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04篇
  免费   1831篇
  国内免费   1837篇
耳鼻咽喉   281篇
儿科学   268篇
妇产科学   226篇
基础医学   2437篇
口腔科学   333篇
临床医学   4135篇
内科学   5860篇
皮肤病学   235篇
神经病学   948篇
特种医学   10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1341篇
综合类   10689篇
预防医学   2148篇
眼科学   594篇
药学   4414篇
  27篇
中国医学   2347篇
肿瘤学   1418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765篇
  2022年   665篇
  2021年   840篇
  2020年   869篇
  2019年   801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700篇
  2016年   817篇
  2015年   1031篇
  2014年   1438篇
  2013年   1454篇
  2012年   1837篇
  2011年   2034篇
  2010年   1911篇
  2009年   1911篇
  2008年   2118篇
  2007年   1938篇
  2006年   1899篇
  2005年   2201篇
  2004年   1811篇
  2003年   1592篇
  2002年   1407篇
  2001年   1463篇
  2000年   1210篇
  1999年   940篇
  1998年   910篇
  1997年   892篇
  1996年   727篇
  1995年   529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P16INK4、PCNA在肺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检测肺癌组织中p16、PCNA的表达,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3例肺癌标本及15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P16^INK4和PCNA的表达。结果 P16^INK4和PCNA在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16^INK4表达的阳性率在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NTM分期高的肺癌标本P16^INK4及PC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分期低的肺癌标本。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组织P16^INK4及PCNA表达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肺癌的发生与P16^INK4的低表达和PCNA的高表达有关。而P16^INK4的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CNA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72.
73.
患者女性,46岁,既往有甲亢病史5年,阵发性房颤间歇服用胺碘酮一年。于2002年8月19日因精神悲伤,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口唇发绀小便失禁,5min后送入我院急救中心,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前、后反复电除颤10次,恢复窦性心律,频发房早,间歇短阵房颤,T波倒置,Q—T间期440-480ms,为防止再次室颤,于2002年9月7日安置单腔起博复律除颤器(ICD),  相似文献   
74.
survivin、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survivin、P5 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并探讨其相关性。 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 )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组织石蜡标本进行survivin、P5 3蛋白表达的检测和分析。 结果 :survivin、P5 3在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 (6 2 .1 %、5 5 .8% )明显高于癌旁的正常肺组织 (1 4 %、7% ) (P <0 .0 1 )。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P5 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型、TNM分期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此外 ,survivin与P5 3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72 ,P <0 .0 1 )。 结论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与突变型P5 3蛋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也提示抑癌基因p5 3(野生型 )可能对survivin的表达起负反馈调节作用。survivin和P5 3蛋白可作为靶点用于NSCLC靶向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5.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的tax基因长约1000bp,它的基因产物命名为p40tax蛋白。p40tax蛋白激活HTLV部分病毒基因组,而促进病毒复制。另外,p40tax也能激活其他细胞基因,激活大量基因的转录,包括几种细胞因子的产物的基因,例如IL-2、IL-2a受体、IL-6、IL-1S和肿瘤坏死因子^[1]。另外,p40tax能抑制肿瘤抑制基因^[1]。tax基因的能力是激活许多基因,并诱导肿瘤形成。因此,tax基因不是一种真正的病毒癌基因,在HTLV相关的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发展中,tax基因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6.
用颈长肌重建预防颈前路植骨块滑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颈长肌重建对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颈椎病确诊病例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病例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利用两种方法使颈长肌瓣重建植骨块或钢板表面。两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并将两组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随访0.5~6年,平均3.5年。根据Odom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颈长肌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长肌重建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
凋亡相关蛋白P53和Bad在卵巢浆液性和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和Bad蛋白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P53、Bad蛋白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PI)。结果(1)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肿瘤的API分别为(10.5±10.3)%、(31.1±19.5)%、(49.7±19.6)%,恶性与良性、交界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P53、Bad蛋白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和交界性肿瘤组织(P<0.05);(3)在恶性肿瘤中,P53、Bad蛋白在中、低分化卵巢肿瘤中的表达高于在高分化中的表达(P<0.05),P53、Bad蛋白在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P53、Bad蛋白及肿瘤细胞凋亡参与了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P53、Bad蛋白表达水平与卵巢肿瘤性质、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检测P53、Bad蛋白有助于卵巢瘤的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将70例Va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葛根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状况,并进行治疗前后P300检查。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35例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14d、30d时,两组MMSE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P300潜伏期均有缩短,波幅均有提高(葛根素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后14d时认知功能改善葛根素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1.4%)(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能够改善VaD患者的认知功能,这可能与葛根素的扩血管、脑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及bFGF抗体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辣椒素或/和bFGF抗体,培养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所有不同浓度的辣椒素(2.5,5,20,40,60,80mg/L)均能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中高浓度bFGF抗体(40,80mg/L)也可促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也随剂量增大而增加。辣椒素与bFGF抗体联合应用对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较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辣椒素及bFGF抗体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联合使用有协调作用,本研究结果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80.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是指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0.12s,心室率>100bpm的心动过速。它包含了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均不相同的心动过速。主要见于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和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最常见为室性心动过速,约占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70%~80%。近年来,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其机制的认识不断拓展,对其分类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更加深入。目前常用以下方法进行分类。一.根据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分类1.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束支阻滞或室内差异性传导(1)房性快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