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目的:探讨Gamma钉、PFN(proximal femoral nail)及PFNA(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在高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及疗效比较。方法:我院2003年12月~2009年8月分别采用Gamma钉、PFN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其中Gamma钉组22例、PFN组38例、PFNA组19例,对3组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Gamma钉组2例死亡,77例均完成平均18个月随访,各组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45.2±7.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8.4±30.0)mL,均比其它两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引流量、临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和手术并发症等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Sanders功能评分:Gamma钉组、PFN组、PFNA组优良率分别为85.0%、86.8%、89.5%,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较为适合高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但其远期临床疗效与Gamma钉及PFN组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2.
目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方式。方法对168例粗隆间骨折患者行空心钉、DHS、PFN或Gamma钉内固定。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12~48月,其良好率为92.26%。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对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相对好的手术内固定方式,指导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63.
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25例。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59~93岁,平均70.5岁。按Evans股骨粗隆骨折分型标准,Ⅰ型2例,Ⅱ型4例,ⅢA型3例,ⅢB型5例,Ⅳ型8例,逆粗隆型3例。结果:25例患者经6-18(平均1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6例,良7例,差2例。结论: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和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012年的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实验组3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结果:对照组切口长度9.1em±2.2cm,出血量265.8ml±1.1ml,手术时间90.5min±25.3min。实验组切口长度16.4cm±4.2cm,出血量405.3ml±67.6ml,手术时间124.5min±32.7min。对照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优25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0.00%。实验组优16例,良4例,中6例,差4例,优良率66.67%。对照组优良率大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都有较好疗效,但是股骨近端髓内钉疗效更好,手术损伤小,在l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0年10月~2004年2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PFN组:50例,DHS组:46例。从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内置物理想位置、术后引流量、行走能力作对比研究。结果:PFN组在上述各方面均优于DHS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FN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病人早期活动,是理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物之一。  相似文献   
66.
股骨近端髓内钉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48例。结果44例经4~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骨折延迟愈合伴股骨颈螺钉退出1例,出现股骨颈螺钉退出、同时髋螺钉向内侧切出1例。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90.9%。结论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应力分布分散、防旋转功能,可早期功能锻炼,其并发症可通过提高手术技术避免,是固定股骨转子周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7例,应用DHS治疗59例,PFN治疗28例,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按黄公怡提出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良率达88.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DHS及PFN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随骨折类型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同侧股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同侧股骨中段骨折25例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28个月(平均19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根据HS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8%。根据LEM下肢测量评分,平均为81分。结论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同侧股骨中段骨折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69.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and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FTLD) are 2 adult onset neurological disorders with overlapping symptom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they share a common pathologic and genetic background. Recently, mutations in profilin 1 gene (PFN1)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patients with familial ALS, suggesting a role for this gen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Based on this, we hypothesized that mutations in PFN1 might also contribute to FTLD disease. We studied a French cohort of 165 ALS/FTLD patients, without finding any variant. We conclude that mutations in PFN1 are not a common cause for ALS/FTLD in France.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PFN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4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0.7±10.2)min,术中出血(125.6±25.7)mL;45例患者均获得5~12个月的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0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1%。结论 PFN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