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2篇
临床医学   1425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2149篇
预防医学   770篇
药学   1025篇
  12篇
中国医学   28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666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一、院前急救的概念及意义:院前急救是指对各种遭受危机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的进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治。  相似文献   
42.
高速公路交通伤的一体化救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目前占各种伤亡的第一位。高速公路交通伤又以受伤人数多、伤情重且多为高能量伤、多发伤、死亡率高为显著特点。伤后早期死亡者占到受伤人数的50%以上,及时准确高效的救治是有效降低伤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和核心。为提高高速公路交通伤的救治水平,我院自1999年10月与杭州市高速公路交警协作,采用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手术一体化救治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3.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急诊科护理部承担急诊抢救、留观患者护理、急救站调度、院前急救、门诊注射等工作任务。工作内容相对复杂、繁琐、应急性强、群众要求高、纠纷发生率高。而工作人员受计划思维定势和旧的制度、程序的影响,主动服务不够,差错、纠纷和群众投诉时有发生。面对严峻的形势,2002年始,我院急诊科护理部试行护理质量及工作量双量化考核管理,与效益工资挂钩(40%工资和奖金为效益工资)。在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取酬、质量否决。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兼顾公平的原则重新分配效益工资。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全院各科护理部得到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病人的院前急救意义。方法:对比同期收治的院前急救急性CO中毒病人和未经院前急救的急性CO中毒病人,对比两组病人的好转率、住院率及死亡率。结果:院前急救组病人的好转率明显高于非院前急救组,而住院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非院前急救组。结论:急性CO中毒病人行院前急救能明显减少死亡率并提高好转率。  相似文献   
45.
李雄文 《微创医学》2003,22(6):845-847
目的探讨院外心肺复苏的特点和对策.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开展院外心肺复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47例,心肺复苏成功72例,脑复苏成功30例,心搏骤停原因以不明原因猝死和心血管疾病多见.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0.77min.结论院外复苏的特点是复苏率低、急救条件差、极少目击者会施行CPR、医疗配备不足、围心搏骤停期的救治空白、搬运困难等.提出对策为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完善急救设备的配备、研究提高现场CPR成功率的药物和器械、建设城市住宅急救通道,对心搏骤停早期CPR患者及时转动回医院抢救.  相似文献   
46.
颈椎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香兰  王秀文  王芳 《中医正骨》2006,18(11):58-58
颈椎损伤是骨科常见的严重性创伤,如急救护理措施不当,不仅可加重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自2001年我们开展了颈椎损伤的院前急救护理知识及技术技能培训,避免加重损伤,提高了治疗康复率。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重视急救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大力培育具有导向功能的中心精神 1.1培育急救中心精神是中心文化建设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所谓“中心精神”,是急救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及广大职工在长期的院前急救工作中及各项活动中所形成的、带有个性特征及反映单位整体面貌和激励大家积极进取的一种群体意识。中心精神是时代精神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反映,是民族精神的缩影。中心精神是急救中心管理总系统中的“软”系统,是急救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创建基本现代化急救中心和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急救中心良好的中心精神一经形成,就会渗透、体现到急救工作日常活动及广大职工工作的各个方面,给人以理想,给人以方向,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制约。急救精神是一种群体精神,它是民族精神与个体精神之间的中间环节,是将二者联接起来的一种途径,一种方式,因此,培育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民族精神的急救精神,也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8.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急症,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据报道,在其死亡患者当中有50%发生在起病1小时内,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因此,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我院从2001年元月至2004年12月,共进行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塞42例,经现场处理,病情稳定后,转入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救治,无1例死亡,现将急救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9.
5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有近半数患者死于院外,多为猝死。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尤为重要。我院120分站从2006年8月8日-2007年8月8日1年中院外抢救急性心梗患者52例,其中46例经过现场抢救安全送入专科治疗,6例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