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57篇
  免费   1982篇
  国内免费   1863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303篇
妇产科学   192篇
基础医学   1413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5116篇
内科学   3099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640篇
特种医学   16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3203篇
综合类   11836篇
预防医学   1804篇
眼科学   344篇
药学   10613篇
  63篇
中国医学   3513篇
肿瘤学   385篇
  2024年   280篇
  2023年   926篇
  2022年   768篇
  2021年   992篇
  2020年   920篇
  2019年   1012篇
  2018年   520篇
  2017年   825篇
  2016年   808篇
  2015年   927篇
  2014年   1342篇
  2013年   1334篇
  2012年   1997篇
  2011年   2093篇
  2010年   1797篇
  2009年   1810篇
  2008年   2070篇
  2007年   2049篇
  2006年   2049篇
  2005年   2162篇
  2004年   2112篇
  2003年   1992篇
  2002年   1752篇
  2001年   1634篇
  2000年   1471篇
  1999年   1287篇
  1998年   1127篇
  1997年   984篇
  1996年   935篇
  1995年   877篇
  1994年   769篇
  1993年   602篇
  1992年   524篇
  1991年   482篇
  1990年   427篇
  1989年   416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6 毫秒
21.
22.
目的观察血栓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性及眼底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措施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指标及眼底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GPⅡb/Ⅲa、CD61、PAC-1及CD62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眼底动脉舒张末期最大流速(EDV)、收缩期最大流速(PSV)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5),脉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加显著(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DR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可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及眼底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的眼部血供,降低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天麻素是从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中提取分离而得,现已人工合成。天麻素药理作用广泛,如镇痛、镇静安眠、促智、保护神经元、降血压、抗惊厥、抗癫痫、抗氧化、抗衰老、改善微循环等,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其相关制剂在临床上亦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头痛、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突发性耳聋、癫痫、神经衰弱及脑卒中等。考虑到天麻素临床治疗上述疾病常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联用,故其体内过程及其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容忽视。目前,有关天麻素综述多集中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而其药代动力学综述鲜见报道。随着天麻素药代动力学研究日渐深入,本研究将从其样品前处理、测定方法、药物ADME过程及影响体内过程的因素等方面较系统全面地对天麻素近年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天麻素制剂工艺及临床联合配伍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52-55
目的 分析老年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患者食管动力学特征和反流特点。方法 以我院2017 年2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rGERD 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 岁)42 例和非老年组(年龄<60 岁)58 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临床表现特征、食管动力学特征、反流特点。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性别、BMI 指数、吸烟及饮酒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胸痛、上腹部不适及慢性咳嗽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LESP 及LEPP 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次数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rGERD 患者存在明显的食管动力学异常,且该类患者的反流主要是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目的研究煮炸鹿茸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规律及动力学参数。方法通过构建葡萄糖与赖氨酸模拟煮炸鹿茸加工过程美拉德(Maillard)反应体系,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UPLC-MS/MS法测定体系褐变指数和典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羧甲基赖氨酸和羧乙基赖氨酸)含量变化,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规律和动力学参数。结果鹿茸加工过程中煮炸时发生褐变反应,生成羧甲基赖氨酸和羧乙基赖氨酸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5.07、40.44、78.47 kJ/mol,且均为零级反应;烘烤时相应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6.72、89.34、164.77 kJ/mol,也均为零级反应。相对于生成羧甲基赖氨酸而言,生成羧乙基赖氨酸所需能量更高,反应更难发生。结论烘烤过程温度变化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动力学参数影响显著高于煮炸过程,长时间较高温度的烘烤使鹿茸中产生了较多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这些结果为鹿茸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阻断、抑制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生产绿色安全的鹿茸及加强中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胫骨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手术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的常见手段,但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胫骨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10-08-2018-11-23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胫骨骨折固定手术治疗的104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52例例患者为观察组,52例实施全身麻醉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 rate,HR)变化。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为(12.09±2.23)和(5.76±1.23)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6.11±3.42)和(7.15±1.49)min,t值分别为7.100和5.188,均P<0.001。观察组丙泊酚用量为(508.26±69.34)mg,低于对照组的(691.78±96.52)mg,t=11.135,P<0.001。T0时,两组MA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与T2时,观察组MAP值分别为(110.59±13.27)和(88.95±9.18)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118.61±12.28)和(95.04±9.27)mm Hg,t值分别为2.199和3.366,P值分别为0.002和0.001;观察组T3时MAP值为(88.49±9.89)mm Hg,高于对照组的(83.09±9.21)mm Hg,t=2.881,P=0.005;观察组T1时HR值为(82.26±10.23)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8.17±11.25)次/min,t=2.803,P=0.006;观察组T2与T3时HR值分别为(76.16±8.17)和(75.53±8.46)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71.67±8.59)和(71.28±7.33)次/min,t值分别为2.731和2.738,均P=0.007。结论胫骨骨折患者术中经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缩短拔管与苏醒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利于控制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