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4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30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680篇
  2篇
中国医学   899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绿绒蒿属 (MeconopsisVig .)是罂粟科 (Papaver aceae)第二大属。全属有 4 9种 ,除西欧产 1种外 ,其余均分布于东亚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 ,即在北纬 2 4°~ 38°、东径 74°~ 111°地区之间 ,形成间断分布。我国有 39种 ,大部分集中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西北部、西藏东南、青海东南部、甘肃西部等地区。青藏高原是本属分布的中心 ,有 32种 ,其中 7种为特有种[1] 。本属植物在传统藏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早在公元八世纪的藏医古籍《月王药诊》中 ,就记载了“刺儿恩”、“木琼”、“阿夏择哦”、“欧贝”等多种绿绒蒿属…  相似文献   
52.
邓雁如  何荔  李维琪  汪汉卿 《中草药》2004,35(6):622-624
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 (Schrenk)Poljak.系菊科绢蒿属半灌木草本植物,仅产自新疆北部的沙丘上。绢蒿属又称“蛔蒿属”,原是蒿属的一个组Artemisia Linn.Sect.Seriphidium Bess.。Poljakov(1961)另立为属。鉴于蒿属植物多具有抗菌、平喘、抗过敏、镇咳祛痰、清湿热、退黄疸等功效,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53.
间作套种 江苏射阳采用山药与伏汤菜、雪菜、冬青菜、苘蒿、芫荽间套种(陈昌安等,1998),滇中高原地区采用山药玉米间作(张发春等,2001),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经济效益显。  相似文献   
54.
大黄中的蒽醌衍生物用20%硫酸在70℃水解3h后,提取蒽醌总量增加110.8%;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比未水解(室温29℃)增加91.55%、154.90%、71.06%、171.30%和64.85%。温度低于50℃不能完成水解,60℃时水解液过滤难;温度高于70℃甚至到90℃没有发现各组分分解损失。甲醇提取大黄酸能力强,三氯甲烷、苯提取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能力强。三氯甲烷中加入丙三醇可大大增加蒽醌衍生物的溶出量,特别是大黄酸可增加3—5倍,且在常温下约1h可达最大溶出量;和纯三氯甲烷比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增加了315.07%、284.69%、148.02%、58.90%和99.79%。  相似文献   
55.
复方一枝蒿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复方一枝蒿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3种药物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玉红含量,结果:3种药物薄层定性条件合适,斑点清晰,靛玉红含量测定条件稳定,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结论:本项研究可作为复方一枝蒿颗粒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6.
单萜烃油为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 Ledumpalustre L.var.dilatatum Wahl.的新鲜叶及带叶的枝条经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再经分离而得到的成分 ,临床上用于镇咳祛痰 ,治疗气管炎。原标准 [吉卫药便字 ( 98) 1 2 7号文附药品标准 ]为气相色谱法热导检测器检测 ,方法不灵敏且误差较大。本实验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对 -伞花烃含量 ,方法简便、快捷 ,为控制该产品质量提供依据。1 仪器与试药Auto System XL气相色谱仪 (美国 PE公司 ) ;对 -伞花烃对照品由吉林省华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经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 ,其纯度为 99.0 % …  相似文献   
57.
1资料 刘某,女性,31岁,2000年4月17日5:10入院.因患腰腿疼痛饮用雪山一枝蒿干品约250g酒浸(约1000ml)外涂局部的药酒100ml,30min后出现恶心呕吐,即送当地医院洗胃.抢救中患者出现呼吸短促,继而呼吸困难,四肢抽搐,意识不清,遂急送我院呼吸内科.  相似文献   
58.
引据论证了藏药露茹色布尔系马先蒿属植物。经本草历史考证,露茹色布尔在民族医药学与中医药学中均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是一类具有相当开发前景的民族药。  相似文献   
59.
患者,女,66岁,因糖尿病伴高血压高血脂症来我院复诊,给予复查肾功能及血脂,结果:CO226.1 mmol·L-1、Urea 3.90 mmol·L-1、Cr44 μmol·L-1、Glu 11.94 mmol·L-1、UA 202 μmol·L-1、T-cho 6.5 mmol·L-1、TG 1.88 mmol·L-1、  相似文献   
60.
藜蒿为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别名芦蒿、蒌蒿、水艾、水蒿.藜蒿清香爽口,是一种蔬菜珍品,主要生长在鄱阳湖一带,在南昌被誉为"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远在唐代,孙思邈就记载了藜蒿的药用价值:藜蒿性平,味甘辛,具有健体补虚、清心解毒、利胆退黄作用,主治肝胆湿热、脾虚纳滞等病症.近年来研究表明,藜蒿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有的药用价值,可达到降血压、防癌抗癌、健胃等明显的药用效果.欧阳崇学[1]测定了藜蒿中13种微量元素及粗蛋白、维生素C、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讨论;另有学者研究表明,藜蒿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2]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作为天然保健饮料和纯天然抗氧化剂[3],因此藜蒿是一种具有较高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资源[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