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8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19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60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600篇
内科学   464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1686篇
预防医学   2111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877篇
  1篇
中国医学   1465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511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食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传统的检查方法是胸部透视或食管吞服棉钡。对于不透X线的小异物、透X线的异物,往往不能明确诊断,而且难以显示及准确诊断由其引起的并发症。而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可直接显示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是否穿透食管壁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1]。  相似文献   
992.
贝类水产中副溶血性弧菌菌型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贝类水产中副溶血性弧菌(VP)的菌型构成及其特点。方法按照GB/T 4789.7标准处理贝类标本,每份VP阳性标本挑取10个克隆,并对其进行血清分型,以PCR法检测tdh、trh、GS-PCR和f237噬菌体的携带情况,并据此对阳性标本中的VP进行菌型区分,分析各菌型在相应标本中的构成。结果 75份贝类水产中18份(24.0%)检出VP,5.6%携带trh阳性VP(O4∶KUT),未检出tdh阳性菌株。18份VP阳性标本共获得180株VP克隆,共可分为42种菌型。检出3株O3∶K6和1株O1∶K33 GS-PCR阳性菌株,均为非流行株。不同标本中菌型数不完全相同,最多可检出9种,平均每份VP阳性标本含6.1种菌型。检出47个(26.1%)克隆株携带f237的orf8完全缺失变种。结论 f237 orf8完全缺失变种噬菌体在贝类中具有广泛的分布。贝类中VP种群构成复杂,常携带多个菌型。临床常见菌型在贝类中不具优势,食品中VP的检测应充分考虑血清分型、基因分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994.
系统分析药食两用物质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指出药食两用物质在人群中应用普遍,其中存在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外源性污染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有毒微生物、亚硫酸盐等;目前国内外对药食两用物质的安全性研究较少,民众中也存在乱用滥用问题,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并据此提出研究构想,为指导民众正确选择和利用药食两用物质提供参考和依据,也对药食两用物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韩辉  伍波  贾娇娇  宋悦谦 《疾病监测》2022,37(10):1266-1268
2022年9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67种,涉及235个国家和地区。 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35个)、猴痘(106个)、登革热(32个)、麻疹(25个)和霍乱(15个)。 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裂谷热(69.2%)、马尔堡病毒病(66.7%)、埃博拉病毒病(63.9%)、拉沙热(18.5%)和西尼罗热(6.3%)。 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疟疾、登革热、麻疹和霍乱。 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霍乱和登革热;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埃博拉病毒病、霍乱、鼠疫、黄热病、拉沙热、疟疾和猴痘;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和猴痘;欧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猴痘和西尼罗热。  相似文献   
996.
韩辉  伍波  张瑾  贾娇娇  宋悦谦 《疾病监测》2022,37(8):991-993
2022年7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69种,涉及234个国家和地区。 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34个)、猴痘(78个)、登革热(31个)、麻疹(27个)和霍乱(15个)。 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埃博拉病毒病(100.0%)、马尔堡病毒病(75.0%)、拉沙热(19.1%)、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12.3%)和西尼罗热(7.0%)。 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疟疾、登革热、霍乱和麻疹。 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霍乱和登革热;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鼠疫、霍乱、黄热病、拉沙热、疟疾和猴痘;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欧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猴痘。  相似文献   
997.
韩辉  伍波  贾娇娇  宋悦谦 《疾病监测》2022,37(6):716-719
2022年5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66种,涉及233个国家和地区。 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33个)、猴痘(36个)、登革热(31个)、麻疹(24个)和霍乱(11个)。 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埃博拉病毒病(100.0%)、中东呼吸综合征(34.4%)、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22.2%)、拉沙热(19.8%)和猴痘(4.0%)。 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疟疾、霍乱、登革热和麻疹。 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登革热和霍乱;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埃博拉病毒病、霍乱、黄热病、拉沙热、疟疾和猴痘;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欧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猴痘和不明原因急性肝炎。  相似文献   
998.
药膳知多少     
何为食物的“四性”、“五昧”“药食同源”的理论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医学与药膳食疗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性”、“五味”。  相似文献   
999.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绿茶的主要组成成分,国内外多年的研究表明其对多种肿瘤均有防治作用.本文将从EGCG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的转移浸润、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肿瘤的耐药等方面来阐述EGCG的肿瘤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刘宇  赵东兴  肖顺贞 《护理研究》2013,(12):3987-3989
[目的]对中重度老年痴呆病人的跌倒和噎食风险进行评定并探讨高风险病人的特征,为临床护士实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某精神病院中重度老年痴呆住院病人51例,使用噎食和跌倒风险评估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51例病人中,具有跌倒和噎食风险的病人分别占52.9%和90.2%;既往来发生过跌倒或噎食的病人亦具有跌倒或噎食的高风险;跌倒风险与噎食风险不具有一致性(x2=1.17,P=0.28);年龄越大,痴呆病人发生跌倒(t=-2.30,P=0.03)和噎食(t=2.37,P=0.02)的风险就越高;自理能力低的病人跌倒风险高(t=-2.30,P=0.03).[结论]中重度痴呆病人具有较高的跌倒风险与噎食风险;两种风险评估需要独自评定,不能相互取代;既往没有跌倒史或噎食史的中重度痴呆病人也需要重点预防跌倒或噎食的发生;高龄病人和自理能力差者为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