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4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6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双探头复合式中医脉象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双探头复合式脉象传感器的研究设计。该传感哭喊 有别于单探头脉象传感器,它能测取中医脉象信号中有关力学参数指标,有助于对中医脉象作更深层次的定量分析,文章还对传感器的临床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三部脉象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三部脉象检测系统的设计思想,基本原理及结构特点等.该仪器由三个独立的、设计参数相同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它的主要特点是更符合中医传统的"三部九侯"脉诊方法.为中医脉诊科学化、定量化研究提供有效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介绍了“脉象测量仪”的软件设计思想,并指出中国应大力发展自己的传统医学并使其走在世界的前沿。  相似文献   
54.
中医脉象的客观检测和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景唐 《医疗装备》2005,18(5):7-12
以中医脉学经典著作《濒湖脉学》为蓝本,通过分析研究,论证了全部中医脉象客观检测和描述的可能性及方法,并提出了完整的中医脉象图谱结构  相似文献   
55.
脉象模拟仪研制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园  陆小左 《天津中医药》2006,23(2):138-139
脉诊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医教学中脉诊教学难度大,学习者仅凭教师讲授,个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实践中摸索,缺乏对脉诊指感的直观、感性的认识。因此研制中医脉象模拟仪有其必要性。现就脉象模拟仪研制的必要性与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对中医脉诊的发展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56.
基于中医脉诊三部理论的多导脉象检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中医脉诊三部理论的可应用于实验动物的多导脉象检测系统。多路传感器信号经过处理通过USB传送至计算机,与自行开发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配合,可以获得三个不同部位的压力脉搏图、一路标准心电信号以及一路光电容积脉搏图,经初步动物实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7.
周军  建辉 《家庭中医药》2006,13(6):20-20
1、疾病发生后引起气血变异,脉象也随之变化,出现异常脉象称为病脉。病脉有多种,主要根据脉形、脉位、脉势与节律来区分。  相似文献   
58.
脉象要素的角度对全面诊察脉象提出要求,从理解脉理、熟能生巧、以变度脉、据病审脉等方面介绍识别脉象的方法,对常见而难识的弦、紧、滑、涩、缓5脉进行了辨析,对相兼脉与不能相兼的脉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9.
基于DSP的脉象信号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就现有脉象仪器发展的情况,分析了现有脉象分析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即采用DSP和FPGA结合的方式对所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介绍如下。1现有脉象仪器发展水平在脉诊客观化研究方面,按研究特点,可以分为仪器研制、临床研究、参数分析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