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3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699篇
耳鼻咽喉   188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801篇
口腔科学   897篇
临床医学   1977篇
内科学   469篇
皮肤病学   121篇
神经病学   519篇
特种医学   7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587篇
综合类   3942篇
预防医学   578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1386篇
  27篇
中国医学   1261篇
肿瘤学   182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441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744篇
  2012年   906篇
  2011年   915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872篇
  2007年   706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774篇
  2004年   735篇
  2003年   650篇
  2002年   544篇
  2001年   541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外伤性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早期修补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改良功能生活指数量表 (RFLI)对 6 8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伤后不同时期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比较早期 (伤后 3个月内 )及晚期 (伤后 6个月后 )颅骨修补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早期组在伤后 1年及 2年生活质量较晚期组明显上升 ,而且上升幅度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早期颅骨修补不仅能解除颅骨缺损带来的精神负担 ,而且可以终止或逆转颅骨缺损而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 ,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治疗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讨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1997年7月~2005年2月,收治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43例,其中陈旧性骨折25例,新鲜骨折16例,畸形(大于90 d)2例;复杂骨折与缺损34例,简单骨折与缺损9例.缺损体积3~9 cm^3,平均4.5cm^3.采用改良髋臼入路,应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三维记忆锁定碎骨;髋臼碎骨关节面整复法;自体髂骨髋臼后壁解剖性重建法;自体骨+人工骨填塞及骨腊隔离法等术后相关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86个月,平均15.7个月.粉碎骨折关节面粉碎+填补压缩体积至头臼解剖复位31例;自体髂骨后壁“解剖性重建头臼解剖复位”12例;40例患者经过平均5.3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异位骨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髋关节骨融合.结论本文介绍了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新方法与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股骨头与髋臼解剖对应率,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3.
神经化组织工程骨构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估两种组织工程骨体内神经化重建方法的成骨效果,研究神经化与成骨的相互关系。方法26只新西兰大白兔,其中24只随机分成四组:组织工程骨组(A组),感觉神经束植入组(B组),运动神经束植入组(C组),血管束植入组(D组);另2只为空白对照组。每只动物均制备左侧股骨长1.5cm的段缺性骨与骨膜缺损,钢板固定后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用四种方法制备的组织工程骨。植入的神经分别是隐神经和股神经肌支。术后4、8、12周摄股骨正位X线片,用放射影像学评分和X线阻射影分析比较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在组织工程骨中植入感觉神经束后,比单纯组织工程骨和运动神经束植入的修复效果均有明显提高,而在组织工程骨中植入运动神经束与单纯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感觉神经束植入与血管束植入的成骨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血管束植入组的成骨效果优于其它两组。结论利用感觉神经束植入的方法可以提高组织工程骨的成骨作用,而植入运动神经束却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比较自体骨膜移植软骨再生修复不同龄动物大块关节软骨缺损。方法用52只不同龄家兔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修复大块关节软骨缺损,比较移植骨膜生发层朝向关节腔与松质骨时再生软骨的差别。结果经不同时期肉眼和组织学检查证实,幼年兔和成年兔的骨膜移植都能生成软骨,修复大块关节软骨缺损。在成年兔骨膜再生的软骨与成年兔本身周围正常软骨的厚度、组织结构一样。移植骨膜生发层朝向关节腔与松质骨二者间再生软骨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骨膜具有再生软骨的能力,可用来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的缺损。骨膜移植生发层不同朝向对软骨再生无明显影响。成年后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能够生成与自身相适应的软骨。  相似文献   
45.
自体耳甲腔软骨片加固体硅胶假体在隆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固体硅胶假体隆鼻术的并发症中,最常见且最令医者为难的是固体硅胶假体从鼻尖顶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采用自体耳甲腔软骨片,固体硅胶假体复合移植隆鼻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6.
短缩-延长肢体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单纯使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通过短缩一延长肢体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7月~2006年7月收治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39例,其中37例为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2例为胫骨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B型1例,Gustilo ⅢC型1例)。在患肢上安放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清创术后小腿胫前内侧软组织平均缺损12cm(6~24cm),胫骨骨缺损平均9cm(4~22cm)。对胫骨骨缺损〈5cm的患者使用一期清创.腓骨截骨.胫骨缺损端加压。对22例胫骨缺损〉5cm的患者采用清创,腓骨截骨.短缩肢体〈5cm。对炎症局限、胫骨截骨部皮肤正常而且远离伤口的患者同期行胫骨截骨术,否则于1.0~1.5个月后二期行胫骨截骨术延长恢复肢体的长度。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10~44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小于5mm,骨折愈合,无感染复发,创面均闭合。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术后2个月恢复。4例胫骨缺损患者诉膝部疼痛。5例胫骨蠓损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2例胫骨缺损出现下胫腓分离。1例再骨折。结论使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进行短缩.延长肢体是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应谨慎使用。对于软组织缺损少的小腿一期短缩的安全限度为3cm,最终短缩6cm。对于软组织缺损较大的急性胫骨开放骨折小腿一期可以短缩9cm。  相似文献   
47.
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外伤等常常造成下颌骨缺损,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颜面畸形,下颌骨同期植骨可有效的修复缺损,重建其功能和外形,并具有手术次数少,疗程短,减少患者痛苦的优点.本文作者自1999年以来,对7例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了同期植骨,获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猕猴胫骨缺损模型的建立及初步观察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8  
目的通过对猕猴的解剖和实验,初步建立一种可行的利用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猕猴胫骨段性缺损的动物模型。方法对一只自然死亡的猕猴进行新鲜解剖,观察其胫骨的形态及周围知名血管束的解剖路径;将10只猕猴双侧胫骨(共20处)制成中段20mm骨-骨膜缺损模型,随机平均分成2组,实验组在缺损处填塞由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和具有特殊外型(侧槽和中空管)的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体外构建的复合物,在中空管内移入隐动、静脉的一段,组织工程骨外被带蒂深筋膜;对照组只填塞组织工程骨。另取2只猕猴的无填充物胫骨缺损作对照。钢板螺钉固定。在4、8、12周时间点分别行放射线检测,墨汁灌注标本,组织学检测及标本大体观察。结果各时间点上,实验组在成骨、血管化程度及材料吸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填充任何材料的缺损无愈合。各组猕猴术后一般表现无差异;术前、术后表现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组实验所建立的猕猴胫骨段性缺损修复模型及组织工程骨血管化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为组织工程骨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几丁质膜引导兔桡骨缺损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原理进行长管状骨缺损修复实验。取兔10只,造成双侧桡骨8mm节段性骨缺损,一侧采用几丁质膜覆盖成管室状,另一侧作为空白对照。术后6周,对愈后情况进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对照侧均呈骨不连,骨端圆纯、髓腔闭合,治疗侧在膜表面形成薄形骨痂使骨缺损取得愈合。结果表明,几丁质膜具有引导骨组织再生、防止骨不连作用。而膜管内骨痂稀少可能与膜管阻碍了一些成骨因子进入膜管内有关,在膜管中植入BMP,  相似文献   
50.
岛状皮(骨)瓣治疗手部软组织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岛状皮(骨)瓣治疗手部软组织和骨缺损浙江省青春医院(310016)董根生,毕大卫自1986年4月~1994年4月,运用岛状皮(骨)瓣治疗手部软组织和骨缺损59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41例,女18例;年龄6~40岁;右手33例,左手26例,其中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