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92篇
  免费   1394篇
  国内免费   932篇
耳鼻咽喉   155篇
儿科学   570篇
妇产科学   347篇
基础医学   3979篇
口腔科学   552篇
临床医学   1787篇
内科学   4070篇
皮肤病学   396篇
神经病学   2947篇
特种医学   5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675篇
综合类   3475篇
预防医学   1070篇
眼科学   262篇
药学   4779篇
  3篇
中国医学   1019篇
肿瘤学   1327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446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941篇
  2018年   803篇
  2017年   642篇
  2016年   539篇
  2015年   578篇
  2014年   1050篇
  2013年   1355篇
  2012年   1144篇
  2011年   1329篇
  2010年   1269篇
  2009年   1238篇
  2008年   1312篇
  2007年   1227篇
  2006年   1132篇
  2005年   926篇
  2004年   967篇
  2003年   936篇
  2002年   742篇
  2001年   732篇
  2000年   617篇
  1999年   621篇
  1998年   511篇
  1997年   438篇
  1996年   385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100篇
  1986年   107篇
  1985年   467篇
  1984年   640篇
  1983年   502篇
  1982年   476篇
  1981年   455篇
  1980年   360篇
  1979年   336篇
  1978年   236篇
  1977年   194篇
  1976年   209篇
  1975年   197篇
  1974年   166篇
  1973年   15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检测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在口腔扁平苔藓(OLP)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SP、VIP与OL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OLP和正常人血清中SP、VIP的含量。结果:SP在OLP患者血清中的含量高于正常人血清中含量(P〈0.05),VIP在OLP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与正常人血清中的含量无差异(P〉0.05)。结论:SP在OL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参与了淋巴细胞的浸润及增殖,并参与了OLP慢性炎症机制。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目的 了解老年原发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有无损害及其程度. 方法 用神经心理学检测(MMSE、MoCA量表)、P300检测52例老年原发性失眠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 结果老年原发性失眠患者MoCA量表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延迟回忆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SE量表评分亦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00结果显示无论是靶刺激还是非靶刺激,其诱发出的波明显低平及后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老年原发性失眠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联合MoCA量表评估及P300检测有助于老年原发性失眠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细胞色素酶P4501B1( CYP1B1)抑制剂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TMS)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Ishikawa细胞中的CYP1B1蛋白.采用MTT法检测10、20、40、80 μmol/L TMS培养24、48、72 h后Ishikawa细胞增殖抑制率,并于培养48 h时用倒置显微镜对Ishikawa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20、40、80 μmol/L TMS培养48 h后的Ishikawa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以及细胞中的Bcl-2、Bax及Survivin.结果 CYP1B1蛋白在Ishikawa细胞中为阳性表达.TMS可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P均<0.05).用不同TMS培养48 h后镜下观察可见部分Ishikawa细胞皱缩变形,崩解坏死,细胞脱壁悬浮,并出现细胞核浓缩、核碎裂等细胞凋亡特征性形态学改变.TMS可剂量依赖性促进Ishikawa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周期中G0/G1期比例降低,G2/M期比例增高(P均<0.05),同时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Surivin的表达(P均<0.05),升高Bax的表达(P均<0.05).结论 TMS能抑制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Survivin,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制备具有免疫活性的弓形虫表面抗原P35基因片段的重组蛋白,并对其抗原性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35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PCR技术从RH株弓形虫基因组中扩增出P35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T载体中,并通过基因测序加以证实;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 KDO中,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分析。结果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成功扩增到P35目的基因,该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经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42 000 Da大小的融合蛋白,经免疫印迹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了重组蛋白。结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了高纯度并具有良好抗原性的弓形虫重组P35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采用快速起搏左房构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快速起搏心房后心房部分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方法新西兰兔,分为假手术组(n=11只)和起搏组(n=15只),起搏组中成功诱发房颤的动物为房颤亚组,不能诱发房颤的为非房颤亚组。起搏组以1 500次/分持续起搏左房8周。描记起搏前;起搏2,4,6,8周后体表心电图,测量相应时间点P波时限,予基础心率周期-程序刺激(S1-S2)刺激,检测左房有效不应期(AERP)。结果起搏8周后起搏组成功诱发房颤7只,其中房颤持续时间最长为24 h、最短为6.5 h。起搏8周P波时限较基础值延长(P=0.015)。起搏2,4,6,8周后,AERP较基础值缩短(P<0.05),并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AERP进行性缩短(P<0.05);起搏组中房颤亚组在起搏4,6,8周后P波时限延长较非房颤亚组明显(P<0.05),起搏8周后左房AERP缩短较非房颤亚组明显(P<0.05)。结论持续快速起搏左房是构建房颤模型的有效方法。快速起搏左房导致P波时限延长,AERP缩短。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癌组织中NIMA相关蛋白激酶Nek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和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53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步法,研究86 例乳腺浸润性癌、1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20例正常乳腺组织NEK2、ERK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Nek2在三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7.2%、50.0%和10.0%;ERK2分别为96.7%、80.0%和10.0%;P53分别为0.0%、40.0%和58.1%.Nek2与ERK2的表达呈正相关,ERK2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NEK2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Nek2蛋白和ERK2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发生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物大小,月经情况,组织类型无关.而P53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结论 ERK2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和Nek2、P53相关的细胞周期调节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