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132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740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673篇
内科学   339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031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269篇
综合类   637篇
预防医学   717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510篇
  4篇
中国医学   148篇
肿瘤学   9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4篇
  1984年   118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118篇
  1981年   120篇
  1980年   86篇
  1979年   85篇
  1978年   78篇
  1977年   65篇
  1976年   70篇
  1975年   59篇
  1974年   55篇
  1973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目的 通过对梅毒检测结果的分析,掌握出入境人员的梅毒感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梅毒的防治。方法 对24503名经天津口岸出入境的各类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503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梅毒阳性39例,阳性率为1.59%o,分析发现各年份检出梅毒阳性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不同职业人群中船员的梅毒阳性率为2.01‰,远远高于其他人群的0.88‰。结论 出入境船员作为一个特殊人群,是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需加强卫生保健意识,减少感染梅毒的机会,进一步说明梅毒血清学检测在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S)和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266名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消极应对和主观幸福感差异无显著性,文科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明显高于理科大学生;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3.4%,5.4%和4.0%.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晚期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其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等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晚期喉鳞状细胞癌生存质量 (说话、工作和活动能力 )较差组 (Ⅰ组 )、生存质量较好组 (Ⅱ组 )的患者及健康人 (对照组 )各 30例分别进行生存质量 (UniversityofWashington qualityoflife ,UW QOL)、艾森克个性特征测验 (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应对方式问卷 (copingstylequestionnaires,CSQ)的调查 ,并作相关分析。 结果 UW QOL评分平均值 ( x±s) :Ⅱ组患者的总分(6 96 0± 15 3 3)分、活动能力 (85 7± 2 2 2 )分、娱乐 /休养 (76 2± 2 0 1)分、职业 (5 6 5± 2 3 5 )分、讲话 (72 7± 2 5 6 )分 ,显著高于Ⅰ组的 (5 83 8± 12 1 7)分、(6 2 5± 2 0 6 )分、(5 3 3± 2 1 8)分、(35 9±2 1 7)分、(35 2± 2 3 7)分 ,P <0 0 1;外貌 (82 4± 2 2 1)分也高于Ⅰ组的 (6 7 6± 2 3 4 )分 ,P <0 0 5。EPQ评分 :Ⅱ组患者P(48 5± 8 2 )分、N(48 6± 9 9)分别低于Ⅰ组患者的P(5 3 3± 9 3)分、N(5 3 6± 8 7)分 ,P <0 0 5 ;而E(5 8 4± 9 7)分显著高于Ⅰ组 (5 0 9± 9 7)分 ,P <0 0 1。CSQ评分 :Ⅱ组患者解决问题 (0 85± 0 2 0 )分、求助 (0 6 7± 0 2 1)分显著高于Ⅰ组的 (0 6  相似文献   
74.
HIV感染者/病人心理状态与需求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的心理与生活状况以及社会需求。方法通过面对面交谈方式,完成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表。结果感染者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大,社会歧视严重,生活贫困和就医困难等问题。结论感染者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影响,通过分析加工食品的定义、特点和肯定列表制度中关于加工食品的有关规定,提出了加工食品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几点对策,为输日加工食品检验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职业人群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使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测量职业紧张因素、个性特征、社会支持和应付策略,调查年龄、工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等资料。使用χ2检验、协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肯定有抑郁症状者占40.2%。总平均分为21.74±8.99。河南地区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3.8%、河北39.4%、北京23.4%。男性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3.0%、女性为35.4%。低年龄组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高年龄组。离婚、丧偶者等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已婚和未婚者。初、高中(中专)学历者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硕士以上者。多数职业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在30%以上。不同地区、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和职业组间肯定抑郁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肯定抑郁症状者物理环境、工作冲突、角色模糊、角色冲突技术利用、工作单调、心理负荷、对人负责、工作前景、工作危险、A型行为、工作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高于无抑郁症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提升机会、参与程度、工作自主性、任务一致性、绩效反馈、友谊机会、速度控制、必需的技术、培训充分性、工作挑战性、自尊感、组织忠诚度、应付策略评分则明显低于无抑郁症状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15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可解释抑郁症状评分变异的33.1%。结论目前我国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职业紧张因素和个性特征等对心理健康存在着影响。  相似文献   
77.
医务人员工作中社会心理因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工作上的付出-获得不平衡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付出-获得不平衡采用付出-获得不平衡(the 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量表测量,抑郁情绪调查采用美国流调中心的抑郁自评(Center of Epidemiology Survey Depression,CES-D)量表测量医务人员的抑郁症状.研究对象来自在浙江大学6个附属医院工作的1 179名医务人员.调查表包括ERI量表、CES-D量表和一些基本特征.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Mann-Whitney检验、Pearson χ^2检验或似然比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医务人员中工作上的付出-获得不平衡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医务人员抑郁症状的阳性率为48.12%(95% CI:45.08%~51.16%),护士抑郁症状的阳性率为52.40%(95%CI:47.87%~56.93%),较医生抑郁症状的阳性率[44.70%(95%CI:10.64%~48.7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7,P=0.014).工作高付出-低获得和超负荷是医务人员抑郁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OR=1.859,95%CI:1.337~2.585;OR=2.207,95%CI:1.656~2.942).结论 医务人员抑郁症状的发生与工作高付出-低获得、超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影响及心理干预对FD的治疗作用,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诊断为FD的蚌埠医学院在校大学生62例,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4周的心理干预,其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对照组仅应用药物治疗。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SCL-90测试。结果心理干预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症状因子分值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因素在大学生FD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心理干预对治疗大学生FD有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29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记录通气前及通气治疗后2 h、12h患者在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的动脉血气以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PaCO2(65±15)mmHg,PaO2(45±15)mmHg,pH(7.28±0.10);FVC(1.25±0.20)L,FEV1(0.65±0.08)L。治疗后2 h,PaCO2(60±13)mmHg,PaO2(75±15)mmHg,pH(7.30±0.12);FVC(1.28±0.18)L,FEV1(0.80±0.10)L。治疗后12 h,PaCO2(58±12)mmHg,PaO2(80±15)mmHg,pH(7.33±0.13);FVC(1.33±0.20)L,FEV1(0.85±0.15)L。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可提高PaO2,为呼吸衰竭的病因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80.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在病理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本学科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更好地阐明病理学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果,使现有教学模式更系统,且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