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51篇
  免费   1398篇
  国内免费   1160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330篇
妇产科学   333篇
基础医学   1095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6887篇
内科学   1329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165篇
特种医学   11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7057篇
综合类   11314篇
预防医学   1579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229篇
  39篇
中国医学   1870篇
肿瘤学   3485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76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778篇
  2020年   731篇
  2019年   786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711篇
  2016年   732篇
  2015年   892篇
  2014年   1605篇
  2013年   1666篇
  2012年   2364篇
  2011年   2486篇
  2010年   2297篇
  2009年   2325篇
  2008年   2617篇
  2007年   2483篇
  2006年   2442篇
  2005年   2668篇
  2004年   2060篇
  2003年   1748篇
  2002年   1370篇
  2001年   1329篇
  2000年   935篇
  1999年   742篇
  1998年   681篇
  1997年   575篇
  1996年   548篇
  1995年   432篇
  1994年   405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233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奈儿 《健康伴侣》2006,(12):27-27
前列腺外形如同一个倒放的栗子,医学书中常称其为圆锥体,似乎不如栗子更形象。它的底部横径4厘米,纵径3厘米,前后径2厘米,它位于膀胱颈的下方,包绕着膀胱口与尿道结合部位,尿道的这部分因此被称为“尿道前列腺部”,即是说前列腺中间形成的管道构成尿道的上口部分。)可以这样说,前列腺扼守着尿道上口,前列腺有病,排尿首先受影响的道理就在于此。打个比方,膀胱与前列腺的位置犹如一个倒置的葫芦,那么膀胱可以看成是这个葫芦上面的大肚儿,而前列腺则是下面的小肚儿,葫芦的“柄儿”就是从前列腺中间穿过引出的尿道。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部分胃体-窦部代膀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代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男17例,女13例。年龄21—69岁,平均55岁。原发病为膀胱癌24例,结核性膀胱挛缩6例。结果术后新膀胱贮尿功能良好,患者经尿道排尿,膀胱容量280—580ml,平均385ml;最大尿道压20—60cm H2O,平均49cm H2O;充盈期膀胱压5—15cm H2O,平均12cmH2O;最大膀胱压35—65cm H2O,平均55cmH2O;排尿期最大膀胱压28—60cm H2O,平均46cm H2O;最大尿流率10~28ml/s,平均18ml/s;剩余尿量5~85ml,平均20ml。随访9个月一24年,平均8.2年,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无输尿管返流,无尿失禁及肾功能损害。4例出现会阴部、膀胱区疼痛;5例出现遗尿,术后3—6个月逐渐缓解;1例因膀胱结石再次手术。术后3.5年膀胱肿瘤复发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结论部分胃体一窦部代膀胱术后并发症少,相关生理指标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43.
44.
申钧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380-381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我院自2002~2005年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汽化术治疗腺性膀胱炎共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PTEN及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宝民  孙光  畅继武  韩瑞发  王文成  马腾骧 《天津医药》2006,34(12):844-845,I0004
目的:探讨PTEN及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生物素-霉复合物(SP)方法检测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7例正常黏膜组织中PTEN及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G1、G2、G3肿瘤PTE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80.4%、73.3%,浸润性肿瘤和表浅性肿瘤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4%和93.8%,说明PTE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2)G。、G2、G3肿瘤Bcl-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2%、57.14%、66.67%,浸润性肿瘤和表浅性肿瘤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3%和43.8%,说明Bcl-2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3)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和临床分期进展,PTEN蛋白阳性率呈下降,Bcl-2表达呈增高趋势,二者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PTEN的抑癌作用可能与Bcl-2有关.二者的异常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同时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移植膀胱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晗  秦万长  付小兵  杨渝  郁华亮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816-2817,F003
目的 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大鼠同种异体无血管吻合膀胱移植中促进移植物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 将SD幼大鼠膀胱无血管吻合移植至5周龄Wistar大鼠大网膜上并予以免疫抑制治疗作为膀胱移植的动物模型。接受膀胱移植大鼠以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治疗组,治疗组腹腔注射rh—bFGF,500U/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膀胱移植术后各组分别于7,14d两个时间段处死大鼠,切取移植膀胱标本。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移植物中血管生成的情况,并作定量指标检测。结果人与对照组相比较,rh-bFGF治疗组大鼠移植膀胱组织内的血管的数量明显增加,即7d组由28.6增至93.9个/断面,P=0.000l,14d组由27.1增至78.6个/断面,P=0.000l;血管平均断面面积、平均周长、平均直径各项指标明显增加,其中在血管平均断面面积,即7d组由243.93增至546.06μm^2,t=-5.65,P=0.0003,14d组由387.96增至733.92μm^2,t=-4.48,P=0.001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 bFGF可明显增加早期大鼠同种异体无血管吻合移植膀胱组织中的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利用人UroplakinⅡ(hUPⅡ)启动子进行靶向性基因治疗膀胱癌的可能性。方法将hUPⅡ启动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克隆到腺病毒载体Ad5中,构建重组体pAd-hUPⅡ-TNF。转染细胞293后产生复制缺陷型的重组腺病毒,感染膀胱癌细胞系BIU-87,检测TNF-α对BIU-87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及体内成瘤性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Ad-hUPⅡ-TNF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细胞293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BIU-87细胞经重组腺病毒感染后可产生高浓度的TNF-α,并降低BIU-87的生长速度。感染腺病毒的BIU-87培养液可抑制L929细胞的生长。裸鼠原位膀胱肿瘤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膀胱灌注重组腺病毒48h后,裸鼠尿液含高浓度的TNF-α,4周后腺病毒组膀胱重量和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hUPⅡ启动子TNF-α为治疗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可特异性使膀胱癌细胞系BIU-87产生高浓度的TNF-α,并降低BIU-87和L929细胞的生长速度。重组腺病毒可使裸鼠尿内含高浓度的TNF-α,并可抑制裸鼠原位膀胱肿瘤动物模型膀胱癌细胞的成瘤性。  相似文献   
48.
49.
50.
放射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肿瘤周围器官的细胞和组织也有杀伤作用,从而引起近期放疗反应和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