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对银屑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2 mRNA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6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前、后皮损部位、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CR2 mRNA的表达水平,30例正常人设为对照组,将检测结果与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及外周血白细胞中该受体的表达水平与皮损部位的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分别进行分析。结果CCR2 mRNA表达水平:银屑病患者治疗前淋巴细胞中为1.87±0.65,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31±0.19,P<0.001)及同组患者治疗后(0.79±0.31,P<0.05);在皮损部位表皮中为1.69±0.26,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89±0.37,P<0.01)与治疗后患者(O.91±0.32,P<0.01),在皮损部位真皮中为1.75±0.43,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79±0.28,P<0.001)及治疗后患者(0.98±0.26,P<0.01)。结论CCR2可能主要通过参与活化、趋化淋巴细胞而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状态的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NB-UVB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调节CCR2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52.
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NB-UVB)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皮肤病的常规方法。本文为NB-UVB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剂量、以及降低累积剂量重要性的概述。严格掌握NB-UVB治疗技术,使治疗规范化、个体化,可更好的造福于患者。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因子(RAN-TES)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正常人和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中RAN-TES的含量。结果银屑病患者组治疗前外周血RANTES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治疗后外周血RANTES的表达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RAN-TES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B-UVB可能通过降低外周血RANTES的含量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10%松馏油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2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1组予以NB-UVB全身照射;对照2组予以10%松馏油泡浴20 min,并淋浴冲洗擦干后即可:治疗组予以10%松馏油泡浴后联合NB-UVB照射。三组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78%)优于对照1组(85.26%)和2组(66.00%),且治疗组PASI评分(3.85±4.76)显著低于对照1组(5.61±3.45)和对照2组(8.41±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P〈0.05),对照2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0%松馏油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好,能较快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老年血虚风燥型湿疹发病的过敏原影响背景与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联合复方参柏洗剂熏洗的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B-UVB+中药组32例予NB-UVB照射,同时联合复方参柏洗剂熏洗;NB-UVB组32例予单纯NB-UVB照射;中药组32例予单纯复方参柏洗剂熏洗。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96例患者血清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 NB-UVB+中药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NB-UVB组和中药组(P〈0.05或P〈0.01);NB-UVB+中药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该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吸入过敏原以屋尘(32/96)为最高,其次为尘螨(21/96)、多价霉菌(14/96);食用过敏原以牛羊肉(27/96)为最高,其后依次是蛋类(21/96)和牛奶(15/96)等。共有35例血清过敏原反应阳性,阳性率为36.5%;其中26例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占阳性反应者74.3%,说明多数过敏原阳性患者在病程中皮损反复时具有多种过敏原致敏背景,可能是其病程迁延、反复的原因之一。结论老年血虚风燥型湿疹具有较明显过敏原影响背景,NB-UVB联合中药复方参柏洗剂疗效优于单独使用NB-UVB组或中药复方参柏洗剂组。  相似文献   
56.
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radiation NB-UVB)具有抑制机体免疫系统、调节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平衡等作用,已被临床广泛用于与免疫相关皮肤病的治疗,但其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剂量、疗程尚不完全统一。现就其用于临床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做一综述,以期指导NB-UVB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除湿散结汤联合他扎罗汀凝胶外用及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泛发性结节性痒疹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12例泛发性结节性痒疹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A组,n=38),给予外用0.1%他扎罗汀凝胶,每晚1次,并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隔日1次;对照1组(B组,n=36),单纯给予他扎罗汀凝胶外用;对照2组(C组,n=38),单纯给予NB-UVB照射;3组患者均口服自拟除湿散结汤。4、8周后分别评价疗效,疗程结束12周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3组有效率分别为68.4%、44.4%、47.4%,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疗效优于B组和C组;治疗2个疗程后,3组有效率分别为89.5%、61.1%、63.2%,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A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B组和C组。结论:口服自拟除湿散结汤联合他扎罗汀凝胶外用及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中药蒸汽熏蒸疗法(中汽疗法)与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总结中汽疗法与光疗联合治疗380例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治疗手段联合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将心理护理、中汽护理与NB.UVB照射护理有效的结合,贯穿治疗的始终,观察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中汽疗法与光疗联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配合心理、中汽及照射护理措施治疗,疗效满意,总有率达84.62%。结论应用中汽疗法与光疗联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具有临床疗效好、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3种护理方法相结合,贯穿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M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MF并接受了NB-UVB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MF中,早期(ⅠA-ⅠB)17例,晚期(ⅡB-Ⅳ)14例。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CR)17例(54.84%),部分缓解(PR)6例(19.35%),无缓解8例(25.81%),有效率为74.19%(CR+PR)。ⅠA-ⅠB期中,CR15例(88.24%),PR2例(11.76%),有效率100%。ⅡB-Ⅳ期中,CR2例(14.29%),PR4例(28.57%),有效率42.86%。ⅠA无复发,ⅠB复发1例,ⅡB-Ⅳ复发5例。MF达到缓解平均治疗(26.92±11.47)次,平均无复发缓解时间(14.83±7.99)月。ⅠA-ⅠB达到CR的治疗次数(23.29±7.27)明显少于ⅡB-Ⅳ(35.71±15.37);ⅠA-ⅠB无复发缓解时间(18.41±7.27)月明显长于ⅡB-Ⅳ(7.86±6.01)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NB-UVB的早期治愈率和缓解时间均优于晚期,且安全有效;维持治疗有助于延长缓解时间;复发患者可再次选择。NB-UVB可使部分晚期患者获得CR或PR,可作为缓解症状的联合疗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与IL-17A、IL-23含量的影响。方法:AD患者34例(研究组)采用NB-UVB照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疾病严重程度评分(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SCORAD)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价瘙痒程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Th1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17A、IL-23的含量;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经NB-UVB照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79.41%,SCORAD评分[(33.75±8.91)比(17.63±5.09),t=9.156,P<0.01]及VAS评分[(8.95±2.86)比(4.46±2.08),t=7.406,P<0.0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前,研究组PBMC中Th17%及血清中IL-17A、IL-23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h17%:(1.37%±0.41%)比(0.53%±0.11%),t=11.392;IL-17A:(40.38±8.23)pg/mL比(17.74±2.43)pg/mL,t=15.310;IL-23:(54.25±9.29)pg/mL比(23.23±3.47)pg/mL,t=18.101,均P<0.01];NB-UVB照射治疗后上述3个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Th17%:(0.72±0.15)%,t=8.556;IL-17A:(22.18±4.48)pg/mL,t=12.131;IL-23:(25.41±4.12)pg/mL,t=18.012,P均<0.01]。结论:NB-UVB照射对AD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NB-UVB可下调外周血Th17比例与IL-17A、IL-23含量,这可能是NB-UVB治疗A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