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78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气道高反应性(AHR)患者效果和肺功能的变化。方法AECOPD伴AHR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分成常规组及试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使用敏感抗菌素抗感染,氨茶碱、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溶液以平喘,氨溴索祛痰,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吸氧等;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10mg,qn,富马酸酮替芬1.38mg,qn,疗程14d,观察临床表现、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nB)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常规组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别为(1.87±0.29)、(1.35±0.28)L,FE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54.05±4.93)%、(50.40±5.67)%,1秒率(FEVJFVC)分别为(55.44±3.06)%、(54.27±2.80)%,血氧分压(PaO2)分别为(87.14±7.32)、(78.38±8.09)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43.98±3.63)、(46.04±3.28)mmHg,hs—CRP分别为(4.70±2.67)、(11.61±5.63)mgL,FIB分别为(2.43±0.84)、(5.07±0.7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用酮替芬治疗AECOPD伴AHR疗效确切,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可必特与沐舒坦联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除常规给予抗生素、氨茶碱、甲强龙等治疗外,对照组49例给予沐舒坦15mg,每日2次雾化吸人,治疗组49例给予沐舒坦15mg,可必特2.5ml联合每日2次雾化吸入。结果两组患者用药7d后症状、体征改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必特和沐舒坦联合雾化吸入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及缓解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早期无创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9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鼻导管吸氧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应用无创BIPAP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24h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CO2下降,PaO2、pH较治疗前上升,同时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BiPAP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肯定,且是一种并发症、不良反应少的机械通气技术。  相似文献   
94.
王菲  史菲 《海南医学》2010,21(14):49-5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将40例Ⅱ-Ⅲ级AE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观察组为伴HP感染的AECOPD患者,对照组为不伴HP感染的AECOPD患者,两组均进行胃镜、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检查,然后对上述检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伴HP感染的AECOPD患者应进行积极、正规的根除HP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血氧情况。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AECOPD合并SIR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乌司他丁60万U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两组1周后治疗效果、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改善AECOPD并SIRS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6.
无创通气治疗老年AECOPD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AE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60例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双水平(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BiPAP呼吸机治疗后HR(1 14±16)次,分,R(30±5)次,分,pH(7.23±0.03)mmHg,PaO2(54±7.2)mmHg,PaCO2(54±7.2)mmHg,SaO2(30(5)mmHg,HCO3(114±16)mmHg,较上机前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创通气对大部分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有效,需选择合适的适应症,必要时及时改用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97.
程莉  曾颖 《中国药业》2010,19(21):64-6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溶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分为经湿化瓶氧气雾化双鼻导管吸入组和经空气压缩雾化器雾化喷气嘴吸入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改善程度。结果两种方法雾化吸入治疗均可使老年AECOPD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经湿化瓶氧气雾化双鼻导管吸入组患者依从性更好、效果更明显。结论经湿化瓶氧气雾化双鼻导管吸入异丙托溴铵溶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更适合老年AECOPD患者。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其在预测AECOPD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2例,按照COPD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Ⅳ等级,收集患者空腹血清白蛋白,采用微型营养评定表、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3个营养指标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评定,并分析ALB同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 ALB同COPD严重程度分级呈负相关,相关指数为-0.35,且低ALB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心力衰竭纠正时间明显增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OPD组的血清PaCO2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PD严重程度分级同ALB水平下降具有相关性,随着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ALB水平下降越明显,据此可有效地预测患者预后,可以作为AECOPD急性加重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序贯法治疗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来自西宁地区(平均海拔2260m)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应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强心利尿药及吸氧治疗。治疗组38例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序贯法静滴;对照组38例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分析、血糖、电解质、痰真菌培养、血压等指标检测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血气分析、血糖、电解质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高海拔地区AECOPD的治疗可首选甲基强的松龙序贯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痰菌培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合格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操作方法,常规分离培养。采用Vitek-32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MIC定量药敏检测。结果:189例老年AECOPD患者中,经痰菌培养阳性率为52.91%(100/189)。100例阳性患者中痰菌培养菌株102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15.69%(16/102),革兰阴性(G-)菌62.75%(64/102),真菌22株21.56%(22/102)。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G+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真菌中主要为白色念珠菌。结论:G-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生素敏感,G+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菌株。提示临床治疗中应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同时加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