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1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365篇
内科学   41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1391篇
预防医学   37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19篇
  5篇
中国医学   334篇
肿瘤学   24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68例院内感染血液病患者的感染灶标本进行了细菌型和细菌L型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L型的阳性率高于细菌型,两菌型均以G^-杆菌为主,真菌检出率也较高;细菌型对青霉素、先锋霉素V敏感,细菌L型对氨基甙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提示对疑有医院内感染的血液病患者除作常规细菌培养外,应同时作细菌L型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使临床用药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2.
73.
以互联网学习平台为基础对医学生血液内科的学习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该方法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进入课堂后,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求知的热情。课上引入PK赛制,提高参与意识、增强学习兴趣。结果显示新型教学方法在血液病的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成绩,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4.
地中海贫血家系婚配与出生缺陷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亲婚配与出生缺陷密切关联这是众所周知的。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是有多种遗传决定的异常情况,其特征是某种血红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缺乏,根据哪一种血红蛋白链缺乏或减少,地贫可进一步分为α、β、δ、γ和εγδβ型。  相似文献   
75.
江明宇 《医学信息》2008,21(6):942-943
血细胞检验是指对血液中自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E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技术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重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6.
目的构建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为提高血液病专科护士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专科护士培养的国内外文献及政策法规,对1 792名血液科护士及6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需求及建议,构建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草案,针对草案邀请15名专家进行两轮Deiphi专家函询,确定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各级指标及权重。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3,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4(P<0.05),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经两轮函询,最终形成包含7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111个三级指标的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科学、可靠,对于血液病专科护士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2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生血流感染30 d内的治疗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85例患者,基础疾病以急性白血病为主(125例,67.6%)。共分离19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09株(55.3%),其中大肠埃希菌55株(27.9%);革兰阳性菌86株(43.7%),其中人葡萄球菌24株(12.2%);真菌2株(1.0%)。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BSLs)菌株28株(50.9%);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BSLs菌株2株(10.0%);耐甲氧西林的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0.8%、71.4%、36.4%。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70岁、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未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并心功能不全、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肺部感染患者的30天病死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OR=3.306,95%CI(1.224~8.927)]、合并心功能不全[OR=6.291,95%CI(1.930~20.508)]、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OR=8.419,95%CI(2.198~32.241)]、感染性休克[OR=22.150,95%CI(3.639~134.806)]均为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人葡萄球菌为主。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较多,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改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积极控制感染性休克是减少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0天内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住院患者两性霉素B的临床用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1年1—12月血液病科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罹患恶性血液病合并IFD并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影像学检查、真菌实验室检查、两性霉素B药品的用法用量等资料。结果 共纳入131例患者,其中临床诊断26例(19.85%), 拟诊52例(39.69%),未确定53例(40.46%)。28.57%(34/119)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阳性,13.45%(16/119)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44.64%(50/112)患者真菌培养阳性。共培养64株真菌,以念珠菌属居多(55株)。 两性霉素B用法用量情况:111例(84.73%)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d-AmB),61例 (46.56%)患者以静脉滴注途径给药,13例(9.92%)患者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55例(41.98%)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作为治疗前用药。109例(83.21%)患者采用抗真菌联合用药方案,以d-AmB联合伏立康唑居多。用于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的d-AmB 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均<1.00,用于静脉滴注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 (L-AmB)DUI值为1.04。结论 该院两性霉素B使用合理,在溶媒的选择上还需要提高,以期获得更高的临床效益。  相似文献   
79.
c-kit在血液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 -kit在血液病中表达的情况。方法 :用Ficoll分离液分离 ,收集骨髓单个核细胞。c -kit的表达采用RT -PCR法。结果 :在不同血液病中c -kit的表达情况不一 ,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为 5 7.8%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为 8.3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为 40 %。结论 :c -kit主要在AML中表达 ,提示c -kit表达是粒细胞的一个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80.
朝阳丸原名朝阳丹 ,是北京广大制药厂科学研制 ,经2 0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治疗肝病的有效制剂。主要成分有 :黄芪、鹿茸、大黄、青皮、铜绿、硫磺等 ,具有温肾健脾、疏肝解郁、化湿解毒的作用 ,由于它组方奇特 ,凡脾肝肾胆受损者多取得效验。临床具有寒热补泻的功效 ,可起到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滋阴养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此药已于 1994年 7月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 ,应用于全国 ,传入东南亚各国。1 典型病例介绍患者 1,男 ,39岁。于 1995年 5月在邯郸市传染病医院诊断为乙型肝炎。来我院初诊时查体 :精神萎靡不振 ,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