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皮肤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李艳梅 《安徽医药》2022,26(4):733-737
目的 探讨颈三针联合四红祛斑汤对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皮损改善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宏力医院皮肤科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病人126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药联合组,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组给予颈三针,中药组给予四红祛斑汤,针...  相似文献   
72.
魏亚飞 《河南中医》2016,(5):848-849
目的:观察消斑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百消丹治疗,观察组给予本院自制的消斑丸治疗,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消斑丸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3.
蔡军 《中医临床研究》2014,(11):103-104
自拟“清颜汤”治疗黄褐斑。从内因着手,调节人身体内分泌,由内到外增强皮肤血液循环,从而有效抑制与分解黄褐斑的形成。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耳部刺营结合逍遥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纳入观察范围的病例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耳部刺营结合逍遥丸治疗,对照组口服逍遥丸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皮损颜色和皮损面积评分,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45.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皮损面积评分和皮损颜色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部刺营联合逍遥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能显著消除患者皮损颜色和缩小皮损面积,是一种内服与外治相结合,脏腑与经络并举的健康、绿色和安全疗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羟基乙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本院就诊并治疗的56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处涂抹羟基乙酸进行治疗,每2周1次,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的MASI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第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第1个疗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个疗程后的MAS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个疗程后的MASI评分显著低于第1个疗程后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皮型黄褐斑的总有效率为76.7%,显著高于混合型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郁型黄褐斑的总有效率为75.0%,显著高于芋型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出现瘙痒、刺痛感,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羟基乙酸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尤其是对于表皮型及Fitzpatrick-Pathak分型郁型黄褐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及中药面膜综合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黄褐斑患者126例采用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及中药面膜综合治疗黄。褐斑结果:本组病例126例,治疗后30天评疗效,只有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6.8%。结论: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及中药面膜综合治疗黄褐斑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是治疗黄褐斑的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77.
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黄褐斑患者60例,其中表皮型42例,混合型18例。光子嫩肤治疗参数:表皮型采用波长640 nm和590 nm,混合型采用波长640 nm和755 nm。两型皆应用三脉冲,脉宽5~8 ms,延迟25~30 ms,能量密度15~17 J/cm2。治疗前行光斑测试,治疗中适时调节治疗参数,隔6~8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治疗后1个月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表皮型与混合型黄褐斑基本治愈率分别为69.0%和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3.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0例患者总有效率90.0%。结论光子嫩肤技术治疗表皮型和混合型黄褐斑总有效率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8.
黄褐斑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面部曝光部位发生获得性的褐色斑为特征。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多是沿袭历代医家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笔者根据黄褐斑面部发病部位的不同,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探讨黄褐斑面部的发病部位与五脏的相关性,创造性采用部位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及注重引经药物的使用,希望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马钱苷对黑素瘤细胞A375与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共培养模型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将A375细胞和Hacat细胞构建共培养模型,以不同浓度马钱苷进行干预,通过MTY法、NaOH裂解法、多巴氧化法分别测定共培养模型的细胞增殖率、黑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马钱苷10-mol/L、1016moL/L和10-7mol/L组对共培养细胞增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马钱苷10-mol/L和10。mol/L组对共培养模型黑素合成及酪氨酸酶活性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马钱苷10。moL/L组对共培养模型酪氨酸酶活性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马钱苷10山mol/L和10。mol/L组对共培养模型黑素合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马钱苷可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共培养模型黑素合成。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祛斑汤联合E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方法: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内服中药,2次/d。同时采用E光进行治疗,每2周治疗1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E光治疗。疗程共8周,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化瘀祛斑汤联合E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