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目的:探讨新式硬性胆道镜微创保留胆囊治疗胆囊管嵌顿结石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用胆道镜行微创保留胆囊治疗胆囊管嵌顿结石12例。喉罩全麻,迷你腹腔镜直视右肋缘下小切口抓取胆囊,胆囊底部小切口,用胆道镜行胆囊探查、胆囊管取石术。镜末端套上胆囊粘膜保护装置,推开胆囊管粘膜,暴露结石。对质地松软或质脆的结石直接用取石钳钳碎;坚硬的结石则用气压弹道连续冲击或间断冲击碎石,然后清除碎石。术中B超检查确认无残余结石后,用3-0肠线连续双重锁边缝合胆囊底部切口。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3例行胆囊造瘘术,术后6周拔除造瘘管,经窦道再次行胆道镜检查无残余结石,近期疗效好。平均手术时间65m in,术中平均出血2m l,术后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16h,术后第1天可下地活动,平均住院4d。随访1~11个月恢复良好,胆囊结石无复发。结论:新式硬性胆道镜微创保留胆囊治疗胆囊管嵌顿结石安全、有效、彻底。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镜对胆管系统结石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23例胆管结石和胆道镜的治疗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ERCP检查提高胆管结石的诊断率,胆道镜的使用可降低结石的残留率。结论:ERCP对于胆管结石病是重要诊断方法之一,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效果好,具有准确、迅速、方便及组织损伤小的特点,可降低结石的残留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和肝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提高治愈率和避免多次开腹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31例。经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肝外胆管尤其是胆总管下端结石及狭窄。经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 LC)及结石胆道镜行肝胆管探查术(LCDE)和耐高压球囊导管扩张术(LPBD),解除肝门部胆管梗阻及狭窄。术后2月行胆道镜和/或十二指肠镜治疗残余结石及肝内外胆管内支撑引流术。结果:31例均获成功,未再施行开腹手术,经IVC和ERC随访30例结石取净,1例左外叶肝管残石。结论:病例选择恰当,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结石除净率高,获窄胆管球囊导管扩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总结肝胆结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75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及随访,所有病人术后均作胆道镜检查。结果 术后发现残余结石197例。残石率是26.2%。在胆道镜的引导下,181例的残余结石被取净。在随访679例中,治疗效果优良率88.5%。结论 完善的术前检查和准备,适当的手术方法以及熟练技术对手术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减少残余结石,在肝胆管结石的病人,手术后常规的胆道镜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优缺点,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优越性及手术技巧.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由同一术者施术,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28例,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观察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途径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总结2003年12月至2012年12月开展的897例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经验,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步骤及要领。结果841例顺利完成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56例改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T管引流术。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8.1±38.1)min,术后住院天数为(3.5±1.9)d,胆漏4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3~36个月),无胆道狭窄发生。结论切开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适度扩张切口加上熟练的胆道镜操作技术是完成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161例胆管结石。结果 161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3例发生胆漏,保守治疗4~6 d痊愈。术后住院7~12 d,平均9 d。术后6~8周拔除T管,4例胆管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二期胆道镜取石成功。161随访1~17个月,平均6个月,B超或MRCP复查未发现肝外胆管狭窄,无黄疸、结石复发、胰腺炎等。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为10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三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随访。结果:79例成功施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术后5~8 d拔除鼻胆管,患者治愈出院。19例放置T管,12~15 d后带管出院,6~8周经胆道造影检查无特殊发现,遂拔除T管;其中3例发现胆道残留结石,术后经T管胆道镜取石成功,患者治愈出院。2例合并胆管癌,1例中转开腹,1例植入金属支架。术后随访3~6个月,2例胆管癌患者均死亡,余者均无结石复发、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特点,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技术较成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及并发症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1月为1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BDE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评估、取石方式、腹腔镜及胆道镜技术对疗效的重要性,总结胆总管末端损伤、结石残留、胆漏等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一期吻合123例,其中3例先行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留置T管55例,其中13例中转开腹取石、补漏。术后发生胆漏5例,引流3~7 d愈合,平均(5.3±1.5)d。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36.0±18.6)个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胰腺炎发生;5例结石复发,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术前正确评估,术中正确取石,避免盲目、暴力操作,术中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