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88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8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493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148篇
  1篇
中国医学   41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素问*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指出肝之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对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肝气郁结,疏泄不及则无力推动脾胃之运化功能,肝与脾胃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为揭示这种相关性的内在机制,本实验用"颈部带枷单笼喂养"改良法[1]复制了肝郁证大鼠模型,并分为1周组和4周组对肝线粒体膜流动性、线粒体过氧化脂质、血浆胃动素及血清胃泌素等进行了动态观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中药(加味半夏泻心汤)组和西药对照(莫沙必利)组各60例,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对MTL的影响.结果 中药组总体疗效以及对上腹疼痛、饱胀、嗳气、恶心等症状疗效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TL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MTL水平均上升,中药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疗效,并能调节MLT浓度水平,提示可能是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和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模型、龙牡壮骨冲剂大、中、小剂量组。用甲氧氯普胺、阿托品、新斯的明、肾上腺素尾静脉注射复制胃肠动力紊乱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并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以放射免疫法测量其血浆MTL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甲氧氯普胺可致胃排空加速,新斯的明可致小肠推进比增加,同时均可使血浆MTL升高(Pa<0.05);阿托品可致胃排空减慢,肾上腺素可致小肠推进比降低,同时均可使血浆MTL降低(Pa<0.05)。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与模型组比较,龙牡壮骨冲剂对甲氧氯普胺、阿托品、新斯的明和肾上腺素致胃肠动力紊乱有逆转作用(Pa<0.05);对各组MTL紊乱亦有逆转作用(Pa<0.05)。结论龙牡壮骨冲剂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液中MTL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凉润通络方药对糖尿病大鼠胃肠运动功能改善的机制。方法60只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模型组、凉润通络组、西沙必利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5只。糖尿病造模成功后,不予降糖药控制血糖,饲养6周后,给予药物灌胃6周,12周时检测血与组织的胃动素(MOT)、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SS)。结果12周时糖尿病大鼠存在胃肠激素的紊乱,凉润通络方同步影响血液、组织中胃肠激素的分泌和释放,作用靶点较宽,优于西沙必利。结论凉润通络方在改善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5.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和骨髓IgG,SIgA,铁蛋白和胃动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玉宝 《医学争鸣》2000,21(11):1345-1345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收集 1996 - 0 1/1999- 12住院的缺铁性贫血 (IDA)患者 2 2 (男 9,女 13)例 ,年龄 (36± 11)岁 ,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头昏 ,乏力 ,面色苍白 ,心慌气短 ,消化不良等 ;病因分析包括慢性消化性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手术后 ,月经失调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等 .根据 WHO标准并结合兰州地区状况 ,贫血的定义是 ,Hb在男性 <12 0 g· L- 1 ,女性 <110 g·L- 1 .IDA包括骨髓铁染色阴性或血清铁蛋白 <13μmol·L- 1 (正常 13~ 31μmol· L- 1 )和血清铁 <45μmol· L- 1 (正常45~ 73μmol· L- 1 ) ,转铁蛋白饱…  相似文献   
106.
癌与非癌性胃,结肠,直肠组织中胃动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发  郝秀发 《北京医学》1991,13(5):281-282
  相似文献   
107.
赵相锋  张旸  李平 《新中医》2010,(11):95-9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阑尾切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应用西医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前提下行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管活性肠肽和胃动素变化,评价其综合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2组愈显率、显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VIP)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胃动素(MO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MOT、VI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改善阑尾切除患者的VIP和MOT,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8.
肝胆通对胆结石豚鼠体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胆通临床治疗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豚鼠体内门静脉血浆及胆囊壁组织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含量。比较正常对照组、胆石组、自然恢复组和肝胆通组体内水平。结果:胆石组体内门静脉血浆及胆囊壁组织中MTL含量均下降,而SS均增高;自然恢复组体内MTL、SS未能全部恢复正常;胆肝通组体内两种激素不仅全部恢复正常,而且与对照组比较,MTL增高,SS下降。结论:肝胆通具有调节胆结石豚鼠体内MTL、SS等胃肠激素的作用,其临床效果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延髓最后区对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及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在8只犬的胃窦和十二指肠浆膜埋植应力传感器记录胃窦和十二指肠消化间期复合运动.在一侧股静脉内置慢性静脉插管供注射外源性胃动素.用RIA法测定血浆胃动素含量.观察:(1)消化间期正常MMC活动和血浆胃动素浓度变化;(2)电损毁延髓最后区对MMC活动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3)电损毁延髓最后区对外源性胃动素启动MMC Ⅲ相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 (1)正常犬消化间期出现典型的Ⅰ、Ⅱ、Ⅲ、Ⅳ相MMC.MMC Ⅲ相与血浆胃动素释放高峰同步发生.(2)电损毁延髓最后区后, 胃窦和十二指肠MMC的收缩运动明显抑制,MMC Ⅰ相延长,Ⅱ、Ⅲ相明显缩短,失去了损毁前MMC周期性﹑时相性和移行性的特点,血浆胃动素浓度明显降低,外源性静脉注射胃动素不能启动MMC Ⅲ相收缩.结论 延髓最后区对消化间期 MMC的周期发生和移行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作用途径与胃动素介导有关.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