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02篇
综合类   482篇
预防医学   87篇
药学   3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31.
目的:对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90例来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盲分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复合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SBP、DBP、HR及MAP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90 mmHg比重和插管反应率观察组患者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术后康复时间(17±5.6、19±8.2)min均少于对照组(22±7.2、23±4.6)min,观察组在减少插管应激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术后拔管以及恢复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对上消化道蠕动情况影响。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记录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3.85%,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1,P <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1.73±0.24)mg/kg、患者清醒时间(5.91±1.03)min、离院时间(14.58±2.79)min,对照组丙泊酚用量(3.06±0.57)mg/kg、患者清醒时间(9.44±1.87)min、离院时间(22.05±4.86)min,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7.337、13.330、10.747,均 P <0.05)。上消化道蠕动观察组轻度36例、中度24例、剧烈5例,对照组轻度23例、中度27例、剧烈15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6,P <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麻醉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麻醉,对患者上消化道系统影响小,丙泊酚用量少,可缩短患者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软组织射频热凝+拨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软组织射频热凝+拨针治疗的患者60例,依麻醉方式分为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每组各30例。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10 min(T2)、30 min(T3)、50 min(T4)各时点心率(HR),指脉氧饱和度(SPO2),无创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瑞芬太尼的总用量,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苏醒即刻视觉疼痛评分(VAS)。结果两组RR、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无差异性;与T0相比,两组T1时点的RR、HR、MAP均下降(P<0.05);与A组相比,B组MAP、HR下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瑞芬太尼总用量B组少于A组(P<0.05),患者苏醒即刻视觉疼痛评分(VAS)B组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软组织射频热凝+拨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清醒镇静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石城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根据单盲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以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对患者施以全身麻醉,研究组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患者施以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观察术后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用时、拔管用时和苏醒用时),术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自主呼吸用时、拔管用时及苏醒用时短于参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9月期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前的各项氧代谢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后10 min的氧代谢指标水平,治疗组的CERO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CjvO2和Da-jv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前的各项血动力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入选对象麻醉后10 min的血动力指标水平,治疗组的Qmean和Wv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DR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麻醉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瑞芬太尼的临床整体效果较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改善作用明显,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理想选择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6.
邱飞梅  潘继品  吴捷  胡四平 《浙江医学》2015,37(24):2013-2016
目的探讨预注射瑞芬太尼对上肢手术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上肢肘部以下手术行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1组、R2组、C组,每组30例。神经阻滞完成后,R1组预注射瑞芬太尼0.6μg/kg(注射速度为0.55μg/s),R2组、C组预注射等速度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8min后R1组、R2组均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C组持续注射等速度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记录麻醉前(T1)、臂丛阻滞后5min(T2)、预注射后(T3)、上止血带后15min(T4)、60min(T5)以及术毕时(T6)的BP、HR,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持续监测使用瑞芬太尼期间RR、SpO2最低值、呼吸暂停时间。结果持续输注后RR、SpO2,R1组明显高于R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R2组患者T3~T5时点MAP、HR较T1~T2时点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2更为明显;R1、R2组VAS评分在T4、T5时点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射0.6μg/kg(注射速度为0.55μg/s)瑞芬太尼可以明显减弱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产生的呼吸抑制,且可以抑制上肢手术止血带反应。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应用于胰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60例首次接受ESWL治疗胰管结石的患者,分为R组和TR组(每组n=30)。R组患者仅接受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TR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TCI前30min接受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采用Dixon序贯法计算两组患者的瑞芬太尼半数有效量(EC50),记录患者围术期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Ramsay镇静量表、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参数和不良事件。结果 R组和TR组患者瑞芬太尼EC50分别为3.448ng/ml(95%CI:1.636~3.946)和2.523ng/ml(95%CI:0.744~2.9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和镇静评分相当。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均无明显差异。与R组相比,TR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10% vs 56.7%,P<0.001),瘙痒发生率更低(6.7% vs 26.7%,P=0.038)。结论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可为胰管结石ESWL提供满意的镇痛和镇静,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腮腺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行腮腺肿瘤手术的高血压患者52例,年龄65~82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成雷米芬太尼组(R)和芬太尼组(F),每组26例。2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方法一致。术中R组持续泵入雷米芬太尼0.05~0.2μg/kg.min-1,F组间断给予芬太尼,最大用量不超过8.0g/kg。2组均以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记录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恢复情况及早期不良反应。结果: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出血量少,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F组显著缩短(P<0.01)。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躁动、疼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腮腺手术时,采用雷米芬太尼麻醉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野出血,提高患者苏醒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观察靶控瑞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拟在静脉深度镇静下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95例,随机分为4组:F0:咪唑安定组;F1组: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组;F3组:咪唑安定复合低浓度靶控瑞芬太尼组;F4组:咪唑安定复合高浓度靶控瑞芬太尼组。记录注药前(T1)、瑞芬太尼靶器官药物浓度达峰时(T2)、检查开始时(T3)、纤维支气管镜过声门时(T4)、操作结束(T5)以及术后10ram(T6)的MAP、HR、SpO2。同时记录患者呛咳程度、术后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F3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在各个时间点总体更趋于稳定。通过对呛咳程度的评价显示F3和F1组患者所受的气道刺激是最小的。而F3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小。结论给予老年患者1.0μg/mL血浆浓度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以进行保留自主呼吸的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