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7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350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498篇
口腔科学   163篇
临床医学   1850篇
内科学   498篇
皮肤病学   291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4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834篇
综合类   2165篇
预防医学   1234篇
眼科学   134篇
药学   803篇
  8篇
中国医学   521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607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脉冲振荡法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评定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法评定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的关系.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的肺功能仪及产品说明书给出的预计值公式,测定100例(男72例,女28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FEV1、FVC、5 Hz时气道阻力(R5)、20 Hz时气道阻力(R20)、结构参数图中的中心阻力(Rc)和周边阻力(Rp)的实测值,FEV1、R5和R20占预计值%,以及FEV1/FVC等指标.并对常规和脉冲振荡法测定肺通气功能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受试者均获得满意的脉冲振荡测定结果.当FEV1/FVC低于正常时(<70%),R5和Rp明显升高至(5.3±2.1)和(6.2±2.9)cm H2O·L-1·S-1(1 cm H2O=0.098 kPa),FEV1与R5、Rp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和-0.47,均P<0.01),FVC与R5、Rp也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和-0.37,均P<0.01).FEV1占预计值%、FVC占预计值%、FEV1/FVC与R5占预计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0.39和-0.43,均P<0.01).结论 脉冲振荡法的测定指标可用于评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尤其是R5的诊断价值最大,并且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对不同临床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阻抗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随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66例,均进行IOS检测、常规肺功能检测及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比较不同临床亚型COPD患者IOS检测指标、常规肺功能检测指标,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66例患者中,肺气肿型COPD患者23例(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43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肺功能分级、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一秒率(FEV1/F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深吸气量(IC)/TLC、共振频率(Fres)、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5Hz时电抗(X5)低于对照组,周边气道阻力(R5-R20)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X5与FEV1%Pred、IC/TLC呈正相关,与RV/TLC呈负相关;R5与RV/TLC呈正相关,与IC/TLC呈负相关;R5-R20与FEV1%Pred、IC/TLC呈负相关,与RV/TLC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临床亚型COPD患者IOS检测指标存在一定差异,IOS检测有助于更好地评估不同临床亚型COPD患者呼吸阻抗。  相似文献   
993.
背景:文献报道将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运用于家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效果理想,能促进缺损部位愈合,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目的:进一步验证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钠在家兔关节软骨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60只家兔采用4 mL/kg浓度为20%乌拉坦溶液注射麻醉,在股骨踝部作直径为3 mm、深为3 mm的关节软骨缺损模型,根据处理方法分为模型对照组、玻璃酸钠组和观察组。模型对照组建模成功后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玻璃酸钠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修复,观察组在玻璃酸钠组基础上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修复。大体观察关节兔软骨缺损部位的形态;比较3组家兔修复后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染色及Wakitani组织学评分。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模型对照组修复5周后缺损直径缩小,表面不平整且低于周围组织;玻璃酸钠组修复5后缺损部位与正常软骨组织边界清晰;观察组修复5周后缺损部位完全修复;②观察组家兔修复后2,5周Wakitani组织学评分,低于玻璃酸钠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修复5周缺损部位细胞排列整齐;玻璃酸钠组修复5周后可见少许软骨区大量软骨样细胞;模型对照组修复后2,5周可见毛细心血管分布,排列不均匀;④观察组修复5周后缺损部位形态与正常软骨相似;玻璃酸钠组修复5周后深层蛋白多糖及软骨陷窝存在明显着色;模型对照组修复2,5周后深层染色偏白;⑤结果提示: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钠在家兔关节软骨缺损中能取得理想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对甲状腺小结节(<10 mm)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8例甲状腺小结节患者,共95个直径<10 mm结节,对其行声触诊组织定性成像(VTI)和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Q)检查。结果甲状腺良性小结节57个,甲状腺微小癌38个。47个(82.5%)甲状腺良性小结节VTI成像模式为1级或2级,31个(81.6%)甲状腺癌表现为3级或4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VTI分级≥3级诊断为恶性结节,则VTI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81.58%、82.46%、75.61%、87.04%、82.10%。甲状腺良性结节VTQ值(2.095±0.482)m/s,周边实质VTQ值(1.941±0.412)m/s,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结节VTQ值(3.391±0.822)m/s,高于良性结节和周边甲状腺组织VTQ值(2.017±0.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VTQ值2.785 m/s为分界点鉴别诊断甲状腺微小癌及良性小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85.71%、85.24%、86.32%。结论 ARFI可从定性及定量两方面提供甲状腺小结节的弹性特征,有助于甲状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1\]。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COPD及严重程度分级。近年来研究表明,脉冲振荡(impulse oscillometry,IOS)技术是判断COPD患者气流受限的敏感指标,具有较常规肺功能测定方便,患者易于配合,测定快速、结果客观等优点\[2\]。目前,国内外对于平原地区IOS测定肺功能在COPD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油浸式移相整流变压器具有轴向分裂与并联支路等的复杂绕组结构,首先,利用有限元场-路耦合方法建立了绕组三维漏磁场计算模型和相应的等效电路,并对非对称运行情况下的绕组三维漏磁场、各支路电流分布、短路阻抗等电磁特性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与验证分析,由此得到了移相整流变压器的电流分布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为移相整流变压器建立了有限元工程计算模型,并开发了对应的计算软件;最后,通过对多台典型产品绕组漏磁场及短路阻抗的计算结果与对应产品的实测值或三维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绕组漏磁场分布正确、短路阻抗计算结果满足产品性能要求,因此,为移相整流变压器设计提供了方便、可靠的工程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及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分析其分子分型,为完善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非重复分离的51株肺炎克雷伯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产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检测CRKP表型;采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建立PFGE 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并运用Bionumeries6.6生物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51株肺炎克雷伯菌根据耐药谱可以分为4个耐药表型,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KP)28株(54.9%)、耐碳青霉烯酶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4株(7.8%)、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9株(17.7%)、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10株(19.6%)。PF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1株菌株间相似度为47.8%~100.0%,可分为47个PFGE型别,PFGE型别相似度85.0%共10株,其中Ⅰ、Ⅱ、Ⅲ、Ⅳ型具有100.0%相同PFGE图谱,可以视为4个具有分子流行病学意义的单一克隆群。结论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以产ESBLsKP为主,PFGE分型呈多样性,并存在院内散发感染风险,需要注意菌株型别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998.
朱铮  陈洁  雷小菊  袁林红 《新中医》2015,47(7):254-255
目的:观察穴位脉冲疗法治疗肾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426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3例。对照组采用解痉灵加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脉冲疗法。疼痛评定采用数字评分法(NRS),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60%,对照组81.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穴位脉冲疗法治疗急性肾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9.
干平飞  鲍一珂  余江 《新中医》2015,47(10):151-152
目的:观察577 nm微脉冲激光联合昆藻二陈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CS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96眼)CSC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昆藻二陈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上皮脱离高度、视力水平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随访6月记录2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92%,对照组为8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神经上皮脱离高度较治疗后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无病例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2.3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77nm微脉冲激光联合昆藻二陈汤治疗CSC,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神经上皮脱离症状,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笔者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频脉冲电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住院日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频脉冲电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