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2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15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64篇
内科学   141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88篇
特种医学   5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26篇
综合类   2544篇
预防医学   409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925篇
  36篇
中国医学   226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402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初步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技术操作中的几个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采用国产单球囊导管对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进行PBMV。结果:4例患均获成功,血流动力学均明显好转。结论:PBMV技术操作中有关几个问题的处理对策是提高手术效果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损害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与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疗效的关系. 方法:根据二尖瓣损害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评分,将33例患者分为3组:瓣膜评分<8分16例,评分<12分11例,评分≥12分6例. 结果:33例患者手术全部获得成功,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左房平均压从3.31±0.87kPa降至1.64±0.65kPa(P<0.001),二尖瓣口面积从0.84±0.19cm2扩大至1.92±0.28cm2(P<0.001).临床随访症状持续改善者第1组16例(100%),第2组11例(100%),第3组4例(67%).结论:PBMV对瓣膜评分<12分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0前后心电图PTF-V1的变化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9例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狭窄患者PBMV前后PTF-V1的变化,并与二尖瓣面积(MVA)、左房平均压(MLAP)和左房内径(LAD)作相关分析。结果 PBMV术后PTF-V1显著改善(P〈0.01),与MLAP、LAD呈显著正相关,与MV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04.
心脏介入治疗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我科心脏介入治疗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易感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探讨其防治措施。 方法: 我科自1973~1999年6 月共收治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1 100 例,按照年龄、性别、手术种类、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1 100 例患者中,术后感染27例,感染率为2.45% 。包括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380 例,感染21 例,感染率为5.53%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520 例,感染6 例,感染率为1.15% ;射频消融术200 例,无感染发生。最常见的感染为血管相关性感染和切口感染。感染发生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心脏介入治疗后院内感染发生率较低,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可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0年临床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旨在研究本院400 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10 年的临床经验。 方法:采用改良的Inoue 方法。 结果: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即刻成功率98.3% (344/350),术后二尖瓣面积明显增加,达(1.11±0.29)~(2.19±0.40)cm 2。105 例随访9个月~8 年6 个月,二尖瓣再狭窄率为11.4% (12/105),死亡率为2.9% (3/105),二尖瓣置换术为3.8% (4/105)。 结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近、远期疗效均很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例闭式扩张术二尖瓣再狭窄(MRS)。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TMC)后MRS患者再次施行PTMC。结果 两组二尖瓣口面积(MVA)分别增加71%和78%。闭式扩张术后经再次PTMC,MVA从(1.35±0.34)cm^2提高到(2.31±0.32)cm^2,左房压(LAP)由(2.31±1.10)kPa降至(1.27±0.87)kP  相似文献   
107.
郭晋祥  林娜 《河北医学》1999,5(2):56-57
我院于1998年11月对6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施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成形术(PBMV),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风心病MS,男1例,女5例,2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年龄32~53岁。自诉...  相似文献   
108.
为建立闭合性脑硬膜外占位性颅脑损伤的大鼠模型,利用5F 漂浮导管置脑硬膜外模拟占位,按球囊注入水量和持续时间分组。观察各组动物的死亡率,存活鼠的颅内压、脑含水量的变化以及血肿形成、组织受损的情况。结果显示:球囊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损伤越大;存活鼠颅内压及脑水含量均增加,神经机能受损,并有血肿形成和受压区坏死;上述变化随占位时间延长和受压程度的加重而加重。提示该脑损伤模型简单可行、可重复,能较好地反映硬膜外占位性脑损伤的病理分级,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09.
食管贲门失迟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平滑肌病变所致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和食物反流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少见的疑难病症。对本病单纯用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我科近几年来,采用内镜球囊扩张结合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探讨手术全切或大部切除肿瘤后 ,球囊置入3 2 P内放疗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及临床价值。对 2 18例脑胶质瘤患者行手术切除或大部切除后 ,瘤腔内置硅胶球囊外接注药泵埋入皮下。手术后即将3 2 P9mci注入硅胶球囊 ,以后每 2个月更换一次 (通过穿刺注药泵更换 )。随访观察存活 1年以上者 166例 ,占 76 1% ( 166/2 18) ,2年以上者 10 9例 ,占 5 0 0 % ( 10 9/2 18) ,3年以上者 89例 ,占 40 8% ( 89/2 18) ;5年以上者 61例 ,占 2 7 9% ( 61/2 18)。其中生存 5年以上者 ,有 3 4例取硅胶球时 ,球囊周围多点取病理 ,未见肿瘤细胞。手术加球囊置入3 2 P内放疗生存时间长 ,并发症少 ,是治疗脑胶质瘤的理想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