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8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82篇
预防医学   232篇
药学   312篇
  10篇
中国医学   8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目的 评估基于MR T2WI影像组学模型产前预测胎盘植入性病变(PA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1例孕妇及胎儿MRI,其中116例PAS、125例无PAS。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68)和验证集(n=73),于训练集提取并筛选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及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PAS的影像组学模型,并以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模型。采用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效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其临床实用性。结果 对各序列图像分别提取1 130个影像组学特征,经LASSO回归等处理后,各筛选出9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预测PAS的HASTE及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ROC曲线显示,临床模型、HASTE影像组学模型及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在验证集中诊断PA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968和0.930(P均>0.05);HASTE联合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为0.990,高于临床(Z=-2.36,P=0.02)、HASTE影像组学(Z=-2.48,P=0.02)及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Z=-2.43,P=0.02);临床-HASTE-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为0.995,与HASTE联合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5,P=0.40),高于HASTE或TrueFISP影像组学模型(Z=-2.64、-2.47,P均<0.05)。临床模型之外,各模型在验证集数据中的校准度均较好;阈值取0~0.6时,其在验证集的临床净获益均大于临床模型。结论 基于产前HASTE及TrueFISP序列图像的联合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准确预测PAS。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价值。方法 纳入116例经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孕妇,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胎盘及周边结构,以3D-PDUS测量相关血流参数。根据产后临床及病理诊断将孕妇分为PAS组(n=32)及无PAS组(n=84);根据胎盘绒毛侵袭子宫肌层深度将PAS组分为粘连性胎盘(PA)亚组(n=12)及异常侵袭性胎盘(AIP)亚组(n=20)。比较组间及亚组间3D-PDUS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3D-PDUS参数诊断PAS的效能。采用Cochran Q检验比较3D-PDUS参数与二维超声诊断PAS效能的差异。结果 PAS组血管化指数(VI)、流量指数(FI)及血管流量指数(VFI)均显著高于无PAS组(P均<0.05);AIP亚组VI及VFI均显著高于PA亚组(P均<0.05);亚组间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FI及VFI诊断PAS的效能均较高,VI与VFI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FI与二维超声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I及VFI诊断效能明显高于FI及二维超声(P均<0.05)。结论 3D-PDUS定量检测胎盘及周边结构血流参数可用于产前诊断PAS。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改良产前胎盘超声评分量表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产前进行超声胎盘评分产妇共144例,按照产后病理和临床诊断分为植入组(植入组又分为粘连型、植入型、穿透型)和非植入组,按改良产前胎盘超声评分量表评分,绘制ROC曲线计算界值,应用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产后诊断符合率等指标对比分析改良评分法和种氏评分法两种方法对胎盘植入不同类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按改良后产前胎盘超声评分量表,>2分为粘连型胎盘植入;>4分为重型胎盘植入,其中>4分为植入型胎盘植入,>9分为穿透型胎盘植入,即3~4分粘连型可能(敏感度95.0%、特异度73.2%),5~9分植入型可能(敏感度93.2%、特异度75.0%),10分及以上穿透型可能(敏感度100%、特异度97.7%)。改良产前胎盘超声评分量表对胎盘植入各类型产前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产后符合率均明显优于原产前胎盘超声评分量表(P<0.05)。结论改良产前胎盘超声评分量表更加合理,能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44.
目的应用Meta分析比较超声(us)和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电子文献检索系统检索在中吲期刊网(CNKI)和PubMed上发表的有关US和MRI诊断胎盘植入的中英文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评价及筛选。应用Meta—Dis(1.4软件对纳入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US诊断胎盘植入共纳入2400例.加权灵敏度为79%.加权特异度为95%.加权诊断比值比(DOR)为65.15,受试者工作特性(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5:MRI诊断胎盘植入共纳入386例.加权灵敏度为83%,加权特异度为88%,加权DOR为22.69,SROC曲线下AUC为0.8955。结论Meta分析表明US对胎盘槽入的诊断价信与MRT相比蒡异无统计学膏义  相似文献   
45.
46.
47.
<正>1病例报告患者,34岁,G4P1,因孕24+1周,下腹隐痛13天,加剧16小时于2013年11月10日13时20分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3年5月25日,预产期:2014年3月2日。停经3个月在当地医院B超检查提示宫内妊娠,未建卡,孕期产前检查3次,未发现任何异常。13天前无明显诱因感腹部轻微疼痛,未予诊治。入院前16小时在家解大便后感腹  相似文献   
48.
足月妊娠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特点、治疗方法和结局。方法将2010-02—2014-10间因胎盘前置入院诊治的36患者纳入做为观察组,抽取同期38例非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做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诊疗过程和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怀孕次数、流产≥3次例数、完全型胎盘位置出现率、子宫瘢痕等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围术期出血量、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及休克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早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胎盘前置的危险因素包括孕次、流产次、瘢痕子宫、完全型前置胎盘等。前置胎盘孕产妇孕期出血应高度警惕胎盘植入的可能性,应注重预防,提高分娩前诊断率,及时处理,保证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声像图特点,探讨彩超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产后证实的34例胎盘植入患者超声诊断过程,分析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声像学特点,比较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本组34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或产后临床证实,超声诊断确诊21例,诊断符合率为61.76%。其中:超声发现完全植入性胎盘14例,诊断符合率为78.57%;粘连性胎盘18例,诊断符合率为50.00%;穿透性胎盘2例,诊断符合率50.00%。结论在完全植入性胎盘诊断中超声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但是在粘连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的诊断中,超声符合率较低。对于疑似粘连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还必须结合其他诊断手段予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