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3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469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49篇
  1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81.
脂联素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脂联素(adiponectin)是来源于脂肪组织的脂肪细胞因子之一,具有抗炎、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增敏胰岛素的作用。脂联素的这些效应必须通过脂联素受体1(AdipoR1)和AdipoR2的介导。近年的研究发现,AdipoR1在骨骼肌中有丰富表达,AdipoR2主要在肝中表达;AdipoR1和AdipoR2也在人和鼠的胰岛β细胞中表达,其水平与肝中类似,比骨骼肌更高;AdipoR1和AdipoR2也可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PPAR-γ和肝X受体(LXR)的激动剂以及生长激素(GH)可影响脂联素受体的表达和调节。  相似文献   
82.
83.
1肥胖概说肥胖由内脏及皮下脂肪过度沉积所致、其发生可能与遗传、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关。按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分为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两种。腹部型肥胖又称向心性肥胖或苹果形肥胖,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四肢则相对较为细瘦。臀部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以及大腿部,又称非向心性肥胖或梨形肥胖。已知脂肪细胞可分泌许多种不同的物质,代谢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84.
理想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的基础。目前,TAO动物造模的方法包括应用垂体提取物联合甲状腺切除术、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多肽或核酸免疫动物、TSHR转染细胞或TSHR活化T细胞注入实验动物体内、多基因联合免疫动物以及消除调节性T细胞和调节脂肪细胞代谢等。已经建立的准TAO模型可以产生TSHR抗体,并具有甲状腺炎和眼病的某些特征,但与人类TAO的表现仍有较大差异。如何使建立的模型动物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眼部改变特征等更持久稳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探讨地黄寡糖对脂肪细胞增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3T3-L1前脂肪细胞脂肪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采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检测地黄寡糖对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影响。结果:在DMEM高糖培养基中,地黄寡糖可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抑制3T3-L1脂肪细胞增殖,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使3T3-L1前脂肪细胞及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增加,呈明显量效关系;地黄寡糖能明显增加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结论:地黄寡糖可以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地黄寡糖对地塞米松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癌症康复》2006,(6):7
癌症与肥胖有密切的关系,以乳腺癌和结肠癌为代表的许多种癌,肥胖都是的危险因素.肥胖还不利于癌症康复,为什么呢?脂肪细胞能分泌类生长因子,刺激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88.
刘云  孙岩  刘娟  丁国宪 《江苏医药》2006,32(12):1135-1137
目的 探讨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l)促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机制及其在肥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油红染色观察脂滴堆积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1β-HSD1的表达。应用氢化可的松刺激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观察11β-HSD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的变化。结果 (1)油红染色显示脂滴堆积随着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细胞分化过程逐渐增加。(2)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模型中(0、2、4、6、8d),11β-HSD1蛋白水平是上调的,证实1113-HSDl蛋白分子量为34000。(3)11β-HSD1及GR的mRNA表达在分化过程中是上调的。(4)11β-HSD1对氢化可的松的刺激是时间和浓度依赖的,而氢化可的松的刺激对GR影响不大。(5)脂蛋白脂肪酶(LPL)、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酸结合蛋白(aP2)在分化过程中明显上升,前脂肪细胞因子-1(Pref-1)在分化早期升高,在分化后期明显下调。结论 11β-HSDl通过受体前调节作用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参与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已发现脂肪组织是全身较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脂肪产生的因子包括瘦素、脂联素、TNF-α、IL-6和Perilipin等。已经证实许多脂肪产生的蛋白在能量平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Adiponutr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非分泌蛋白[1],它主要表达在脂肪组织中,包括白色脂肪组织如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蒲黄总黄酮(Pollen Typhae total flavones.PTF)对脂肪细胞糖脂代谢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蒲黄总黄酮干预3T3-L1脂肪细胞,实时定量荧光多聚酶联反应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PPAR家族。包括PPARα、PPARγ和PPARβ/δmRNA的表达。结果:蒲黄总黄酮可上调PPARα、PPARγmRNA的表达,下调PPARβ/δ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蒲黄总黄酮可能通过提高3T3-L1脂肪细胞PPARα和PPARγ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