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9篇
  免费   991篇
  国内免费   232篇
耳鼻咽喉   657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248篇
基础医学   730篇
口腔科学   354篇
临床医学   1014篇
内科学   1535篇
皮肤病学   209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563篇
外科学   3399篇
综合类   1703篇
预防医学   282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510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23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819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764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778篇
  2006年   783篇
  2005年   716篇
  2004年   579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499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探讨高能聚焦超声刀加氟脲嘧啶、四氢叶酸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3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胰腺癌病人先用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治疗,再予氟脲嘧啶、四氢叶酸联合化疗。氟脲嘧啶500mg/m^2加入5%GNS500ml静滴持续6小时以每天1次连用5天,CF(四氢叶酸)100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天1次连用5天,28天为1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CR1例;PR9例;MR9例;NC5例;PD6例。总有效率63%。毒副作用主要消化道反应,其他副作用轻微。结论应用HIFU局部治疗胰腺癌同时合用四氢叶酸加氟脲嘧啶全身化疗近期疗效提高明显,止痛明显达75%,副反应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2.
ΔNp63蛋白在膀胱移行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p5 3基因家族新成员截短型p6 3(△Np6 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4 0例膀胱移行上皮癌 (TCC)、6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和 8例正常膀胱移行上皮中△Np6 3的表达 ,并分析△Np6 3表达与膀胱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 结果 :正常膀胱移行上皮、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TCC中△Np6 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7.5 % (3/ 8)、6 6 .7% (4/ 6 )、10 0 % (40 / 4 0 )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TCCG3 级与G2 级△Np6 3的强阳性、中度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G1级 (P <0 .0 1)。Ta~T1期以△Np6 3弱阳性为主 (6 6 .7% ) ,随TCC浸润程度的增加 ,△Np6 3染色强度逐渐增强。T2 期△Np6 3强阳性表达率为 35 .3% ,T3 ~T4期增至 6 3.6 %。结论 :△Np6 3在TCC中高表达 ,与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Np6 3可能参与TCC的发生、发展 ,是评估TCC预后的潜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3.
输尿管回肠吻合术在可控性尿流改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输尿管回肠吻合术在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抗返流及防止上尿路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行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和新膀胱术的患者10例,采用带回盲瓣的回肠段作为可控性膀胱的输入襻,双侧输尿管黏膜下隧道法与回肠吻合,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感染情况等。结果 10例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发生输尿管返流或上尿路感染,1例发生单侧肾积水,为吻合口狭窄所致。结论 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回肠吻合术预防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
慢性肝病、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肝组织纳米细菌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组织中纳米细菌(NB)感染,为其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认识。方法 55例慢性肝病(25例慢性乙肝和30例肝炎后肝硬化)、43例肝癌病人和336例健康人血清采用ELISA、免疫组化和钙染色;53例慢性肝病(28例慢性乙肝和25例肝硬化)、43例肝癌和15例对照肝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部分阳性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慢性肝病、肝癌病人和健康人血清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0.0%、9.3%和8.0%,慢性肝病NB感染率高于健康人(P〈0.05)。免疫组化染色感染率分别为14.5%、4.7%和5.7%(P〈0.05)。钙染色分别为7.3%、4.7%和6.5%(P〉0.05)。(2)慢性肝病、癌及癌旁、对照组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20.8%、16.3%、14.0%和0%(P〉0.05)。部分肝癌和癌旁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纳米细菌样微生物结构(3/5)。结论 部分慢性肝病、肝癌病人血清、组织中存在纳米细菌感染,慢性肝病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率高于健康人。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胆肠、胃肠内引流术联合125I粒子置入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2002年2月~2004年8月,我院行手助腹腔镜胆肠、胃肠内引流术联合125I粒子置入术治疗晚期胰腺癌12例(胰头癌10例,胰体癌2例). 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4~181 min,(122±29) min.术中出血量45~152 ml,(60±18) ml.住院时间6~17 d,(8.5±1.3) d.术后病人黄疸逐渐减退,术后7~10 d肝功能恢复正常.腹痛消失3例,明显缓解7例.2例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治疗后缓解.10例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CT肿瘤明显缩小(PR)4例,无变化(NC)4例,肿瘤进展(PD) 2例. 结论手助腹腔镜内引流术联合癌组织间125I粒子置入术是治疗晚期胰腺癌,使其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细胞分化帮助剂(CDA-Ⅱ)促进低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癌细胞株HepG-2,BEL-7402凋亡的协同效应。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单用CDA-Ⅱ或As2O3和联用对肝癌细胞株HepG-2,BEL-7402生长及抑制率的影响;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药物对细胞膜的毒性反应;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结果 单用CDA-Ⅱ和As2O3分别为3.0mg/ml和50μmol/L时,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发生凋亡达到最大值,而联用5μmol/LAs2O3+1mg/mlCDA-Ⅱ可达到同样效果;结果显示:该浓度下HepG2的抑制率可达88%;BEL-7402的抑制率在100%;LDH检测表明联用比单用As2O310μmol/L更安全。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凋亡率联合组为40.2%,明显高于单用组As2O3(11.3%)或CDA-Ⅱ(8.7%)。结论 细胞分化帮助剂1mg/mlCDA-Ⅱ联用5μmol/LAs2O3可促进肝癌细胞株HepG-2,BEL-7402凋亡,可以明显降低As2O3的使用浓度,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7.
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在1992年6月至2004年4月收治5例膀胱憩室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中术前B超诊断2例,CT诊断2例,其中膀胱镜诊断4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例,移行细胞癌4例。5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5例,1例鳞癌死于术后1年;1例移行细胞癌死于术后3年,3例生存至今。结论膀胱憩室癌诊断首选膀胱镜检查,治疗以膀胱部分切除术为主。因憩室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术后需辅以BCG、IL-2膀胱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达上调与人肝细胞癌(HCC)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8 0例肝癌组织中COX-2,VEGF,bFGF,Ang-2和CD 3 4的表达情况;用W eidner分析法计算CD 3 4标记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COX-2,VEGF,bFGF和Ang-2在HCC中表达率分别为7 5.0%,6 2.5 0%,6 0.0%和6 1.2 5%。VEGF,bFGF和Ang-2在COX-2强阳性组的免疫染色积分分别是5.9 8±1.1 6,4.5 7±0.2 6和5.8 7±0.1 2;而在COX-2中弱阳性组的积分分别是3.3 0±0.2 2,2.6 1±0.1 6和2.6 3±0.1 3;VEGF,bFGF和Ang-2在COX-2强阳性组的表达率分别是1 0 0.0%(9 5/9 5),9 4.2 9%(3 3/3 5)和9 7.1 4%(3 4/3 5),而在中弱阳性组分别是6 0.0%(1 5/2 5),6 0.0%(1 5/2 5)和6 0.0%(1 5/2 5)。两组的新生血管生成差异有显著性(P<0.0 1);COX-2与VEGF,bFGF和Ang-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分别为0.8 5 7,0.706,0.9 0 1;P分别<0.0 1)。MVD在COX-2强阳性组和中弱阳性组分别为7 3.1 8±1 2.4 3和33.42±7.52(P<0.0 1),COX-2与MVD呈正相关(r=0.8 1 2,P<0.0 1)。结论COX-2高表达与HCC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The histolog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carcinosarcoma and mesothelioma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hist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of two carcinosarcomas presenting as pleural tumours. These were compared with 12 carcinosarcomas from sites within the lung, and with the established features of mesothelioma. Histologicall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ly, these 'pleural' carcinosarcomas are similar to conventional pulmonary carcinosarcomas but accurate recognition is hindered by their gross appearance and biphasic histology which closely mimic mesothelioma. They may exhibit features such as neutral mucin, expression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squamous differentiation, and 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 which, when present, are evidence against mesothelioma. These tumours are rare and have passed unnoticed until now.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荧光分光光度计联机法检测55例胃液内5-羟色胺的含量,共分为正常、溃疡病、萎缩性胃炎、胃癌等4个组。其结果正常组含量为48.70±49.3ng/ml,溃疡病组含量为76.26±127.06ng/ml,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含量为197.29±128.4ng/ml,胃癌组含量为191.80±124.2ng/ml。4组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正常组和溃疡病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而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两组与前两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1),但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之间未见差异(P>0.05)。这充分证明5-羟色胺(5-HT)在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胃液中含量是很高的。对于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与其它慢性胃病的鉴别诊断中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