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51.
《伤寒论》中的黄连汤方,是仲景用来治疗“伤寒晌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笔者根据仲景之意,运用该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者。在25例中,男性18例,女性7列,年龄28~63岁。病程,从自觉胃脘不适之日开始计算,1~2年者3例,3~5年者9例,6~9年者13例,其中单纯型12例,合并各种上消化道疾患(如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炎  相似文献   
52.
对《伤寒论》中黄连汤黑桂枝的配伍应用做了四点归纳分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解肌散邪、交通上下阴阳之气,条达肝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2002年5月-2007年6月,笔者采用黄连汤合左金丸加昧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30例,并与奥美拉唑加西沙比利治疗30例作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胆汁反流性胃炎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共选择符合诊断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均为2002年5月-2007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依照受试者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39.25±3.6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平均(5.08±1.21)年:其中伴浅表性胃炎18例,食管下段或胃黏膜充血者12例,萎缩性胃炎2例,伴黏膜肠上皮化生9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2岁,平均(38.98±3.77)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平均(5.12±1.09)年;  相似文献   
54.
黄连汤治疗复发性口疮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5.
治疗300例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虚寒型,占91%,胃溃疡多郁热型,占50%,两者后期常寒热错杂。虚寒型治以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总有效率78%;郁热型治以黄连温胆汤合平胃散,总有效率65%;寒热错杂型治以黄连汤加味,总有效率70%。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葛根黄芩黄连汤对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病毒性肠炎患儿,根据其住院号尾数奇偶性分组,对照组44例以病毒唑治疗,观察组44例以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5%(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经观察,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小儿病毒性肠炎展开治疗时,葛根黄芩黄连汤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7.
葛根黄芩黄连汤是《伤寒论》中的一首名方,方中葛根升清阳、解表、生津,可宣达肺气使上焦通畅,体现“源清而流自洁”、“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止利,体现“湿宜轻下”、“急下存阴”之思想。通过对葛根黄芩黄连汤的探讨,以期对后世医家诊治肺系、肠系疾病以及湿热病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伤寒论》34条说:“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其中对“脉促”的理解,历来不尽相同。兹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于下。 1 诸家注释喻昌曰:“太阳病,原无下法,当用桂枝解外,医反下之,则邪热之在太阳者,未传阳明之表,已入阳明之里。所以其脉促急,其汗  相似文献   
59.
乔振纲  乔艳华 《河南中医》1995,15(6):360-360
“虚实”为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7例乔振纲,乔艳华,吴燕燕,乔艳贞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471003)主题词结肠炎,溃疡性/中医药疗法,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应用,平胃散/治疗应用,四逆散/治疗应用,补中益气汤溃疡性结肠炎属祖国医学“泄泻”、“肠辟”...  相似文献   
6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8月~2001年2月我们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 ,以苏叶黄连汤化裁为基础方 ,随证加减治疗以消化系统中毒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尿毒症患者35例 ,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既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 [1],又具有上消化道中毒症状 [2],即 :①有明显原发病病史和诱因 ;②中毒症状以腹胀、恶心呕吐、早饱、纳差等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可伴呼吸、循环、神经、泌尿、血液等系统症状 ,以及能量代谢 ,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等紊乱 ;③实验室检查有血红蛋白降低 ,BUN>10mmol/L ,Cr>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