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93篇
  免费   7011篇
  国内免费   2754篇
耳鼻咽喉   341篇
儿科学   728篇
妇产科学   402篇
基础医学   3300篇
口腔科学   992篇
临床医学   17853篇
内科学   4883篇
皮肤病学   470篇
神经病学   1532篇
特种医学   21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6篇
外科学   3545篇
综合类   26936篇
预防医学   29455篇
眼科学   279篇
药学   14328篇
  237篇
中国医学   8388篇
肿瘤学   1258篇
  2024年   1011篇
  2023年   3738篇
  2022年   3186篇
  2021年   3410篇
  2020年   3169篇
  2019年   2979篇
  2018年   1614篇
  2017年   2523篇
  2016年   2979篇
  2015年   3777篇
  2014年   6252篇
  2013年   6259篇
  2012年   8057篇
  2011年   7943篇
  2010年   6709篇
  2009年   6427篇
  2008年   8162篇
  2007年   6475篇
  2006年   5463篇
  2005年   5359篇
  2004年   4087篇
  2003年   3654篇
  2002年   3120篇
  2001年   2397篇
  2000年   1756篇
  1999年   1440篇
  1998年   1038篇
  1997年   858篇
  1996年   771篇
  1995年   711篇
  1994年   576篇
  1993年   370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目的探讨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结局的累积性与关键期效应,为预防与干预逆境伤害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地区2所农村学校的710名青少年。采用《童年期不良经历问卷》评估家庭逆境,《MacArthur健康与行为问卷》评价内化症状和外化症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逆境发生时间与数量和精神病理症状的关联。结果持续家庭逆境组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增加均有相关性[β值(95%CI)分别为0.35(0.15~0.54),0.16(0.01~0.32)]。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与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0(0.04~0.36),0.42(0.24~0.60)]、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4(0.01~0.26),0.23(0.09~0.37)]增加有关。在仅童年期家庭逆境中,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的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3(0.06~0.41),0.34(0.11~0.58)]、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7(0.02~0.31),0.21(0.02~0.39)]的风险增高。在持续家庭逆境组中,逆境数量≥3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相关[(β值(95%CI)分别为0.56(0.31~0.82),0.24(0.02~0.45)]。仅青春期家庭逆境与精神病理症状无关。结论家庭逆境的多次发生可增加精神病理症状风险,童年期可能是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17年1月-2018年3月该院收诊的160例手术室患者,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细节护理管理)80例与对照组(传统护理管理)80例,比较两组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收缩压。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后的护理安全(82.23±6.14)分、体征监测(93.46±6.23)分、体位协助(87.32±4.65)分、器械准备(91.57±6.21)分、文书记录(90.24±4.92)分、护理满意率(98.75%)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50%)、感染发生率(1.25%)、收缩压(121.37±6.26)mmHg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其感染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3.
94.
95.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性情况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6),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效果极佳,可作为临床干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96.
吴燕  孙静  顾芮萌  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796-1799
背景 现有研究表明,抑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目的 探究循经冥想训练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2018年4月,在以循经冥想课题组的名义招募的某大学本科生中,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自愿接受循经冥想训练的60人。根据受试者性别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循冥组和静息组。其中循冥组30人进行4周循经冥想训练,在开始循经冥想训练前和循经冥想训练结束后填写SDS并进行E-prime情绪图片评价任务。静息组30人进行静息训练,其余与循经冥想组相同。比较两组前测、后测及前后测差值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前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组前测与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积极情绪图片评分低于前测、消极情绪图片评分高于前测(P<0.05)。两组前测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SDS评分低于静息组,SDS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高于静息组(P<0.05)。循冥组和静息组后测SDS评分均低于前测(P<0.05)。结论 循经冥想能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可能是由于其能够改变人的情绪认知评价和睡眠质量,使人变得平和。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合并脑血管病变的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 FTD)患者的临床特点,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bv FTD患者186例,根据是否存在脑血管损害分为脑血管病变组(BV组)和无脑血管病变组(NBV组),比较分析临床资料和神经心理评分。结果 BV组发病年龄和高血压发病率较NBV组更高,被诊断为路易体痴呆概率更大,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腔隙性梗死发生率更高,神经精神量表和额叶行为量表评分均较NBV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v FTD的诊断可结合临床特征及神经心理评分的差异性,避免对脑血管病变bv FTD患者的误诊。  相似文献   
98.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0):I0001-I0001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重点出版来自构建组织工程的生物材料、干细胞、组织构建及其临床应用4大领域的相关实验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临床应用研究、转化医学研究等优秀成果的文章,尤为关注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组织工程领域学术技术研究的创新项目,关注体现组织工程研究过程中具有在体客观量化评价指标的优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学术抄袭、剽窃现象的曝光屡见不鲜,这种现象频发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根源.本文从抄袭剽窃的形式和典型案例谈起,对学术抄袭剽窃现象的原因、可采取的应对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综合的行为分析的理论和治疗的应用研究段计进行论证。方法音乐心理学是周用桓辩院模式的理论基础。“税书”是医疗、教育、工疗和娱疗的新四结合治疗的灵魂。结果音乐心理行为治疗促进了病房秩序,方便了譬疗工作的开展井有益于精神康复,提高了患者的自信心.强化了正常行为。结论音乐心理行为治疗是公认的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的方法之一。可帮助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正常社会生活和唤醒他们潜在的正常精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