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275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404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59篇
  5篇
中国医学   19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近年来激光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牙周治疗中,激光可用来进行牙结石去除、根面处理、软组织及骨修整等,参与到牙周治疗的各个环节,起到很好的辅助牙周治疗作用。低能量激光是指能量较温和、治疗时不产生热量的一类激光。在牙周治疗时可利用其生物刺激功能起到抑制牙周炎症、促进创口愈合及牙周组织再生等方面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低能量激光的特点、作用机制及临床使用方法,为低能量激光治疗在临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44例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创面采用"药刀结合"的方法治疗,药即MEBO,刀即外科清创术、植皮术等。患者初诊时尽量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不能耐受一次性清创者行蚕食疗法;清创后创面均匀涂抹MEBO并外敷MEBO药纱包扎治疗,存在潜腔的创面用MEBO药纱填塞引流,待肉芽组织填满创面后行肉芽创面游离植皮术。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结果344例患者中除38例患者好转后自动出院,3例患者死于基础疾病外,其余303例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愈合率达88.1%,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80.4 d±15.8 d。其中,193例患者经MEBO换药治疗后创面自行愈合(56.1%);48例合并趾骨坏死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坏死组织剜除术(14.0%);34例骨外露创面进行了钻孔术(9.9%);54例患者进行了肉芽创面植皮术(包括接受趾骨剜除术及骨钻孔术后的创面)。89例烧伤残余创面愈合较快,最短为7 d,最长为29 d,平均愈合时间为18.8 d±4.9 d。结论MEBO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坏死组织液化脱落及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适时配合"刀法"还可进一步加速坏死组织脱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时封闭创面,减少瘢痕增生,是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骶尾部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整形科2010年9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4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换药Ⅰ组、换药Ⅱ组及手术组,分别使用中医去腐生肌膏外敷治疗(换药Ⅰ组)、中医去腐生肌膏+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综合治疗(换药Ⅱ组)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手术治疗(手术组)。治疗周期结束后,通过对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换药疼痛程度及伤口愈合情况进行评定并进行各组差异性比较。结果与换药Ⅰ组和换药Ⅱ组比较,手术组经皮瓣转移VSD治疗后,其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疼痛方面效果更好(P<0.05)。而且,手术组总治愈率明显高于换药Ⅰ组和换药Ⅱ组(P<0.05)。结论皮瓣移植结合VSD治疗的手术方法在治疗骶尾部难愈性创面方面,较去腐生肌膏、中西医结合方法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综述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现状,为更有效地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降低截肢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查阅收集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创面愈合、糖尿病足溃疡的文献资料并整理总结。结果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的机制。结论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的机制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其广度和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探究,需要更多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来夯实提供有效治疗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析应用皮瓣修复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42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清创换药以及封闭负压引流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体皮瓣移植修复技术,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创面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2.5±3.8)d,短于对照组;随访1年无复发情况,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12例患者创面为甲级愈合,6例为乙级,2例为丙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修复技术在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最大限度地恢复缺损部位的功能与外观,强化创面愈合效果并加快愈合速度,有较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6.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对比封闭式负压引流(VSD)与传统换药方法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烧伤整形科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清创、换药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清创的基础上应用VSD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加快创面的愈合时间,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难愈性伤口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换药处理,观察组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愈合质量、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复发率及创面感染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愈合创面的颜色相较于对照组更接近于正常肤色,且创面愈合皮肤的张力及硬度相较于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复发率和创面感染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对难愈性伤口的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的缩短创面肉眼组织出现及愈合时间、促进创面皮肤的恢复,减少复发及创面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总结应用多种皮瓣在难愈性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9例难愈性创面患者的52处创面(其中外伤性创面32处,压迫性创面14处,放射性创面2处,恶性创面2处,静脉淤血性创面2处),彻底清创冲洗后用皮瓣进行修复,根据缺损部位有无正常组织、组织的血管是否受损、局部转移能否完全覆盖缺损部位、缺损部位需要组织量的多少等选择皮瓣,以先简后繁及减少附加损伤为原则选择皮瓣.其中游离皮瓣6例,臀大肌皮瓣5例,阔筋膜张肌皮瓣3例,股二头肌皮瓣2例,腹直肌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6例,隐神经皮瓣3例,局部皮瓣15例.结果 本组39例52处创面,除1例臀大肌皮瓣及1例隐神经皮瓣部分坏死后经换药创面痊愈,2例局部皮瓣完全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达到一期修复.修复后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结论 将多种皮瓣修复外科技术应用于难愈性溃疡创面的治疗,可使术后患者的外形和功能恢复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袁媛  王杨  马静  杨嫚 《护理学杂志》2016,(12):59-60
目的观察创口液体粘合敷料不同用药方法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2例有水疱的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抽吸水疱液体后保留原皮肤,涂抹创口液体粘合敷料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即剪去水疱皮肤后外涂创口液体粘合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换药次数,治疗时间段局部创口愈合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保留水疱创面皮肤并使用创口液体粘合敷料更适用于Ⅱ期压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60.
韩雷  任少强  杨静  李大君  徐祥  刘莉云 《安徽医药》2018,22(9):1743-1746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综合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选择4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其中20例行VSD序贯治疗,包括全身综合治疗、创面清创、常规换药、VSD治疗和手术治疗来修复难愈性创面(观察组),20例采用除去VSD治疗的传统治疗(对照组),对两组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情况、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患者中观察组创面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13.55±6.87)次比(29.25±24.13)次,t=2.319,P<0.05];10例非手术患者中观察组可促进创面愈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比40%,P<0.05);30例手术患者中观察组手术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比60%,P<0.05).结论 VSD对于难愈性创面,尤其窦道性创面及肌腱甚至骨质外露创面均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