不一致。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即时检验(POCT)方法,并对该法的精密度、线性、准确度等进行评价。方法建立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SAA的POCT方法,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相关文件对建立的POCT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本法的分析灵敏度为3.52 mg/L;批内变异系数(CV)8%、日间CV10%;抗干扰性较强,血红蛋白≤4.0 g/L、胆红素≤400μmol/L、类风湿因子≤1 621 U/L、甘油三酯≤10 mmol/L对测定无影响;与进口N Latex SAA试剂相关性良好(Y=1.052 1X+0.001 5,r=0.998 3);线性范围为5~200 mg/L。结论本法具有简单、快速(3 min内完成检测)的特点,各项分析指标均符合要求,可用于临床患者血清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整合医学模式下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处理方法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行开腹手术后腹腔引流管发生管口渗液的患者218例,将2013年3—9月置管的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13年10月—2014年3月置管的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引流管渗液处理方法,观察组构建并实施整合医学模式,多学科合作,合理选择敷料,改进渗液处理技术,对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心理咨询。比较两组患者渗液处理时间、换药费用、患者满意度、投诉率和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时大量渗液换药时间为(12.56±5.31) min/d,换药费用为(40.45±5.67)元/d;拔管后换药时间为(10.62±2.79)min/d,换药费用为(15.56±5.62)元/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77,9.019,11.715,-19.10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90%;观察组无一例投诉,对照组投诉率为3.6%;观察组引流管处切口感染率为7.4%,对照组为26.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374,5.546,13.896;P<0.05)。结论整合医学模式下的引流管管口渗液处理方法简单经济有效,医护患均获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了小儿的身体健康.因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不易诊断,故寻求早期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实验室指标非常重要.本文就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诊断方法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Objective:To assess interobserver and intraobserver reproducibility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e maturation method (CVMM) among three panels of judg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orthodontic experience (OE).Materials and Methods:Fifty individual lateral cephalograms of good quality with complete visualization of cervical vertebrae 1 to 4 were selected. Thirty clinicians,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ir OE into three groups (junior group, JU, OE ≤ 1 year; postgraduate group, PG, 2 ≤ OE ≤ 4 years; specialist group, SP, OE ≥ 7 years), evaluated the cephalograms in two sessions (T1 and T2) at 3 weeks apart. Kendall''s W and weighted Cohen''s kappa (κ) coefficient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interobserver and intraobserver agreement. The level of significance was set as P < .05. For both the interobserver and the intraobserver datasets, the percentage of perfect agreement (PPA) and the number of stages apart for each disagreement were calculated.Results:Kendall''s W at T1 was SP  =  0.61, PG  =  0.70, and JU  =  0.87; at T2 it was SP  =  0.78, PG  =  0.85, and JU  =  0.86. The percentage of total interobserver perfect agreement (Inter-PPA) was 42.3% at T1 and 46.3% at T2. The JU group had the highest Cohen''s κ coefficient at 0.78, while the PG and SP had coefficients of 0.64 each. The percentage of total intraobserver perfect agreement (Intra-PPA) was 54.2%.Conclusions: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e method was not improved by the level of orthodontic experience. The group with the lowest level of orthodontic experience had the bes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97.
This paper seeks to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endodontic curriculum in Fiji from 2009 to 2013. It also intends to inform readers of the changes in endodontic teaching, the learning methods utili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transition from block teaching to partial block teaching combined with longitudinal teaching, and the future plans for the endodontic module.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不同的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分别采取3 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A组)、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法(B组)、3 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C组)固定腹腔引流管,分别比较3种固定方法的脱管率、更换间隔时间、费用、皮肤过敏度。结果 A组与B组腹腔引流管脱管率明显多于C组,3组患者脱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皮肤过敏率多于C组,3组患者过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平均更换间隔时间中C组更换间隔时间要长于A组和B组(P0.05);3组患者满意度调查,C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另2组(P0.05)。结论采用3 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优于3 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及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三期十步法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干预1周和干预2周后进行资料收集,并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2周后2组的NIHSS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的Barthel指数在干预1周、2周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沉仪Monitor-100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和门诊患者146例,采用自动ESR分析仪Monitor-100的30min和1h及魏氏法测定ESR,并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并进行重复性检测。结果 (1)仪器法30min、仪器法1h、魏氏法检测ESR值分别为37.8±34.1、38.1±33.7和36.4±32.9,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仪器法30min、仪器法1h、魏氏法的阳性结果检出率依次为43.2%、44.5%和45.2%,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3)仪器法30min、仪器法1h、仪器法30min与魏氏法、仪器法1h与魏氏法之间比较,Kapper值依次为0.944、0.875、0.903。(4)重复性检测CV值均较小,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全自动ESR分析仪Monitor-100与魏氏法相比,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较低,且一致性、重复性极好,方便快速且安全,应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