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8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240篇
预防医学   26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6篇
  2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刘俊峰  潘敏鸿  张智弘 《江苏医药》2015,(6):647-649,745
目的:探讨运动损伤所致骨化性肌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2例骨化性肌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有外伤史。其中,下肢软组织6例,上肢和腰背部各2例,臀部和颈部各1例。光镜下显示特征性的区带结构,为位于中央的纤维细胞和周边的骨组织增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阳性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肌动蛋白、波形蛋白。结论骨化性肌炎是局限性、自限性的修复性病变,好发于四肢软组织;早期病变应注意与骨外骨肉瘤、指趾纤维骨性假瘤、骨纤维结构不良等鉴别。  相似文献   
42.
全民健身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活氛围,但是大家还没意识到,在羽毛球、篮球等竞技类“运动潮”的背后,跟腱断裂等“动出来”的病也越来越“流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运动损伤呢?跟腱,最容易断的肌腱跟腱是小腿后方最强大的肌腱,即连着“脚后跟”的那根粗大的肌腱,长度约15厘米,人体的站、立、跑、跳等下肢的主要动作都离不开跟腱。但是这么粗大、强壮的肌腱却是人体诸多肌腱里最容易断的。  相似文献   
43.
刘祥华  罗湘筠  李文倩 《安徽医药》2020,24(12):2443-2448
目的探究针刺对超负荷运动致骨骼肌损伤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及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了解针刺对超负荷运动致骨骼肌损伤的治疗机制。方法于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6月选取 60只 6周龄 SPF级 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SD大鼠分为四组:空白组(Control,C)、超负荷运动组(Overload,O)、针刺组(Acupuncture,A)和超负荷运动 +针刺组(Overload and Acupuncture,OA),各 15只; O组及 OA组实行超负荷运动,运动结束立即针刺 A组及 OA组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和肾俞穴,留针 20 min,持续 14 d;检测各组 SD大鼠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SD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2(Bcl?2)、 Bcl?2相关 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Caspase?3)活性;检测 SD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水平并使用苏木精 ?伊红(HE)染色观察 SD大鼠骨骼肌情况;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 3?激酶 /蛋白激酶 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相比 C组丙二醛水平(4.75±0.29)mol/L、骨骼肌细胞凋亡水平(9.89±1.02)%和肌酸激酶(457.54± 45.02)kU/L,O组丙二醛水平(13.97±0.55)mol/L、骨骼肌细胞凋亡水平(32.58±3.50%)、 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血清肌酸激酶水平(1985.50±88.87)kU/L均显著升高(P<0.05);相比 C组 GSH?Px水平(142.25±8.39)kU/L、SOD水平(2.50±0.25)kU/L、SDH水平(35.75±8.78)kU/L,O组 GSH?Px水平(55.68±6.97)kU/L、SOD水平(1.02±0.17)kU/L、SDH水平(10.58±6.50)kU/L、Bcl?2、 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 B(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 O组, A组丙二醛水平(4.99±0.32)mol/L、骨骼肌细胞凋亡水平(11.52±1.0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均(557.56±54.25)kU/L显著降低, GSH?Px水平(130.25±7.14)kU/L、SOD水平(2.38±0.30)kU/L、SDH水平(31.25±5.50)kU/L、Bcl?2、PI3K、p?AKT、m?TOR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 A组, OA组丙二醛水平(7.89±0.41)mol/L、骨骼肌细胞凋亡水平(22.58±2.51)%、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血清肌酸激酶水平(1402.51±64.50)kU/L均显著升高, GSH?Px水平(135.58±8.14)kU/L、SOD水平(2.10±0.21)kU/L、SDH水平(24.28±4.99)kU/L、 Bcl?2、PI3K、p?AKT、m?TO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 O组, OA组丙二醛水平、骨骼肌细胞凋亡水平、 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血清肌酸激酶平均显著降低, GSH?Px水平、 SOD水平、 SDH水平、 Bcl? 2、PI3K、p?AKT、m?TOR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 O组纤维弯曲,肌红蛋白溶解,肌细胞核固缩、溶解,肌束膜破裂; OA组少量肌纤维断裂溶解弯曲,余未见异常。结论针刺可以通过调控 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 SD大鼠氧化应激和骨骼肌细胞凋亡来实现治疗超负荷运动致骨骼肌损伤。  相似文献   
44.
肌肉骨骼疾病,又称运动损伤疾病,以往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传统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X线主要用于骨关节系统,但其对软组织分辨率低,诊断价值有限。CT对肌肉软组织结构显示欠佳,影响其在软组织诊断中的应用。MRI适合评价肌肉骨骼病变,甚至可作为某些疾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不能实时动态检查,  相似文献   
45.
廖德允  谢文伟 《广东医学》2020,41(20):2150-2153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患者58例,访视术后6个月临床效果及术后疼痛状况。根据术后Ikeuchi 评分分为两组,疼痛组(可+差)及无痛组(优+良)。分析半月板损伤关节镜微创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Ikeuchi 膝关节评分,无痛组49例,优37例,良12例;疼痛组9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4.5%。LysholmⅡ评分,疼痛组显著低于无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相关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发病至手术病程时间、O′Connor 分型是关节镜微创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疼痛的正相关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负重时间、发病至手术病程时间、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软骨退变程度是微创关节镜术后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其中短负重时间、发病至手术病程长、伴有关节软骨损伤、软骨退行性病变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6.
膝骨关节炎的发生率在过去20年中持续上升。生物力学平衡的改变与其发病有着直接关系。为了预防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延缓其病变的进程,提出在康复方案中引入核心稳定性训练概念。核心稳定性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膝关节保持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关。核心稳定性是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的一种能力,很好的降低了运动损伤的风险。膝关节的急慢性损伤是致使膝骨关节炎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因素,而核心稳定性的训练可有效地保持躯体静态和动态的稳态,减少膝关节外展力矩来纠正下肢的动静态失调,从而减少了对膝关节的损伤,防止膝关节的退变。核心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康复治疗的意义远超过单纯的四肢肌力训练,可推广为一套有效的肌力训练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47.
膝关节是持重且结构复杂的大关节,两端杠杆长,周围骨肉少。据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对各种运动项目运动创伤2 725例病例分析,膝损伤占25.82%,占各部运动损伤之首。膝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伤病,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及运动成绩,因此,为更好地制定预防和康复计划,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对其生理解剖特点及康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8.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跟腱断裂不仅影响到正常的运动训练和成绩的提高,而且有损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对运动中跟腱断裂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跟腱断裂的诊断、康复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电针治疗Ⅰ型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选取收治的82例Ⅰ型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女18例,男23例;年龄20~52(39.31±5.80)岁;左侧12例,右侧29例;病程3.2~35.4个月;采用肌内效贴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19~53(40.67±6.13)岁;左侧11例,右侧30例;病程3.0~36.0个月;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电针治疗,3次/周,连续性治疗3周。治疗组每次电针治疗后,立即贴扎肌贴并保留2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以及治疗后1、3、8周后采用肩关节 Constant-Murley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1例在治疗1周后因对肌贴胶布过敏拒绝治疗,对照组1例在治疗1周后因对金属针过敏而拒绝治疗,其余80例完成全部治疗及随访。治疗后即刻,以及治疗后1、3、8周后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为(2.06±1.03)、(2.74±1.66)、(3.28±1.04)、(3.90±0.12)分,肩关节Constant-Murley 评分分别为(86.41±3.52)、(82.44±3.14)、(80.46±2.54)、(76.97±2.01)分;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35±0.41)、(3.08±0.92)、(3.77±0.67)、(3.96±1.04)分,肩关节Constant-Murley 评分分别为(75.82±2.73)、(74.72±1.53)、(73.66±1.53)、(70.68±1.95)分;两组治疗后即刻VAS、Constant-Murley 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即刻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VAS、Constant-Murley 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VA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stant-Murley 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8周VAS、Constant-Murley 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Ⅰ型肩峰撞击综合征采用肌内效贴联合电针治疗,能够减轻局部疼痛,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患者运动时配合肌贴的保护,运动能力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即时效应,而且无创伤,患者愿意接受,是一种即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造成运动损伤的技术性因素,减少铁饼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成绩。方法:选取第八届全运会前16名男子铁饼运动员和河北省中学生运动会前16名男子铁饼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近景动态立体摄影进行拍摄,采用爱捷运动录像解析系统分析获得运动学数据。对32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多年参加训练发生的运动损伤资料,分析并找出铁饼运动员肩部急性损伤的生物力学原因。结果:32名铁饼运动员的统计数据全部纳入结果分析。国家组运动员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损伤、肩袖损伤、肩锁关节扭伤脱位以及三角肌拉伤构成比与省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国家组运动员在最后用力加速阶段铁饼出手时左、右肩速为(2.59±0.56,3.70±0.56)m/s,省级组左、右肩速为(1.50±0.39,3.40±0.87)m/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最后用力初始阶段、肩髋角减小、右侧投掷臂后留、拉引角达到最小值、胸部肌群预先拉长到最大程度,是发生肩关节三角肌拉伤的主要技术因素;右肩速的大幅度上升,是发生肩袖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