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62篇
  免费   3106篇
  国内免费   2269篇
耳鼻咽喉   556篇
儿科学   330篇
妇产科学   553篇
基础医学   2888篇
口腔科学   560篇
临床医学   5448篇
内科学   3519篇
皮肤病学   550篇
神经病学   1192篇
特种医学   10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2742篇
综合类   14213篇
预防医学   5817篇
眼科学   402篇
药学   8070篇
  58篇
中国医学   4493篇
肿瘤学   2301篇
  2024年   481篇
  2023年   1798篇
  2022年   1455篇
  2021年   1778篇
  2020年   1479篇
  2019年   1384篇
  2018年   763篇
  2017年   1238篇
  2016年   1305篇
  2015年   1489篇
  2014年   2236篇
  2013年   2394篇
  2012年   2900篇
  2011年   3049篇
  2010年   2757篇
  2009年   2826篇
  2008年   3306篇
  2007年   3047篇
  2006年   3017篇
  2005年   3404篇
  2004年   2124篇
  2003年   2085篇
  2002年   1453篇
  2001年   1310篇
  2000年   948篇
  1999年   809篇
  1998年   671篇
  1997年   553篇
  1996年   495篇
  1995年   467篇
  1994年   385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1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L-OHP联合5-Fu和CF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书红  庄英帜  张辉 《实用癌症杂志》2004,19(5):523-524,529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3例晚期大肠癌采用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点滴2h,第1天;甲酰四氢叶酸钙200mg/m^2静脉点滴2h,第1~5天;5-氟脲嘧啶400mg/m^2静脉点滴8h以上,第1~5天。结果全组CR 1例,PR 20例,总有效率为48.8%(21/4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0.7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反应,Ⅲ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1.6%(5/43),其它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对晚期大肠癌有明显疗效,多数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小剂量DDP、5-Fu联合力尔凡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1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5-Fu350mg/m^2,慢速滴注共28天,DDP3.5-7.5mg/m^2、每周4次,连续4周。B组:化疗药物同A组,力尔凡20mg静脉滴注,28天。结果 A组27例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8例,总有效率(CR PR)29.63%。B组24例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0例,总有效率58.33%。不良反应低。结论 以小剂量DDP、5-Fu联合力尔凡治疗恶性肿瘤有高效低毒的特点,颇适宜于年老体弱的晚期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993.
在寻找天然抗雄激素活性药物的研究中,发现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孢子50%乙醇提取物体外显示抑制睾酮5α-还原酶的活性;用阉割的叙利亚仓鼠和睾酮处理后的C57Black/6CrSlc小鼠,检测其体内抗雄激素活性;并以睾酮5α-还原酶抑制活性为指导,对其进行分离,得到活性成分油酸、亚油酸、棕榈酸。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和 18β 甘草次酸对高转移人肺癌细胞 (PGCL3 )增殖抑制和抗侵袭的作用及其联合作用。方法 维甲酸和甘草次酸处理PGCL3细胞 ,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对重建基底膜胶的侵袭试验、趋化运动试验和对层粘连蛋白的粘附试验以及组织蛋白酶B活性测定 ,观察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维甲酸和甘草次酸可降低PGCL3细胞增殖能力 ,并呈剂量依赖性 ,IC50 分别为 12 .5 8μmol/L和 14 5 .3 μmol/L ;5 .0 μmol/L维甲酸、2 5 μmol/L和 5 0 μmol/L甘草次酸能抑制PG CL3细胞的侵袭能力 (P <0 .0 1和P <0 .0 0 1) ,且有剂量依赖性。 5 .0 μmol/L维甲酸和 2 5 μmol/L甘草次酸联合作用对细胞侵袭抑制率大于两药单独作用之和 ,呈协同作用。抗侵袭作用机理的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各浓度的甘草次酸和 10 μmol/L维甲酸对细胞的运动、粘附、组织蛋白酶B分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P <0 .0 0 1) ,上述各浓度甘草次酸对软琼脂集落形成率有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0 1)。结论 维甲酸和 18β 甘草次酸有抗PGCL3人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作用 ,两药有协同抗侵袭作用 ,维甲酸和甘草次酸抗侵袭机理不是对侵袭过程中某一环节的阻断 ,而是对侵袭的各个基本环节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柴胡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群  葛发欢 《中药材》2003,26(9):641-64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柴胡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从柴胡挥发油中分离了29个成分并鉴定了22个成分;蒸馏出的水层经静置后未检出任何挥发油类成分;临床所用的柴胡注射液未检出所分析的挥发油成分,只检出呋喃甲醛和5-甲基呋喃甲醛二个成分。  相似文献   
996.
5-脂氧合酶(5LD)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白三烯和5HE能够使前列腺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发生细胞凋亡,而代谢产物白三烯和5HETE能够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相似文献   
997.
调胃承气加味方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麻痹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福凯  钱峻  金小晶 《河南中医》2003,23(12):67-68
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很多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肠麻痹症状 ,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气不畅、大便秘结等。本病临床治疗多以西药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为主 ,而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多易造成肠蠕动减弱 ,导致或加重肠麻痹 ,进而影响病  相似文献   
998.
陈晋  吴诚义   《肿瘤防治研究》2003,30(6):472-474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5β1及nm2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5 1例乳腺癌和 1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整合素α5β1及nm2 3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乳腺癌中整合素α5β1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分化低密切相关 ;②乳腺癌中nm2 3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密切相关 ;③乳腺癌中整合素α5β1的表达水平与nm2 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整合素α5β1和 /或nm2 3的低表达可作为早期识别具有高浸润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并判断其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99.
李清丽  王和  彭芝兰  姚远  刘珊玲 《肿瘤》2003,23(3):202-205
目的 了解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cytosinedeaminase ,CD)及其前药 5 氟胞嘧啶 (5 fluorucytosine,5 FC)和bcl Xs基因转移联合作用对卵巢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将CD基因和bcl Xs基因体外转染大鼠卵巢癌细胞株NUTU 19细胞 ,加入含 5 FC的培养基。MTT法检测培养细胞吸光度值 ,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 单一bcl Xs基因转移及单一CD /5 FC系统作用对NUTU 1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均随病毒滴度的增加而增大 ;将两者联合作用于NU TU 19细胞 ,其生长抑制率比两者单独使用时的生长抑制率之和更高 ,表现为协同效应 (P <0 .0 0 0 1)。结论 CD /5 FC系统与bcl Xs基因转移联合使用对NUTU 19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