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55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68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650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5篇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探讨锥颅减压术在抢救急性颅内血肿所致脑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急性颅内血肿致脑疝者,开颅前行锥颅术清除血肿以争取抢救时间.结果 18例脑疝症状改善.结论锥颅减压术使脑疝持续时间缩短,为尽快开颅清除颅内血肿争取得宝贵时间,减少急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32.
33.
1 临床资料 我院从 1 989年共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 1 1 4例。男 89例 ,女 2 5例 ,年龄 6~ 79岁 ,平均年龄 2 9.8岁。车撞伤 6 2例 ,坠落伤 4 3例 ,打击伤 9例。受伤时间 1~ 9h,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双侧瞳孔散大者 37例 ,单侧瞳孔散大者 77例。均行手术治疗 ,硬膜下血肿 5 3例 ,硬膜外血肿 4 8例 ,混合性颅内血肿 1 3例 ,血肿量 5 0~1 4 0 ml。 1本组急诊入院后发现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 ,立即静滴 2 0 %甘露醇 2 5 0~ 5 0 0 ml,局麻下在血肿部位行颅骨钻孔抽吸部分积血 (硬膜下血肿需十字切开硬脑膜 ) ,压力高者…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天幕疝的CT表现及CT征象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材料来自本院经临床、于术证实的78例天幕疝病例的CT扫描资料,重点在脑千周围脑池密度及形态改变,脑干、松果体有无变形、移位,鞍上池、外侧裂及侧脑室有无狭象,主要间接征象和次要间接征象。直接CT征象指脑干周围脑池出现脑组织影,显示率为91.03%。根据直接CT征象,天幕疝可分为四型前疝、后疝、完全疝和环疝。主要间接征象包括脑干变形、移位46例、松果体移位39例,对侧脑池狭窄、闭塞68例和同侧脑池扩大41例。次要间接CT征象包括鞍上池狭窄、闭塞26例、侧脑室、外侧裂改变均为78例和中线结构移位》15mml5例。结论 大多数情况下,CT检查不仅能发现天幕疝的存在,而且可以作出正确诊断和准确分型。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306例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组。分析其一般资料,出血部位,即往病史,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脑出血与年龄因素有关。高血压是公认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下发病率占76%。头痛,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局灶体征为脑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及脑膜刺激征为SAH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外伤性颅内血肿继发脑疝后的临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0 例颅内血肿脑疝患者在临床所显示的六种因素下的不同预后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临床所显示的六种因素均对脑疝预后有显著性影响( P< 0 .01) ;结论:年龄越大, G C S 积分越低,脑疝形成时间越短、持续时间越长,其预后越差;伤后有中间清醒或好转期的较伤后持续昏迷者预后好。由硬膜外血肿继发的较硬膜下或脑内及多发血肿继发的预后好。  相似文献   
38.
1990~1996年我院共收治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95例,占同期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403例)的23.6%,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5例中男82例,女13例,年龄2~76岁,平均35.4岁。致伤原因:车祸36例,坠落伤33例,跌...  相似文献   
39.
耳源性脑脓肿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本文的目的为探讨耳源性脑脓肿的发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52~2002年治疗的105例耳源性脑脓肿患者(颞叶66例,小脑38例),对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特别是手术所见、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本组中发病年龄主要在10~30岁,10岁以内和更高的年龄组较少见。头痛(99.05%)、淡漠和昏迷(91.43%)是较常见的症状。105例中神经系统检查异常者78例。23例经CT诊断。经乳突腔穿刺抽脓者63例,外科钻颅穿刺抽脓26例,脓肿切除17例。死亡15例,其中66例颞叶脓肿中11例死亡,38例小脑脓肿中3例,脓肿部位不明者1例。结论 正确掌握经乳突腔穿刺抽脓的适应证对耳源性脑脓肿的治疗十分重要。颅骨钻孔穿刺引流和脑室引流是脑疝的有效的紧急处理措施。自CT用于耳源性脑脓肿的诊断和随访以来,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0.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瞳孔散大与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德宜  陈军  陈覃  吴海滨  江伟 《河北医药》2003,25(11):865-865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是颅脑损伤的高危群体 ,形成双侧瞳孔散大后病死率极高 ,且时间愈长预后愈差。作者将 1995年至 2 0 0 2年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患者 110例 ,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患者 110例 ,男 85例 ,女 2 5例 ;年龄 6~ 63岁 ;坠落伤 3 5例 ,车祸伤 62例 ,锐器伤13例。临床表现 :GCS评分均在 8分以下。单侧肢体病理征阳性 63例 ,双侧肢体病理征阳性 9例 ,未引出病理征 3 8例。头颅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 ,硬膜外血肿 61例 ,硬膜下血肿 3 5例 ,脑挫伤 14例 ,其中继发脑内血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