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7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87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石榴日轮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菲罗门Titank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7%磷酸(26∶2∶7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03 nm,柱温30℃。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1125~112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397114e4X+2.7411e4,R^(2)=0.999989。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5.36%(n=9)。结论:该方法科学、简便、专属性较强,可有效控制石榴日轮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质量。  相似文献   
872.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是进行晨跑还是夜跑,好像也没得选。早上匆匆忙忙起床挤地铁,一天忙完回到家,也只有晚上一丁点儿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就我自己而言,日常一小时通勤,每天到家都已将近晚上7点,匆匆吃完晚饭,就会陷入沉思:今天得运动一下了,但还有一些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873.
长跑是骨骼肌肉系统损伤发病率最高的运动健身项目之一,与跑鞋和着地方式有很大关系。在百链云图书馆和谷歌学术数据库中检索有关跑鞋和着地方式与跑步损伤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最终选择42篇进行文献综述,发表时间为1981~2016年。跑鞋所宣称的缓冲和动作控制的作用并未得到证实,裸足跑作为更自然的跑步方式得到提倡。前脚掌着地的跑步方式对膝关节的损伤更小,但踝关节和跖骨的负荷较大;后跟着地则相反。因此,跑步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跑步方式。但转变跑步方法对跑步者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尚未明确,这方面的研究会对跑步者转变跑步方式提出更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4.
郑鹏  李春  赵莉莉  甄洁 《职业与健康》2023,(10):1317-1321
目的 了解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和心内科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轮调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9年6月—2021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和心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184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轮调压力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和心内科184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轮调压力得分为(28.90±3.64)分,心理资本得分为(78.30±5.29)分,职业倦怠得分为(57.66±3.99)分;不同年龄、学历、规范化培训时间、婚姻状况、月收入、每个月夜班数的规范化培训护士轮调压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规范化培训时间、月收入、每个月夜班数的规范化培训护士心理资本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学历、规范化培训时间、月收入、每个月夜班数的规范化培训护士职业倦怠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规范化培训护士轮调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646,P<0.01),心理资本与职...  相似文献   
875.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改变轮(BCW)理论的线上线下居家康复方案在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接受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常规康复运动指导以及运动安全教育,并且开展院内示教形式的培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BCW理论的线上线下居家康复方案,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心肺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摄氧量(VO2 peak)、无氧阈(AT)]、6分钟步行距离(6MWD),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中文版心脏疾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SK-Heart)评分、中文版患者积极度量表(PAM13)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LVEF、VO2 peak、AT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治疗方法在中文版TSK-Heart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治疗方法在中文版TSK-Heart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后3、6个...  相似文献   
876.
背景:运动对于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节作用,能有效保护有益菌群,改善肠道环境;但跑台运动对帕金森病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利用16S r DNA技术分析跑台运动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并探讨非药物跑台运动改善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利用单侧黑质2点法脑注射6-羟基多巴胺诱导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剩余6只为假手术组,采用相同定位及注射方式注射同等剂量含0.2%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的12只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帕金森病模型组和跑台运动组,每组6只。跑台运动组进行中低强度跑台运动干预(10 m/min,30 min/d,5 d/周),连续干预4周。在最后1次跑台运动结束后24 h取大鼠新鲜粪便并置于液氮冻存,采用16S r DNA测序技术分析大鼠粪便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跑台运动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表达,缓解由帕金森病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增加大鼠操作分类单位(OTUs)数量,调节Alpha及Beta多样性;(2)在肠道菌...  相似文献   
877.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指标与20 m往返跑(20 m SRT)成绩间的关联,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9年4—5月按照街道、学校类型在深圳市宝安区抽取3 192名中小学生,通过体格测量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20 m SRT成绩及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别分析不同体格发育指标[身高-Z值、体重-Z值和体质量指数(BMI)-Z值]与20 m SRT成绩的剂量-反应关系,据此分别将身高-Z值、体重-Z值和BMI-Z值分成两组;Spearman相关分析身高-Z值与20 m SRT-Z值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人体测量指标与20 m SRT成绩的关系。结果 体重-Z值、BMI-Z值与20 m SRT-Z值间分别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值均<0.01),身高-Z值与20 m SRT-Z值间呈线性相关(r=0.06,P<0.05)。儿童青少年20 m SRT-Z值低等级检出率为44.7%,且性别、学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02,93.28...  相似文献   
878.
目的 观察4周低强度跑台运动对血管痴呆(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前额叶皮质(PFC)氨基酸水平及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9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13)、血管痴呆组(VD,n=13)及血管痴呆运动组(VD+EX,n=13)。VD组及VD+EX组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然后VD+EX组大鼠进行4周低强度跑台运动。运动结束后,利用水迷宫实验(MWM)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PFC区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PFC组织PKA、CREB及BDNF蛋白表达。结果 MWM实验结果显示,VD组大鼠第1~5天平均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初次找到原平台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显著下降(P<0.01)。经过4周低强度跑台运动,VD+EX组大鼠第1~5天平均逃避潜伏期较VD组显著下降,初次找到原平台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  相似文献   
879.
目的 概述行为改变轮理论,探讨其在临床护理领域中的应用与启示,以期为国内研究者应用该理论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行为改变轮理论相关研究文献,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内中外3层框架、指导设计干预方案的3步骤、临床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效果及启示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行为改变轮理论用于干预方案的构建,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术后自我管理,减少负性心理。结论 行为改变轮理论能为行为分析、行为理解和行为改变干预方案的构建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对于临床护理干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